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行业研究

一次性内窥镜,国内医械巨头正在突围

嘉峪检测网        2021-11-30 21:10

全球医药科技产业目前面临深刻调整与变革,医疗产业发展及医疗技术创新逐渐向大卫生、大健康过渡,以此催生出了超大规模、多层次且快速升级的医疗装备需求,我国的医疗装备产业正面临难得的技术赶超和升级发展的窗口期,国产替代的浪潮已呈现出破局之势。

 

局面:高端设备开始国产替代

 

日前,国家及多地政府下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工信部在《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中提出,2025年时我国医疗装备的产品性能和质量将达到国际水平,预计将有6家至8家企业进入全球医疗器械行业50强。

 

基于上述目标,工信部对医疗装备重点发展、突破方向作了详细规划,要重点突破双能X射线CT、光子计数能谱CT、医用内窥镜等影像诊断设备、三重四极杆液质联用仪等微生物分析设备,生化免疫分析流水线等装备。

 

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印发《关于促进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严格落实采购法规定,国产药品和医疗器械能够满足要求的,政府采购项目原则上须采购国产产品,并在2021年明确规定了医院采购进口产品占比,逐步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国产设备配置水平,基本形成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充分竞争的局面。

 

值得注意的是,内窥镜领域,国产替代的属性同样显著。当前,多地通过相应政策促进内窥镜企业跃升。如降低进口内窥镜采购比例、对国产创新内窥镜产品注册予以优先审评和审批等,为国产内窥镜产业发展提供了绿色通道。

 

拐点:被海外巨头垄断的局面正在破题

 

内窥镜产业为何备受国家和多地政府关注?这主要与其产业潜能巨大、产品国产化率极低有关。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的规模将从2020年的203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396亿美元。在内窥镜领域,公开数据显示,海外巨头长期垄断全球市场,市场占有率超90%,在我国市场垄断超过95%。

 

多份研究报告指出:光学内窥镜成本高、操作繁琐、重复使用有交叉感染风险,反复的清洗与高温高压消毒也降低了内窥镜的使用效率和效果。因此,内窥镜向低成本、操作简便、次抛性使用发展的趋势明显,一次性内窥镜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新突破点。

 

全球一次性使用医用内窥镜(软镜)市场规模自2016年的1.084亿美元增至2020年的5.283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至33.928亿美元,到2030年,或许将会达到92.222亿美元。 中国市场上,该领域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增至人民币14.2亿元,到2030年进一步增至人民币93.7亿元。目前, 一次性使用内窥镜硬镜全球刚刚起步,其市场潜力巨大。

 

在患者端,微创、精准、快速诊疗越来越成为临床刚需,妇科微创诊疗的诉求最为明显,这必将极大地促进一次性电子内窥镜,特别是妇科一次性电子内窥镜产业大发展。

 

在妇科微创诊疗端,每年近7000万的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及5600万不孕不育患者迫切需要早期检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行业专家指出,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疾病的“金标准”。但传统宫腔镜成本高、操作繁琐,远不能满足海量妇科(含生殖)门诊需求,且反复清洗、重复使用存在交叉感染风险。 

 

破局:首个国产一次性电子宫腔镜获批

 

在妇科一次性电子宫腔镜领域,国内多家企业也在快速布局,闯入“突破区”。

 

日前,上海宇度医学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一次性高清电子宫腔镜(商品名:DOHIS™)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的注册批准(该系统由一次性高清电子宫腔镜、图像处理系统及配套宫腔手术器械组成),这是全球一次性电子内窥镜产业发展的里程碑!

 

为什么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DOHIS™一次性高清电子宫腔镜的问世填补了该领域产品空白,高清(百万像素)一次性电子宫腔镜、双泵联动非同平面连续对流宫腔镜、一体化移动手术平台等技术全面超越海外同类产品,对推动全球一次性内窥镜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关于内窥镜耗材化,卫生经济学专家认为,“对于生命健康,不仅仅看的是治病的成本,而应该看到的是整个全生命周期的疾病管理的整体支出。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费用支出考虑,用精准医疗和早诊早治的手段,可降低疾病管理的总成本支出。”

 

在宫腔镜治疗领域,主要有三大主流技术:冷刀、电切和刨削(旋切)。三大技术各自的临床优势非常突出,而临床无法将各种技术的优势有效结合使用。因此,宇度布局了冷刀、电切和刨削技术“三合一”的全能宫腔镜,术中无需切换镜体,临床优势十分突出。

 

在妇科微创诊疗赛道,宇度医学也布局了4K及4K荧光摄像系统、一次性内窥可视宫腔组织吸引系统、复用型及一次性手术器械、妇科内镜系统、光学检查镜等,初步形成了“妇科微创诊疗的赛道”完整的产品矩阵,以承接“高端医疗设备国产替代”的历史机遇。

 

分享到: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