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法规标准

《中药生物效应检测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解读

嘉峪检测网        2022-02-26 04:38

摘  要 / Abstract

 

为制定并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中药质量控制体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于2020年12月17日发布了《中药生物效应检测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本文结合起草背景,对指导原则进行解读,阐述本指导原则制定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quality control system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 line with its characteristics,the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of NMPA issued the Guidance on Biological Assay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im) on Dec.17,2020.This article interprets the guidance by introducing its background,purpose,significance and contents.

 

关 键 词 / Key words

 

中药;生物效应;生物检测;指导原则;质量控制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otency; biological assay; guidance; quality control

 

当前中药质量控制主要采用理化方法检测,由于中药化学组成复杂,活性/毒性成份大多不明确,采用理化检测方法等在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控制上可能存在不足,较难保证中药的质量可控性。生物效应检测方法具有与中药有效性、安全性相关联的优势,是一种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控制方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于2018年启动《中药生物效应检测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1](以下简称《指导原则》)制定工作,经起草专家小组多次研讨,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凝聚业界共识,于2020年12月17日正式发布。

 

指导原则中的生物效应检测是指利用药物对试验系所产生的生物效应,运用特定的实验设计,反映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的一种方法,从而达到评价和控制药品质量的目的。旨在鼓励根据中药特点,研究探索建立生物效应检测方法,用于中药的质量控制,与现行质量控制方法相互补充,促进创新,鼓励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中的应用。为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质量控制体系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也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生物效应检测方法是通过与中药有效性、安全性相关联,反映一类或多类活性/毒性成份的生物效应,是一种符合中药多成份、整体作用特点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目前属于前瞻性、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对中药新药研发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01、起草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3]及《药品注册管理办法》[4]等文件中均要求,鼓励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药研究方法开展中药科学技术研究和药物开发,要求建立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注册管理制度和技术评价体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中药新药质量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5]鼓励开展探索中药新药的生物活性测定研究,《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6]鼓励探索开展生物活性测定研究,建立生物活性测定方法以作为常规物理化学方法的替代或补充。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将生物评价作为植物药质量控制的重要方法,2016年美国FDA正式发布的《植物药研发行业指南》(Botanical Drug Development Guidance for Industry)[7]中要求,在仅采用化学检验不足以确保质量和疗效一致性的情况下,申请人应在植物药原料药和(或)药品放行质量标准和稳定性试验方案中纳入生物效应检测方法。优先选择可反映药物已知或预期作用机制的生物效应检测方法。该指南中还指出,生物效应检测方法是测定植物药效价和活性的一种重要方法。生物效应检测方法应尽可能与药物推测的作用机制紧密相关,但在个别情况下,也可考虑并评价其他相关性较小的检测方法。

 

当前以化学成份指标为主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通常无法充分反映中药的质量,且较难与临床有效性、安全性相关联,中药生物效应检测可较好地弥补现行质量控制方法的不足,有利于提高中药质量的可控性。

 

02、基本原则

 

2.1 体现中医药特点,反映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

 

中药具有多成份、多靶点、发挥整体作用的特点,现行以化学成份检测为主的方法难以反映中药的优劣,生物效应检测方法可通过药效学指标和(或)毒理学指标反映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指导原则指出应结合中医药特点,尽可能选择多个指标进行生物效应检测研究,并与中药的功能主治相关。

 

2.2 与现行质量检测方法相互补充,提高中药质量可控性

 

中药质量评价方法主要有性状评价、理化评价和生物评价[8],目前大多中药品种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性状评价和理化评价为主,二者虽简单易行,但有时无法全面地反映中药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质量可控性。在现有理化检测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中药复方的生物效应检测研究,相互补充,可综合评价并控制中药质量[9]。

 

指导原则与《中药新药质量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和《中药新药质量标准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相配合,鼓励申请人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生物效应检测方法以提高中药质量的可控性,但本《指导原则》未强制要求在中药质量控制体系中建立生物效应检测指标,鼓励根据产品具体情况,从生物效应检测方法建立的难易程度及研究对质量控制的需求等方面考虑,逐步推广运用于中药的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制定。

 

2.3 方法应科学可行

 

生物效应检测具有药理学和药检分析的双重属性和要求[10],应对试验条件、操作规范等建立严格的控制措施,并进行详细的方法学考察和验证,同时还应考虑到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简便性和可操作性。

 

03、主要内容

 

《指导原则》主要对生物效应检测方法在中药中应用的适用范围、检测方法的选择、供试品的制备、参照物的选择和标定、试验系的选择、检测指标的选择进行了说明,供研究者在实际应用中参考。

 

3.1 适用范围

 

《中国药典》从2010年版[11]起至2020年版[12]均收载了《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指导原则》。《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提出,拟开展生物活性测定研究的中药材、饮片、提取物或中成药功能主治应明确,其中,优先考虑适应症明确的品种,对中药注射剂、急重症用药应重点进行研究。

 

本《指导原则》参考《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指导原则》,并根据近年来生物效应检测研究的深入和积累,进一步对中药生物效应检测的适用范围进行了优化明确,建议将生物效应检测优先考虑用于常规理化检测方法难以充分评价的中药进行探索研究,并基于药品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提出了三种适用情形,以便申请人可根据其产品的实际情况研发适合的质量控制指标,包括:①药理作用清楚、活性明显、量效关系明确,但有效成份不清楚的;②涉及毒性药味和(或)现代研究表明对人体具有较强的毒性反应,但产生毒性反应的成份尚不明确的;③检测的化学成份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关联性不强的。

 

3.2 检测方法与检测指标的选择

 

本《指导原则》强调应围绕安全性和有效性尽可能选择与临床的安全性、有效性关联较强(存在一定量效关系)、研究较成熟(业界认可度较高)的生物效应检测方法。根据评价的目的和需求,申请人可选择多种生物效应检测方法进行综合评价。鼓励申请人针对中药特点,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研究建立新技术和新方法。对于检测指标的选择,认为中药的某一功效一般与多种药理作用相关,采用单一指标通常难以反映其临床主要疗效或毒性情况,可在同一试验系中观察多个生物效应指标,也可通过多项试验考察相同或不同的生物效应指标,综合考察其疗效或毒性。

 

中药生物效应检测的相关评价方法可包括生物效价/生物毒价、生物活性限值、效应成份指数、生物标志物、生物效应表达谱等。生物标志物及生物效应表达谱目前在中医药研发中还属于较为新兴、前沿的领域。生物标志物可从整体和单个化合物两方面动态反映疾病发展引起的内源性物质变化,具有反映药物作用效果、与药代动力学相关等优势,可用于药效学评价[13];生物效应表达谱具有指纹性或特征性,因此可用于中药真伪鉴别,也可以用于中药质量优劣评价或质量波动监测[14],因此本《指导原则》鼓励采用生物标志物及生物效应表达谱等作为生物效应检测指标。

 

3.3 供试品和参照物的选择

 

《指导原则》强调生物效应检测研究时,制备供试品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对于纳入质量标准的生物效应检测方法,应采用与临床样品质量一致的样品作为供试品,要以临床验证批次样品为制定依据。

 

参照物的选择是中药生物效应研究的重点内容,也是目前阻碍中药生物效应检测发展的关键点之一。由于中药成份复杂,不是均质体系,因此本指导原则建议参照物一般应与供试品在化学组成和(或)生物效应方面具有同质性,选择与验证性临床试验用样品质量一致的样品。参照物的选择范围可为药材/饮片、提取物、中成药,或为化学药品。

 

3.4 试验系的选择

 

本《指导原则》明确在能够保证评价结果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相关联的前提下,优先选择相对简便、经济、可操作性强的试验系。整体动物试验结果一般与临床效应更接近,但体外试验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好,便于标准化,因此在体外试验系能较好模拟体内情况,生物效应明显,且有良好量效关系时,一般首选离体试验系。

 

04、其    他

 

鉴于目前国内关于中药生物效应检测相关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在起草本指导原则时,主要关注了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尽可能符合中药研发规律以及现阶段中药研发技术水平的要求,鼓励研究探索适合产品自身特点的生物效应检测方法,并运用于中药质量控制体系。

 

4.1 与《中国药典》中《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指导原则》的联系与区别

 

《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开始增设《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指导原则》[11],《中国药典》2015年版[15]及《中国药典》2020年版[12]也将其纳入通则。本《指导原则》与《中国药典》中《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指导原则》所述实验设计、方法学建立等要求一致,指导原则说明,中药生物效应检测研究涉及的供试品的选择、实验设计、结果统计、判定标准、方法学验证等内容均可参考《中国药典》相关内容。

 

《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指导原则》指出,生物活性测定法是以药物的生物效应为基础,以生物统计为工具,运用特定的实验设计,测定药物有效性的一种方法,从而达到控制药品质量的作用,强调了生物活性测定作为质量标准的一部分,可用于中药有效性的控制,但未涉及对安全性、质量均一性控制的内容。

 

本《指导原则》充分参考了近十年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成果,对中药生物效应检测研究的适用范围和应用领域进行了适度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1 扩展了生物效应检测的定义和范畴

 

《指导原则》将生物效应检测定义为利用药物对试验系所产生的生物效应,运用特定的实验设计,反映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的一种方法,从而达到评价和控制药品质量的目的。与《中国药典》中《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指导原则》不同的是,本《指导原则》提出中药生物效应检测不仅可用于活性检测,也可用于安全性和质量均一性检测。中药成份复杂,有效成份、毒性成份等大多不十分明确,将检测活性成份和(或)毒性成份的生物效应检测方法作为中药质控的一部分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4.1.2 扩展了生物效应检测的指标体系

 

针对中药成份复杂的特点,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可建立和采用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根据评价的目的和需求,选择多种适当的生物检定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如生物效应表达谱、效应成份指数等。

 

4.1.3 扩展了生物效应检测在中药新药研发中的应用领域

 

《中国药典》中《中药生物活性测定指导原则》主要侧重于在中药质量标准领域的应用。而本《指导原则》进一步扩展到中药新药研发的全过程,建议研究者充分利用生物效应检测方法关联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优势,在新药组方筛选、生产工艺优化、有效性评价、安全性评价、稳定性评价等方面尝试引入生物评价方法,提高中药新药研发的成功率和效率。

 

4.2 中药生物效应检测适用于中药全生命周期的相关评价

 

生物效应检测的特点是适用范围广,中药有效性、安全性评价、质量对比研究中均可应用。生物活性测定法可以补充理化检测方法的不足,可能达到从活性/毒性的角度更好地保证原料药的优质性,中间提取物的稳定性,制剂以及成品的一致性的目的,提升中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质量可控性[11]。

 

考虑到目前中药生物效应检测研究应用实例较少,经多次专家讨论认为,本《指导原则》仅提出中药生物效应检测研究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供中药质量控制研究参考使用,生物效应检测方法在作为质量控制指标时,应按照本《指导原则》中的相关要求开展研究,同时鼓励申请人在中药不同研发阶段及上市后对生物效应检测方法进行探索研究,如中药临床处方的评价和优选、中药制剂工艺的筛选与优化、中药药效学和毒理学评价、中药新药临床试验、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和变更等。

 

05、结    语

 

中药生物效应检测方法作为中药质量控制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不同于一般的药理学实验方法,需要具备药理学与药检分析的双重属性和要求[10],因此在方法的广泛应用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困难,对方法的建立、技术难点和注意的问题还有待细化,如参照物的选择和标定、样本量的考虑等。基于中药生物效应检测可反映多个指标和(或)多种效应,与产品有效性、安全性关联较强,鼓励应用于现有检测方法不能充分控制其质量的中药。同时,考虑适应中药研发的多样性、包容性,通过不断研究探索,继续丰富完善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引用本文

李慧,朱家谷,杨平,陈浩,吴静义,刘思燚,王伽伯,肖小河*,马秀璟*.《中药生物效应检测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解读[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21(09):88-93.

 

第一作者简介

李慧,硕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审评员,主管药师。专业方向:药品技术审评

 

通讯作者简介

肖小河,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专业方向:中药质量控制与药性研究

马秀璟,博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高级审评员,主任药师。专业方向:药品技术审评

 

分享到: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