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嘉峪检测网 2022-12-12 12:32
叶酸测定试剂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血浆叶酸(Folate,FA)的含量。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B族维生素,又称蝶酰谷氨酸。叶酸与核酸的合成有关,当叶酸缺乏时,DNA合成受到抑制,骨髓巨红细胞中DNA合成减少,细胞分裂速度降低,细胞体积较大,细胞核内染色质疏松,称巨红细胞。这种红细胞大部分在骨髓内成熟前就被破坏造成贫血,称巨红细胞性贫血。因此,临床上检测人体样本中叶酸的含量,可用于辅助诊断巨红细胞性贫血。
一、叶酸测定试剂的研究要求
1. 分析性能评估研究
1.1 准确度/正确度
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下述方法的一项或几项进行研究。
1)使用参考物质的正确度评价
叶酸测定试剂测试可用于评价常规测量方法的有证参考物质。采用至少两个水平的参考物质,代表试剂测量范围的高、低浓度,进行重复检测(至少重复3~5次)。
注:优先考虑使用国家参考物质,如无国家参考物质可选用国际参考物质。
2)方法学比对
采用参考方法或国内/国际普遍认为质量较好的已上市同类试剂作为比对方法。所用试剂和比较方法同时检测患者样本,通过比较两种方法之间的系统误差,进行所用试剂的准确度评价。应在多天进行检测,患者样本的浓度水平应覆盖所用试剂的测量范围并尽量均匀分布。
3)回收试验
将已知标准溶液/高浓度参考物质或被测物纯品加入临床样本中,配制成回收样品,进行检测。标准溶液/高浓度参考物质的体积与临床样本的体积比应不会产生基质的变化,一般前者体积不超过总体积的10%。检测至少三个水平的回收样品,代表试剂测量范围的高、中、低浓度,其中一份回收样品的浓度在医学决定水平附近。每个浓度重复检测(至少重复3~5次)。
1. 2 分析灵敏度
分析灵敏度是评估该试剂检测区间下限的指标,包括空白限、检出限与定量限。开发者可根据叶酸测定试剂的具体情况选择其适用的研究方法。
1.3 线性区间及可报告区间
1)线性区间
建立试剂线性区间所用的样本基质应与临床检测的样本相似,理想的样本为分析物浓度接近预期测定上限的人血清(或其他等效基质),且应充分考虑多倍稀释对样本基质的影响。建立试剂的线性区间时,需要7到11个不同浓度的样本(建议用高值和低值浓度的样本按比例精确配制),建议比预期的线性区间宽20~30%,每个浓度样本检测至少2次。在此范围内选择更多的浓度水平,依据试验结果逐渐减少浓度点,直到有可接受的线性区间。
2)可报告区间
如对超出线性区间的浓度样本可进行稀释后检测,应研究适用的稀释液和最大可稀释倍数,从而确定试剂的可报告区间。
1.4 精密度
针对本类叶酸测定试剂的精密度评价应至少进行重复性和批间差的研究。一般选择至少2个浓度水平的样本进行精密度的研究,代表试剂测量范围的高、低不同浓度,并根据叶酸测定试剂特性设定适当的精密度要求。
1.5 分析特异性
1)交叉反应:易产生交叉反应的验证情况,建议至少验证与氨基蝶呤、甲氨蝶呤、亚叶酸等的交叉反应情况。
2)干扰物质:样本中常见干扰物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如高脂、黄疸、类风湿因子、嗜异性抗体等干扰因子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干扰物浓度的分布应覆盖人体样本生理及病理状态下可能出现的物质浓度,结果量化表示。
1.6 高剂量钩状效应
说明不会产生高剂量钩状效应的最高分析物浓度,如需稀释,应注明对稀释液的要求、最佳或最大稀释比例。过度稀释可能改变基质效应,研究过程应注意基质效应影响,必要时应进行基质效应研究。
1.7 样本类型的研究
如果叶酸测定试剂适用样本类型包括血清和血浆样本,应采用各种适用抗凝剂抗凝的血浆样本分别与血清样本进行样本一致性的同源比对研究。
1.8 样本稳定性
开发者应充分考虑实际使用过程中样本采集、处理、运输及保存等各个阶段的条件,对不同类型样本的稳定性分别进行研究。样本保存需考虑室温保存、冷藏和冷冻等不同条件,可以选择合理的温度范围,每间隔一定的时间段对储存样本进行稳定性验证,从而确认不同类型样本的保存稳定性。适于冷冻保存的样本还应对冻融次数进行评价。
1.9 校准品的量值溯源和质控品的赋值
开发者应明确叶酸测定试剂适用的校准品和质控品。
如叶酸测定试剂包括校准品,根据GB/T 21415《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 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要求,应当对校准品量值进行溯源。
如叶酸测定试剂包括质控品,应当进行在所有适用机型上进行赋值和验证研究。
1.10 其他需注意问题
1)对于适用多个机型的叶酸测定试剂,应进行叶酸测定试剂说明书【适用机型】项中所列的所有型号仪器的性能评估研究。不同适用机型的反应条件如果有差异应分别阐述。
2)如有多个包装规格,需要对不同包装规格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或验证,如不同包装规格叶酸测定试剂间存在性能差异,需要给出采用每个包装规格叶酸测定试剂进行分析性能评估报告。如不同包装规格之间不存在性能差异,企业需要给出包装规格之间不存在性能差异的分析,具体说明不同包装规格之间的差别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2.稳定性研究
稳定性研究应包括具体的实施方案、详细的研究数据以及研究报告,可参考YY/T 1579《体外诊断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稳定性评价》的相关要求进行研究。
2.1实时稳定性
应进行至少三批叶酸测定试剂在实际储存条件下保存至成品有效期后的实时稳定性研究。明确储存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光照)及有效期。
2.2运输稳定性
应进行叶酸测定试剂可在特定或者预期的条件下运输研究,应说明叶酸测定试剂正确运输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和机械保护等)。
2.3使用稳定性
应包括所有组成成分的开封稳定性。适用时进行复溶稳定性、机载稳定性及冻融次数研究等。如涉及校准品,还应进行校准频率或校准稳定性研究。如涉及质控品,还应进行质控频率或质控品稳定性研究。明确叶酸测定试剂使用的温度、湿度条件等。
3.参考区间研究
应输出建立/验证参考区间确定的方法和依据,说明确定参考区间所采用的样本来源,并给出参考区间研究的详细试验报告、统计方法等。如明确参考人群的纳入、排除标准,离群值的处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尽可能考虑样本来源的多样性、代表性,样本例数应符合统计学要求。
4.主要原材料研究
4.1主要原材料的选择、制备、质量标准及试验验证研究
4.1.1进行测定试剂所用抗原/抗体的来源、筛选、制备、纯化、鉴定及质量标准等详细试验。如抗原/抗体为开发者自制,应输出详细的制备过程,确定该抗原/抗体作为主要原材料的依据,以及开发者对该抗原/抗体技术指标(如外观、纯度、蛋白浓度、效价、功能性试验等)的试验报告。如果所用抗原/抗体为外购,开发者应输出选择该抗原/抗体为主要原材料的依据及开展对比筛选试验,开发者应明确对该抗原/抗体技术指标的要求,同时需明确原材料名称、生物学来源、外购方名称、质量标准等信息,以及确认供应商出具的抗原/抗体性能指标及出厂检验报告。原材料供应商应为该原材料的生产商,供应商应相对固定。
4.1.2其他主要原材料的选择及验证报告,开发者应详述每一原材料技术指标的要求以及确定该原材料作为主要原材料的依据,确定质量标准的研究。若为外购,应明确其供应商和质量控制标准。
5.生产工艺研究
生产工艺的介绍,可以流程图方式表示,并简要说明主要生产工艺的确定方法,如各组分制备的工艺、试剂的配方及工艺关键参数的确定等。应采用经过验证、相对稳定、能够保证叶酸测定试剂质量的生产工艺。
二、叶酸测定试剂的相关标准
GB/T 21415《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 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
YY/T 1579《体外诊断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稳定性评价》
三、叶酸测定试剂的风险管理
叶酸测定试剂风险管理应当给出下列内容,并说明对于每项已判定危害的下列各个过程的可追溯性。
对体外诊断试剂叶酸测定试剂寿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从预期用途、可能的使用错误、与安全性有关的特征、已知和可预见的危害等方面的判定以及对患者风险的估计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评价、风险控制基础上,综合评价叶酸测定试剂风险可接受,形成风险管理报告,应符合YY/T 03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的要求。
来源:嘉峪检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