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裂纹成核阶段
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检测案例
嘉峪检测网 2019-12-18 10:57
疲劳/断裂可靠性研究旨在从经济性和维修性要求出发,在规定工作条件下、在完成规定功能下,在规定的使用期间内,使结构因疲劳或断裂而失效的可能性减至最低程度。
本文重点介绍损伤容限可靠性分析相关知识,首先了解一下断裂的四个阶段。
疲劳断裂过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比较复杂,但按裂纹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1、裂纹成核阶段
在交变载荷作用下,构件如果没有裂纹或是无缺陷的光滑的零部件,虽然名义应力小于材料的屈服极限,但因为材料不均匀,在构件的表面局部区域仍然能产生滑移。用力学原理来解释,由于构件表面是平面应力状态,容易产生滑移,但看不到塑性变形特征。由于多次反复的循环滑移过程,便产生金属挤出和挤入的滑移带,由此形成微裂纹的核。
2、微裂纹扩展阶段
裂纹极形成后,微裂纹沿与主应力轴承45°的滑移面扩展。此阶段扩展深入表面很浅,大约十几微米,而且是有许多沿滑移带的裂纹,这个过程是裂纹扩展的第一阶段。
3、宏观裂纹扩展阶段
这一阶段是从微观裂纹逐渐过渡过来的宏观阶段,裂纹扩展速率增加,扩展方向与拉应力垂直,且是单一裂纹扩展。一般认为裂纹长度a 在0.01mm~acr 范围内的扩展为宏观裂纹扩展阶段,又称为裂纹扩展的第二阶段。
4、最后断裂阶段
当裂纹扩展到足够大即达到临界尺寸acr时,便会产生失稳扩展而很快断裂。
疲劳载荷下结构的断裂可靠性分析——损伤容限分析
1、结构损伤容限设计概念
(1)由于结构材料缺陷、制造和装配过程造成的损伤和使用中可能产生的损伤,结构在出厂和大修后,使用前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初始缺陷,而且在指定的无损检测手段下可能漏检。损伤容限设计承认结构在使用前带有可能漏检的初始缺陷,要求这些缺陷在规定的检查间隔内的扩展控制在一定范围,在此期间内结构应满足规定的剩余强度要求,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于按损伤容限准则设计的结构,损伤容限要求是保证其安全性、可靠性的主要手段。
损伤容限设计已在飞机结构中得到贯彻,并有相应的规范:如:GJB776-89、GJB775.1-89,对民用运输机的损伤容限要求则在适航条例CCCR/FAR25.571条中给出。对于其它装备结构而言,损伤容限设计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结构损伤容限分析的目标是通过裂纹扩展与剩余强度分析确定结构合理的检查间隔,判断它是否满足结构对应的检查类型所规定的检查间隔要求。对军用飞机结构而言,GJB776-89中规定了6种不同检查度的结构类型对应的典型检查间隔,见表1。
表1 可检查度与典型检查间隔
可检查度 |
典型检查间隔 |
飞行明显可检 |
1次飞行 |
地面明显可检 |
2次飞行(1天) |
巡回目视可检 |
10次飞行 |
特殊目视可检 |
1年 |
场站或基地可检 |
1/4寿命期 |
使用中不可检 |
一倍寿命期 |
2、结构剩余强度可靠性分析
结构剩余强度要求是在未修使用期内含裂纹结构仍能承受剩余强度载荷。剩余强度载荷应大于规定的检查间隔内预期的最大载荷。对于在损伤容限结构中比较重要的缓慢裂纹扩展结构(属于场站级或基地级可检以及不可检结构)而言,剩余强度载荷应为二倍典型检查间隔内出现的最大载荷,对军用飞机而言,可反映个别飞机使用中可能遇到的载荷超出平均值很多的情况。即对场站或基地级可检的结构,剩余强度载荷应取五倍寿命期内出现的最大载荷,而对不可检结构,剩余强度载荷应取二十倍寿命期内出现的最大载荷。这样给出的剩余强度载荷要由编制载荷谱时所得的载荷累积频数曲线外推得到。由于这种外推有时很难准确,因此,GJB776-89规定,如果外推所得剩余强度载荷低于结构的限制载荷(使用载荷),剩余强度载荷应取为限制载荷;若高于限制载荷,则最大不超过一个寿命期内最大载荷的1.2倍。
K=KIc (1)
K=Kc (2)
(c) 用于计算临界裂纹尺寸的含裂纹结构的应力强度因子K公式可由《应力强度因子手册》中查出,或以该手册中相关裂纹情况K公式为基础,由组合法或叠加法得到。对于用应力强度因子手册无法获得的复杂结构的应力强度因子则需用有限元素法加以计算。
(1)裂纹扩展寿命分析
(2)检查间隔
上述裂纹扩展寿命分析所得的裂纹扩展寿命是中值寿命,按照指定的可靠度要求,依据裂纹扩展寿命的分散性,确定对应的裂纹扩展寿命分散系数。通常认为裂纹扩展寿命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对数寿命标准差约为 0.09,当可靠度取 0.999时,对应的分散系数取为2。因此,将裂纹扩展寿命分析所得的中值裂纹扩展寿命除以2可得可靠度为 0.999对应的安全裂纹扩展寿命,它即可作为损伤容限对应的检查间隔。
来源:可靠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