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生产品管
嘉峪检测网 2018-04-08 09:34
我们知道,产品的安全性数据主要来源于临床试验、药理毒理试验,要确保商业批同临床试验批和药理毒理试验批一致的安全性,保证在商业化生产过程中不会引入超过人体可接受范围的毒性杂质是必须的。
无论是专线生产还是共线生产,商业化生产过程中设备清洁不彻底可能引入的杂质,在临床试验批和药理毒理试验批中都是没法模仿的,特别是共线生产,所以在商业化生产的启动阶段,必须完成设备清洁的风险来源分析,并采取相应有效地控制策略。下面本人尝试作一个简单的分析,未必全面,请同行们指正。
表1设备清洁的风险来源分析与控制策略
要素 |
可能的风险 |
控制策略 |
人 |
对清洁工艺不够熟悉,不能重复达到预定的清洁标准。 |
培训考核上岗。 |
头发、皮屑、飞沫等人体污染,及衣服上的纤维、个人饰物等污染。 |
通过个人卫生管理、外来人员管理、规范工作衣帽鞋材质、清洁、穿戴方式等控制。 |
|
身体健康问题。 |
岗前体检、定期体检、身体不适报告制度等。 |
|
机 |
设备与药品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材料中组分迁移到产品中等。 |
选择与药物相容性好的材料,并予以确认。 |
设备表面不够光滑不易清洁。 |
确认设备表面光滑度。 |
|
结构中有不易清洁的部位,包括固定管道、非固定管道、周转罐等。 |
结构简单易于清洁,并对最难清洁部位(如罐装针头)予以确认。 |
|
润滑油污染。 |
选择正确的轴密封方式,选择食用油润滑,并予以确认。 |
|
自动清洗控制装置不可靠。 |
自动清洗控制装置可靠性确认。 |
|
料 |
来自本产品的起始物料、原料、溶剂、工艺助剂、中间产品、副产物、降解产物的污染。 |
选择最差情况(最难清洁、毒性最大)予以验证。 |
来自前一产品的起始物料、原料、溶剂、工艺助剂、中间产品、副产物、降解产物、共线产品的污染。 |
选择最差情况(最难清洁、毒性最大)予以验证。 |
|
法 |
清洁过程中使用到的清洁剂、消毒剂残留。 |
检测残留水平。 |
清洁工具在清洗过程中产生脱落物(如纤维),清洁工具对设备表面造成破坏产生脱落物(如玻璃屑)。 |
材质确认,目视检查。 |
|
生产结束放置时间过长。 |
滞脏时间确认。 |
|
清洗干净后放置时间过长。 |
清洁有效期确认。 |
|
连续生产累计过多杂质。 |
生产周期验证确认。 |
|
清洁验证中取样方式有问题,导致测试样品不具备代表性。 |
取样方法确认。 |
|
清洁验证中样品检验方法有问题,导致测试结果不准。 |
选用已验证过的有效方法。 |
|
可能残留的杂质限度过低,现有清洁方法无法实现。 |
采用一次性设备(如单次使用生物反应器)。 |
|
多产品共线,一种方法无法无法满足清洗要求(可能包括同一产品连续生产的“小清洁”、换产品时的“大清洁”及设备清洁过期后的“重新清洁”等不同工艺)。 |
对不同方法分别进行确认。 |
|
可能残留的杂质限度过低,现有检测方法无法检测。 |
采用一次性设备,或采用专用设备,并在产品中确认残留水平不影响产品安全性。 |
|
环 |
共用厂房空调系统、房间中残留共厂房产品及其生产过程中使用到的物料、中间产品、副产物、降解产物、滋生的微生物、内毒素,外部大气中的有害物质等污染。 |
周边环境确认,厂房、空调系统确认,及残留物确认。 |
清洁后的设备在放置过程中受到尘埃、微生物污染。 |
厂房、空调系统确认。 |
|
清洁后的设备在放置过程中滋生微生物。 |
设备干燥,并进行设备存放条件确认。 |
来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