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法规标准
嘉峪检测网 2023-01-13 10:10
本文适用于采用不可吸收高分子材料编织的人工韧带类产品,相关产品可参考本文适用部分。
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分类编码为13-02-02,管理类别为Ⅲ类。
人工韧带通常由不可吸收高分子材料编织而成,表面可经改性处理。产品通常以灭菌状态交付。
人工韧带作为韧带损伤后重建的重要植入物,在关节受到相应负荷时引导关节,使其维持在正常的活动范围内,实现关节的稳定活动。
一、人工韧带主要风险
参照YY/T 031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
除骨科植入性医疗器械已识别的共性风险外,对于人工韧带产品,至少还需关注以下方面的风险:
1.材料
材料选择不当、原材料质控不当等导致的产品生物不相容,老化后力学性能失效等风险。
2.物理机械性能
物理机械性能研究不充分、产品使用不当导致的产品功能失效风险。
3.清洁与灭菌
清洁和灭菌方式方法选择不当、验证不充分、细菌内毒素超标等风险。
4.稳定性验证
由于稳定性验证(包括有效期和包装性能验证),验证不充分,导致的包装破损、包装不合格等风险。
5.产品说明书及标签
产品或包装上标识不明确、不清晰,说明书编辑不当、未警示全部使用风险及注意事项所导致的使用风险。
二、人工韧带性能研究实验要求
产品技术要求需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有关法律、法规的相应要求。在此基础上,开发人需根据产品的特点,制定保证产品安全、有效的技术要求。产品技术要求中试验方法需依据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制订,或经过验证。
1.产品技术要求的主要性能指标需包括:
1.1成品理化性能
1.2 力学强度
需明确人工韧带直线断裂拉伸力和断裂延长量限度数值,还需给出残余延长量和限度数值(检测方法可参考YY/T 0965《无源外科植入物人工韧带专用要求》)。
1.3 尺寸要求
至少包括长度、直径、宽度等参数要求。
1.4 表面质量
至少包括外观、颜色等要求。
1.5 无菌要求
灭菌交付的植入物应无菌。
1.6 细菌内毒素。
2.检验方法
产品的检验方法需根据技术性能指标设定,检验方法需优先采用公认的或已颁布的标准检验方法;有充分方法学依据及理论时可采用自建检验方法,同时要保证检验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重现性。
3.物理和机械性能研究
开发人需评价产品的力学性能(如断裂拉伸力、残余延长量、断裂延长量、装配耐久性等)以及耐疲劳性能(扭转强度和磨损强度)。需设计合理的评价方法(可参考YY/T 0965《无源外科植入物人工韧带专用要求》)。
产品物理机械性能研究需考虑人工韧带的材质、编织方式、有无表面处理、规格尺寸、使用方法、适用部位的生物力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于经过疲劳性能试验验证后未发生疲劳断裂的样品,需测试疲劳之后样品的断裂拉伸力、残余延长量、断裂延长量。
考虑到人工韧带在体内长期受力可能会发生蠕变,需根据产品在适用部位的生物力学载荷大小、方向和频次等因素,评价人工韧带产品的抗蠕变性能。此外,开发人可根据产品特点及预期用途,开展必要的物理机械性能研究。
对于上述研究,需明确试验样品的选择依据及合理性,明确包括试验操作步骤、试验设备、试验工装、固定方法、验收标准、产品型号规格、样品数量、加载方向、载荷水平、循环次数、各个样品载荷-位移曲线和测试结果等内容,明确上述试验条件的确定依据。确保试验结果的临床可接受性。
4.化学/材料表征研究
4.1 材料
需明确产品材质/CAS号、材料牌号/商品名及符合的标准,开展红外谱图、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理化性能(如微量元素限值、特性粘度、密度等)研究。如有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际标准,可参照标准推荐方法进行表征。未按照标准推荐方法进行表征或无相关标准,需明确方法确定依据并进行相关验证。采用外购原材料,需明确质量控制要求等信息,包括与供方签订的质量控制协议,入厂检验标准、材质单等文件。人工韧带目前主要采用高分子材料,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进行编织。
对于经表面改性处理的人工韧带,需明确表面处理工艺及质控要求,重点关注该工艺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如红外光谱、表面形貌、力学性能、亲水性能等。
4.2 可萃取重金属
需对重金属(如砷、汞、镉、铅、铜、钴、铬和镍等)进行表征,并控制其含量(参考YY/T 0965 《无源外科植入物人工韧带专用要求》)。
4.3 乙醚提取物
控制乙醚提取物含量(参考YY/T 0965 《无源外科植入物人工韧带专用要求》)。
4.4 其他可沥滤物
建立人工韧带中可沥滤物的许可限量(参考YY/T 0965 《无源外科植入物人工韧带专用要求》)。
5.生物学特性研究
人工韧带需根据GB/T 16886.1标准进行生物学评价,在进行生物学评价时需考虑产品可沥滤物、残留单体及人工韧带磨损颗粒所导致的相应生物学风险,必要时根据GB/T 16886系列标准对终产品进行生物学试验。生物学评价终点一般包括细胞毒性、皮内刺激、迟发型超敏反应、急性全身毒性、亚慢性全身毒性、遗传毒性、植入、溶血、热原等。
对于经表面改性处理的人工韧带,需考虑表面改性处理工艺对产品生物相容性的影响。
需明确相关材料(包括表面改性材料)的人体植入史,确保所使用材料的安全性。若人工韧带的制造材料未在同类已上市的长期植入性医疗器械中使用,则需明确该材料是否存在潜在毒性、致癌性,并需对该材料的长期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如远期植入反应、慢性毒性、致癌性、基于可沥滤物分析基础上的毒代动力学研究等。
6.细菌内毒素研究
需对细菌内毒素进行控制(参考YY/T 0965 《无源外科植入物人工韧带专用要求》)。
7.清洁、灭菌研究
描述用于保证产品无菌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灭菌工艺(方法和参数)和无菌保证水平(SAL)。人工韧带的无菌保证水平(SAL)需达到10-6。
对于经辐照灭菌的产品,需明确射线种类、辐照剂量并进行相关的验证(其中具体的剂量确定依据可参照GB 18280系列标准)。对于经环氧乙烷灭菌的产品,需对灭菌结果进行确认和对过程进行控制(具体可参照GB 18279系列标准)。
需评价灭菌方法(包括不同辐照源)对于产品性能的影响,并明确验证性能的确定依据、验证方案及报告以及接受指标的确定依据。
若使用的灭菌方法涉及残留物,需明确残留物信息、控制指标及应采取的具体处理方法和条件,确保可接受性并开展研究。
8.稳定性研究
8.1 货架有效期
有效期的研究可按照《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货架有效期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的要求开展。在稳定性研究中需监测整个有效期内确保产品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参数,如在产品技术要求中所描述的参数,并对所选择测试方法进行验证。
需开展人工韧带产品老化稳定性的研究,分析论证老化前后各项性能测试结果的差异性及差异的可接受性,并开展相应的支持性就。
8.2 运输稳定性
需开展在宣称的有效期内以及运输储存条件下,保持包装完整性及模拟运输研究及相关验证。
9.动物试验研究
对于动物试验研究,建议按照《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研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第一部分:决策原则和第二部分:试验设计、实施质量保证)进行,并遵循3R原则。需关注动物模型建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以及对临床的借鉴意义。动物试验观察时间建议不短于12个月,需重点关注关节的功能恢复、重建韧带的组织修复效果和生物力学特性。同时建议在动物试验研究中观察因磨损产生的颗粒物引发的组织学反应,尝试了解颗粒释放的特征。如果能通过体外模拟试验方式评价磨损颗粒的释放情况,如磨损颗粒大小分布、磨损量、诱发反应的类型等,也可以尝试豁免通过动物试验对磨损颗粒的研究。
来源:嘉峪检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