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法规标准

GB4793.1-2007中的出厂检验介绍

嘉峪检测网        2021-06-28 21:06

关于GB9706.1-2007的介绍,前面已经有几篇文章进行了专门讲解,今天来聊一聊GB4793.1-2007,主要是出厂检验的相关规定以及如何执行这些实验。

 

之前很多企业会对比GB9706.1-2007而将出厂检验定为保护接地阻抗、漏电流和电介质强度,即我们俗称的“老三项”测试,这样的做法其实是不对的,GB4793.1-2007中4.1概述里面明确规定:制造商应对所生产的、同时具有危险带电零部件和可触及导电零部件的设备100%的进行附录F的例行试验。

0625GB4793.1-2007中的出厂检验介绍

 

那么附录F中规定了哪些试验呢?一共三项:F.1 保护接地;F.2 电网电源电路;F.3 其他电路

 

0625GB4793.1-2007中的出厂检验介绍

 

F.1保护接地试验

 

在一端为器具输入插座的接地插销(如下图标红部分)

0625GB4793.1-2007中的出厂检验介绍

 

实物图如下:

 

0625GB4793.1-2007中的出厂检验介绍

 

或插头连接式设备的电源插头的接地插销(如下图标红部分)

 

0625GB4793.1-2007中的出厂检验介绍

 

实物图如下:

 

0625GB4793.1-2007中的出厂检验介绍

 

或者永久性连接式设备的保护导体端子,如下图

 

0625GB4793.1-2007中的出厂检验介绍

 

 

 

以及另一端为 6.5.1 要求与保护导体端子相连的所有可触及导电零部件之间进行接地连续性试验,并且对试验电流值不作规定。注意这里,GB4793.1-2007正常的型式试验与GB9706.1-2007一样,电流通常是25A(25A或者2倍设备额定电流值,取较大者),但在出厂检验的例行试验中,标准明确强调对试验电流不作规定,那么这样做既能验证保护接地是否有效,又不至于频繁进行大电流测试而对设备的保护接地连接产生损坏。

 

另外要提一下的就是关于可触及零部件的判定,除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明显可触及的部件外,判断零部件是否可触及按照6.2.1-6.2.3规定进行,见下表

 

0625GB4793.1-2007中的出厂检验介绍

 

 

(1) 除了有特殊规定外,对试验针和试验指不得施加作用力;

 

(2) 如果用试验指或试验针能接触到这些零部件,或者如果打开不认为是提供适当绝缘的盖子能接触到这些零部件,也认为这些零部件是可触及的;

 

(3) 对于对地电压超过有效值1kV或直流值1.5kV的危险带电零部件,如果试验指或试验针靠近该危险带电零部件的距离小于对应的工作电压的基本绝缘对应的电气间隙,那么即使没有直接接触,也认为该零部件是可触及的。

 

F.2电网电源电路

 

F.2进行的试验其实就是电网电源电路的电介质强度试验,在GB4793.1中称为介电强度,在一端为连接在一起的电网电源端子,以及另一端为连接在一起的所有可触及导电零部件之间,施加6.8规定的(但不进行潮湿预处理)对应于基本绝缘的试验电压。

 

我们看下GB9706.1-2007电介质强度A-a1条款

 

 

0625GB4793.1-2007中的出厂检验介绍

 

发现很类似,那么对于熟悉GB9706.1-2007的人来说,就可以参照这条来理解,只是去掉已保护接地的限制条件,但是要注意的是试验电压值和持续时间与GB9706.1-2007并不相同。

 

GB4793.1-2007中,介电强度的试验电压是依据电气间隙来确定的,而电气间隙的值取决于绝缘类型(如基本绝缘、加强绝缘等)和电气间隙的微环境污染等级。微环境污染等级又是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来确定的,简单的来讲,户外使用环境为污染等级3,普通室内使用环境为污染等级2,洁净室内使用环境为污染等级1.那么由此可以知道常见的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设备微环境污染等级为2,因此使用污染等级2的电气间隙数值(最小电气间隙为0.2mm),如果设备被规定用于在海拔高于2000m的地方工作,那么电气间隙要乘以表3中适用的系数,该系数不适用于爬电距离,但是爬电距离始终应当大于等于电气间隙的规定值(至少等于),这点从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定义就能判断出来,也与GB9706.1-2020版要求是一致的。

 

关于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常见安全标准对其定义都基本相同,见下图

 

 

0625GB4793.1-2007中的出厂检验介绍

 

结合产品举个实例来理解一下:某个产品工作电压为AC220V,50Hz,预计使用海拔环境为不超过4000m

(1)根据GB4793.1-2007中表4可知,其基本绝缘的电气间隙限值为1.5mm。

0625GB4793.1-2007中的出厂检验介绍

 

由于其预期可以使用在海拔4000m,依据最不利原则,查表3可知倍增系数为1.29,则其基本绝缘的电气间隙限值为:1.5*1.29=1.935mm;

0625GB4793.1-2007中的出厂检验介绍

 

(2) 根据GB4793.1-2007表9,

 

0625GB4793.1-2007中的出厂检验介绍

 

我们没有看到对应电气间隙为1.935mm的试验电压值,那么与GB9706.1-2007不同的是,如果这种情况,GB9706.1-2007会采用较大的值,这里会采用2.0对应的试验电压即1690V(有效值),而GB4793.1这里可以采用内插值法,什么是内插值法呢?根据未知函数f(x)在某区间内若干点的函数值,作出在该若干点的函数值与f(x)值相等的特定函数来近似原函数f(x),进而可用此特定函数算出该区间内其他各点的原函数f(x)的近似值,这种方法,称为内插值法。按特定函数的性质分,有线性内插值法、非线性内插值法等。

 

这里通常采用线性内插值法,U=(U2-U1)/(X2-X1)*(X-X1)+U1

其中:U为计算得出的试验电压值;

      U1为插值下限电压值;

      U2为插值上限电压值;

      X为插值电气间隙数值;

      X1为插值下限电气间隙数值;

      X2为插值上限电气间隙数值;

那么将上面数据代入公式得:

U=(1690-1330)/(2-1.4)*(1.935-1.4)+1330=1651V,即基本绝缘时,电气间隙为1.935mm的介电强度试验电压值为1651V。

 

(3)假定试验地点在南京,南京平均海拔为50m,或者假定试验地点在北京,北京平均海拔为43.5m,都在1~500m之间,结果一样,查表10 

 

0625GB4793.1-2007中的出厂检验介绍

 

可知按试验地点海拔高度规定的试验电压的修正系数为1.12,则基本绝缘的试验电压为:1651*1.12=1849V(四舍五入);

 

(4) 双重绝缘或者加强绝缘的试验值为基本绝缘试验值的1.6倍,即1849*1.6=2958V

 

上面例子都是以交流电压有效值为例进行计算,另外两种,脉冲试验的峰值电压和交流电压峰值或直流电压的计算情况同上。

 

从以上整体判断过程也可以看出,根据GB4793.1进行介电强度试验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a) 被测仪器电网电源电路的相线-中线电压交流有效值或直流值 ;(b) 被测仪器的额定工作海拔高度 ;(c) 被测仪器的绝缘类型 ;(d) 试验地点海拔高度

 

 

(5) 试验时间不同于GB9706.1-2007的1min持续时间,GB4793.1-2007中规定试验电压应在2s内升至规定值并至少保持2s。而型式试验中,试验电压则要在5s或5s内逐渐升高到规定值,使电压不出现明显跳变,然后保持5s。这也充分表明了GB4793.1-2007坚持例行试验要求比型式试验要求低的原则,既降低了出厂检验时对产品绝缘的破坏程度,又利于试验的进行,同时还体现了人性化的质量控制。另外就是例行试验并不需要进行潮湿预处理,只有型式试验才需要进行潮湿预处理,且只在潮湿预处理后进行介电强度试验,而不进行正常工作条件下的介电强度试验,这也与GB9706.1潮湿预处理前后都要进行试验不同。

 

潮湿预处理:

i预处理前设备在42±2℃环境至少4h;

ii设备放在92.5%±2.5%RH,40±2℃的试验箱保持48h,设备不工作;

iii时间到后取出设备,在15-35℃,<75%RH下恢复2h;

iv 试验

 

F.3其他电路

 

这里进行的介电强度试验着重考察电路隔离的绝缘,也就是在输入/输出电路端子和可触及导电零部件之间进行介电强度试验。试验电压值为工作电压的1.5倍。工作电压在GB 4793.1 中 3.3.3 定义为:当设备以额定电压供电时,在任何特定的绝缘上能出现的最大交流电压有效值或直流电压值。试验持续时间虽然没有明确要求,但可以参考F.2规定的时间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当可触及导电零部件与保护接地相连时,进行试验时设备不得进行保护接地连接。

 

结果判定:不得出现击穿或重复的飞弧,不考虑电晕效应和类似现象。

 

分享到: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