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从术式创新到生态构建,血管机领域的“竞争”已变

嘉峪检测网        2023-06-01 21:12

作为全球血管造影系统(DSA)市场的领航者,飞利浦的一举一动都引人注目。
去年8月,飞利浦高端血管造影系统Azurion 3M15首台国产在江苏苏州正式下线,成为飞利浦影像引导治疗(IGT)业务部门国产化的重要里程碑,也拉开了全线国产化的序幕。
时光流转,步履不停。
近日,飞利浦全新一代的Azurion R2血管造影系统的重磅发布,带来其Azurion系列的全线升级,为介入手术效率及质量的提升带来划时代的意义。
飞利浦的宏图显然不止于此。在医趋势对飞利浦大中华区副总裁、影像引导治疗业务负责人刘炜烨的专访中,“生态”被频频提及。在他对于未来的构建里,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是时代的脉络下,政府、临床以及企业共同的破局之路。
 
1、全线升级,不只是R2
 
飞利浦血管造影系统Azurion系列从发布到现在,在中国市场装机量超过1000台,是绝对的“霸主”。
 
▲Azurion系列血管机
 
而Azurion R2发布的划时代意义,在于其为介入手术带来全方位、多维度的提升:
 
全面智慧的操作革新。通过搭载全流程床旁触控终端和智慧化的手术管理系统,Azurion R2实现了手术进入全触屏智能操作时代,让介入后处理流程触手可得,医生无需频繁往返于手术室和控制室,极大提升医生工作效率和科室周转率。
全流程超高清影像链。配备5K超清平板探测器、纳秒级精确控制的以太网机架、HD Live高清影像平台,成像品质更高;搭配实时算法和运动自适应补偿能力使得患者即使在检查时轻微移动也不影响成像质量。
全身各部位术式指导方案。在冠脉、电生理、结构性心脏病、血管外科、介入神经、肿瘤、脊柱等全身各部位临床领域,Azurion R2均可提供全面临床解决方案,配合“术前规划-术中反馈-术中导航-术后评估”的智能临床术式指导,提升手术效率和成功率。
大容量球管支持长时复杂手术。6.4MHU+21000W超大容量球管,兼备优质的耐热性能和散热性能,保障长时间手术稳定运行和病人的手术安全。
医患友好。智慧剂量优化、控制和监测三重低剂量防护方案,全面关护患者与介入医生。全面升级的Win10系统和全中文操作界面也让人机交互更为简单,大幅缩短医生的学习适应时长,对于基层医生的培养更为友好。
“它是血管机的全面觉醒,从球管到机架控制,再到成像链,以及应用软件,所有这些升级和换代使得医生可以随心所欲地、驾轻就熟地使用设备,进而让介入治疗更加安全、有效和高效。”刘炜烨表示。
 
飞利浦所有的血管机都是Azurion系列,这样的设计是为了确保所有的平台都在同一个质量水平上——如果有了升级或改善,所有的设备可以在同一时间得以改善。基于此,刘炜烨强调,“今天发布Azurion R2,是飞利浦所有的血管机同时升级到R2水平。血管机质量和性能的整体提升,这也使得飞利浦在技术创新上走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全维度的本土化
 
在当下,“本土化”程度已经成为跨国企业在中国竞争力的核心构成。作为首批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飞利浦见证了中国的高速发展。
 
飞利浦IGT业务的本土化程度也在日益深化。
 
本土化的第一步,通常是本地生产。去年,Azurion 3M15的正式下线,正是飞利浦IGT业务实现本地生产的开端。Azurion R2的发布则成为IGT业务本土化战略持续推进的又一里程碑。
 
飞利浦还在加速另外几款高精尖机型的注册。“届时,飞利浦将真正实现血管机全系列产品的中国落地。”刘炜烨补充说。
 
本土化的第二步,即本土化研发,也正在快速推进。
 
2022年,飞利浦扩建了约100人的研发和生产支持团队。研发人员可以帮助飞利浦更好地吸纳本土的诉求,通过技术转化满足本土医生的特色需求。
 
将血管机与耗材技术深度整合,达成更深层次的本土化
 
从本土化生产到本土化研发,飞利浦不断深化本土化战略,力求在创新术式的基础上发展血管机治疗技术,为介入临床带来更多的价值。
 
术中的关键步骤之一是“对于治疗方式以及耗材的选择”。如何选择不同的耗材?同一耗材在应用当中如何得到血管机的支撑……这一系列问题不仅高度依赖血管机的性能,也高度依赖于临床医生的自身经验。这成为介入手术标准化的难点。
 
飞利浦希望通过将血管机与耗材技术和应用经验深度整合,结合术式创新,使血管机软硬件的设计与术式全流程高度契合;同时针对基层医生以及基层介入手术的特点,定制化研制相应的介入治疗临床应用软件,支持介入手术的标准化与高质量的实现。
 
这并不容易。
 
飞利浦布局很早。6年前,就通过并购耗材技术,同时具备了整合血管机及介入耗材研发的能力。飞利浦荷兰总部甚至将耗材技术研发与血管机技术研发两个研发部门合二为一,以驱动更多创新的诞生。
 
2年前,飞利浦在中国建立全球首个专业术式团队,推动术式的创新及研发。到目前为止,飞利浦在心脏介入,尤其是冠脉介入、外周介入方面都已经有了实质性的突破。
 
飞利浦在探寻医保支付上的支撑点——在对患者分层的前提下,建议主管部门对复杂程度不同的介入手术进行不同的支付。
 
已经深度本土化的飞利浦,呈现出大型跨国企业少有的灵活性。
 
去年9月底,2000亿元以上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重磅政策出炉,为医疗机构提供了难得的设备更新改造契机。
 
飞利浦迅速推出内部支持政策以把握这一难得的窗口期:以DSA、CT、MR、超声等产线的精英产品组合成配套方案供客户选择,并推出进一步补贴政策;在当时疫情严峻、无法跨省出差的情况下,动员IGT业务部所有同事加急培训DSA,让客户得到及时的产品推介服务。
 
刘炜烨透露:“结果是非常好的。”
 
3、新“竞争”时代:构建开放生态
 
随着时代发展和变化,商业世界的竞争逻辑已经悄然被改写。几乎所有位居行业头部的企业,都在谋划构建各自的企业生态圈,以适应新变革、完成合作伙伴间的共赢。
 
面对中国介入市场庞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飞利浦希望“建立一个开放包容、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这需要广泛的合作伙伴,医院、医生以及政府部门等。
 
刘炜烨说,“飞利浦希望做成一个类似iPad的平台,对所有的合作伙伴开放。只要技术在临床中真正有价值,我们就愿意把这条通路敞开。”
 
这样的合作,不仅能够在商业上利益共通地支撑市场的发展,也可以降低成本。
 
比如,飞利浦与博动医疗合作,将后者研发的QFR®(定量血流分数检测)技术融入到Azurion 3M15血管机,降低了临床应用的成本,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使有限的资源在临床上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对于临床的价值承诺,是创新生态圈的关键点
 
血管机+血管内介入应用平台“导管室影像360”的推出,是飞利浦构建生态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谓360,代表着全方位的观感。导管室影像360是站在医生的视角——助力医生站在导管室、站在患者面前开始实施手术时,实现全方位的观感。
 
刘炜烨认为,“导管室影像360所站的视角,是飞利浦能够创建生态圈的一个关键点。因为真正能够号召众多合作伙伴以及医生、医院管理者、政府部门等一起合作的,是对患者、对医疗、对临床服务的价值承诺。”
 
良性循环+高端应用,成为DSA市场的新增长点
 
生态环境的构建,也成为血管机市场发展的一大增长点。
 
“一方面,通过整合术式,让单台血管机能够做更多的手术,在单位时间内治疗更多的病人;手术量的提升,反过来也会提升对血管机应用的诉求。”
 
刘炜烨强调,“另一方面,血管机市场不单纯是血管机的销售,还有非常多的高端应用,市场潜力巨大。这些应用不仅可以让高端手术变得简单,还可以辅助基层医院医生高质量、标准化完成手术。”
 
因此,飞利浦继续与专家或者合作伙伴配套开发相应的应用技术,同时也在努力推动在政策领域的合理准入。
 
飞利浦在中国组建了市场准入团队,其在市场准入领域形成强有力的专业化支持,通过卫生经济学及卫生技术评估等等专业工具,对血管机及其日益发展的高端应用技术的医疗价值、收费价值及医保支付价值探寻合理化的政策建议,推动设备与耗材业务的合理化融合及相互促进,并取得突破性进展。
 
图片
在刘炜烨眼里,行业发展到现在,最大的挑战其实是在于如何把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临床的、商业的、政策的——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良性正循环的生态环境。“要走的路还非常得长。" 
 
不过,他也表示,“领域内的有识之士,都在上下求索,积极寻找解决破局的方法,这就是未来的希望。”
 
 

分享到:

来源:MedTrend医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