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法规标准
嘉峪检测网 2018-02-05 17:28
近日,国标委发布了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等单位起草的《汽车乘员反光背心》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汽车乘员反光背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乘员反光背心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乘员反光背心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5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变色用灰色样卡
GB/T 251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GB/T 3920 色度试验 耐摩擦色牢度
GB/T 3922-2013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汗渍色牢度
GB/T 3923.1 纺织品 织物拉伸性能 第1部分: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条样法)
GB/T 3978 标准照明体和几何条件
GB/T 3979-2008 物体色的测量方法
GB/T 7742.1 纺织品 织物胀破性能 第1部分:胀破强力和胀破扩张度的测定 液压法
GB/T 8427-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GB/T 8628-2013 纺织品 测定尺寸变化的试验中织物试样和服装的准备、标记及测量
GB/T 8629 纺织品试验用家庭洗涤和干燥程序
GB/T 12490-2014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家庭和商业洗涤色牢度
GB 18401-2010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GB/T 18833-2012 道路交通标志反光膜
GB 20653-2006 职业用高可视性警示服
GB/T 24346-2009 纺织品 防霉性能的评价
3 术语和定义
GB/T 18833、GB 20653中规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汽车乘员反光背心 Reflective vest for motor vehicle passengers
汽车上配备的,用于乘员临时下车时穿着以提升可视性的反光背心。
4 要求
4.1 外观质量
汽车乘员反光背心(以下简称反光背心)应整洁、齐整、无烫光,缝制部位应无开线、断线、跳线等缺陷,背心沿边应平展、宽展一致、无起拱现象。
4.2 款式要求
反光背心应为由荧光材料和逆反射材料制作的背心,设计款式参见附录A。反光背心的胸围尺寸为1200mm~1360mm,衣长为640mm~850mm;荧光材料的克重为120g/m2~180g/m2;逆反射材料宽度应大于等于50mm,缝制在前、后肩部位置的逆反射材料长度均大于等于100mm,逆反射材料总使用面积应大于等于0.1 m2。
4.3 制作要求
反光背心的逆反射材料应采用缝制方式固定在荧光材料上,缝制的针距应均匀,四周缝线应平直,缝线距逆反射材料边缘距离应小于或等于2mm。
4.4 安全要求
反光背心应符合以下要求:
a) pH值4.0~7.5;
b)游离甲醛含量小于或等于75mg/kg;
c)无异味。
4.5 材料性能
4.5.1 荧光材料
4.5.1.1 颜色要求
荧光材料的颜色色品坐标和最小亮度因子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荧光材料颜色
荧光黄色品坐标区域 |
最小亮度因子βmin |
|
x |
y |
|
0.387 0.356 0.398 0.460 |
0.610 0.494 0.452 0.540 |
0.70 |
4.5.1.2 加速日晒试验后的颜色
耐光色牢度试验后,荧光材料的色坐标和最小亮度因子应符合表1的规定。
4.5.1.3 水洗缩水率
水洗试验后,荧光材料长度和宽度方向的尺寸变化应在-5%~5%范围内。
4.5.1.4 机械性能
4.5.1.4.1 机织材料的断裂强力
反光背心荧光材料的经向和纬向的断裂强力应大于或等于400N,经向和纬向的断裂强力(N)与测试面料的规定质量(g/m2)的比值应大于或等于2。
4.5.1.4.2 针织材料的胀破强度
反光背心荧光材料的胀破强度应大于或等于800kN/m2。
4.5.1.5 色牢度
色牢度试验后,色牢度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2 色牢度要求
项目 |
最低色牢度(级) |
耐摩擦 |
干摩:4 湿摩:4 |
耐汗渍 |
变色:3 沾色:3 |
耐水洗 |
变色:3 沾色:3 |
4.5.2 逆反射材料
4.5.2.1 初始逆反射系数
逆反射材料0º或90º逆反射系数值较大的方向初始逆反射系数应大于或等于表3要求。
表3 逆反射材料最小逆反射系数要求 单位为坎德拉每勒克斯每平方米
观察角 |
12´ |
20´ |
||||||
入射角 |
5° |
20° |
30° |
40° |
5° |
20° |
30° |
40° |
逆反射系数 |
500 |
450 |
380 |
290 |
300 |
260 |
200 |
150 |
观察角 |
1° |
1°30´ |
||||||
入射角 |
5° |
20° |
30° |
40° |
5° |
20° |
30° |
40° |
逆反射系数 |
50 |
40 |
30 |
20 |
20 |
15 |
15 |
10 |
4.5.2.2 湿状态下逆反射系数
湿状态下,逆反射材料的逆反射系数值在照射角5°、观察角12′条件下的逆反射系数应大于或等于400 cd·lx-1·m-2。
4.5.2.3 物理试验后的逆反射系数
逆反射材料分别在耐磨、屈挠、低温弯曲和水洗(10次)试验后,表面应无分层、脱落、破损等缺陷;在照射角5°、观察角12′条件下的逆反射系数应大于或等于300 cd·lx-1·m-2。
4.5.2.4 耐汗渍性
耐汗渍试验后,在照射角5°、观察角12′条件下的逆反射系数应大于或等于300cd·lx-1·m-2。
4.5.2.5 耐溶剂性能
经90#无铅汽油、0#柴油、SAE40润滑油浸泡后,逆反射材料表面应无脱落、溶解、破损、起皱等缺陷;在照射5°、观察角12′条件下的逆反射系数应大于或等于300cd·lx-1·m-2。
4.6 成衣性能
4.6.1 耐温存储性能
耐温存储试验后,反光背心面料应无粘连,无异味,荧光材料和逆反射材料应无串色现象,在照射角5°、观察角12′条件下的逆反射系数应大于或等于300 cd·lx-1·m-2。
4.6.2 耐霉菌性能
反光背心的防霉等级为3级以上。在耐霉菌试验后,反光背心的荧光材料表面应无明显霉变,逆反射材料表面应无永久性沾垢,在照射角5°、观察角12′条件下的逆反射系数应大于或等于300cd·lx-1·m-2。
5 试验方法
5.1 外观质量检查
在光照度不少于150lx的环境中,将反光背心自由平放在一平台上,在1m的距离内,面对反光背心进行目测检查。
5.2 款式检查
按5.1方法目测检查,并采用测量精度不低于0.1g的天平称量荧光材料的克重;采用精度不低于1mm的量具测量逆反射材料的宽度。
5.3 制作检查
按5.1方法目测检查,并采用测量精度不低于0.1mm的量具测量缝线距逆反射材料边缘的距离。
5.4 安全要求检查
人工检查反光背心的气味,并按GB18401-2010中第6.1、6.2条要求进行PH值和甲醛含量的测试。
5.5 材料性能检查
5.5.1 荧光材料性能
5.5.1.1 颜色测试
采用GB/T 3978规定的D65标准照明体,45°α:0 °几何条件以及 2°视场角,按GB/T 3979-2008 中5.5.2规定执行。
5.5.1.2 耐光性能测试
按GB/T 8427-2008中7.2.4方法3进行试验,当4号蓝色控制标样变为4级时,按5.5.2.1测试试样颜色。
5.5.1.3 水洗变化率测试
将试样按GB/T 8629中程序4A水洗5次后,按GB/T 8628-2013所规定(第七章除外)的方法进行测试。
5.5.1.4 机械性能
5.5.1.4.1 断裂强力测试
断裂强力按GB/T 3923.1规定的方法测试。
5.5.1.4.2 胀破强度测试
按GB/T 7742.1规定的方法测试。
5.5.1.5 色牢度测试
按表4规定的方法测试和评定。
表4 色牢度试验
项目 |
试验方法 |
耐摩擦 |
按GB/T 3920规定方法试验,按GB 250进行评定。 |
耐汗渍 |
按GB/T 3922规定方法试验,按GB 250评定变色,按GB 251评定沾色。 |
耐水洗 |
按GB/T 12490-2014规定方法试验, 按GB 250评定变色,按GB 251评定沾色。 |
5.5.2 逆反射材料性能测试
5.5.2.1 初始逆反射系数测试
裁取50mm×150mm的逆反射材料样片,按GB/T 18833-2012中6.4规定进行逆反射系数测试。
5.5.2.2 湿状态下逆反射系数测试
裁取50mm×150mm的逆反射材料样片,按GB 20653-2006中7.5的方法测试逆反射材料的逆反射系数。
5.5.2.3 物理试验后逆反射系数测试
按GB 20653-2006中7.4的方法,分别对逆反射材料进行耐磨、屈挠、低温弯曲、水洗(10次)试验,试验后复测逆反射材料的逆反射系数。
5.5.2.4 耐溶剂性能测试
裁取50mm×150mm的逆反射材料样片,分别将样片浸没于表5所规定的溶剂中,在规定的时间后取出,用洁净的棉布或棉球擦净试样,并在室温下恢复1h后,检查试样并复测逆反射系数。
表5 耐溶剂试验
溶剂种类 |
浸没时间 |
90#无铅汽油 |
10min |
0#柴油 |
10min |
SAE40润滑油 |
10min |
5.5.2.5 耐汗渍性能测试
人造汗渍试液按GB/T 3922-2013中4.3要求,将逆反射材料平放在平底容器内,注入试液使之完全润湿。在室温下放置30min,不时揿压和拨动,以保证试液充分且均匀地渗透到试样中。倒去残液,用两根玻璃棒夹去组合试样上过多的试液。将组合试样对折后自然晾干。试验后复测逆反射系数。
5.6 成衣性能检查
5.6.1 耐温存储试验
将包装状态的反光背心放入试验箱内,将试验箱内温度逐渐升至70℃±2℃,使试样在该温度下保持8h,使自然冷却至室温,将试验箱内温度逐渐升至-40℃±2℃,使试样在该温度下保持8h,如此共3个循环,试验后,检查反光背心外观,并复测逆反射材料的逆反射系数。
5.6.2 耐霉菌试验
按GB/T 24346-2009中9.2悬挂法执行。用清水洗净后,在标准环境下放置48h后检查反光背心外观并复测逆反射材料的逆反射系数。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类型
反光背心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2 出厂检验
每批反光背心产品出厂前,按表6的要求进行检验,以保证出厂产品质量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每批产品的数量不得超过500件,出厂检验样品通过随机抽样方式选取,抽样比例不少于5%。
表6 出厂检验要求
序号 |
检验项目 |
技术要求 |
测试方法 |
1 |
外观质量 |
4.1 |
5.1 |
2 |
制作要求 |
4.3 |
5.3 |
3 |
初始状态逆反射系数 |
4.5.2.1 |
5.5.2.1 |
6.3 型式检验
6.3.1 反光背心生产厂家在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
b) 正式生产后,原材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产品停产一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
e) 需方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6.3.2 检验项目、方法及判定
按第5章规定的试验项目和方法进行型式检验,如果有一项试验结果不符合第4章的要求,则判定该反光背心型式检验不合格。
7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7.1 标志
反光背心应在领口下沿或左腰内侧等位置缝制耐水洗标签,标签信息应包括:生产企业名称或商标、产品型号、执行标准号、出厂年月、保养标识符等。
7.2 包装
反光背心应采用单独包装袋包装,包装袋应易于打开和关闭。
7.3 运输
反光背心在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轻放,防止雨淋、暴晒,防止重压,远离火源、热源。
7.4 贮存
反光背心应贮存在干燥、通风的空间下。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反光背心款式
A.1反光背心款式见图A.1。
图A.1 反光背心款式
参 考 文 献
[1] High visibility clothing - Test methods and requirements (ISO 20471:2013)
[2] High-Visibility Safety Apparel and Headwear(ANSI/ISEA 107-2010)
来源:国标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