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谈谈无菌认识的三个阶段

嘉峪检测网        2023-07-04 19:35

即使谈AI火热的今天,无菌控制无论是在分子、发酵、下游纯化阶段,还是原料药及制剂生产中都还是需要直面的问题。
 
人、机、料、法、环、测各方面系统性分析思维,PDCA的方法、统计学方法及CAPA思维方法都是必需。结合个人的经验与理解,谈谈无菌认识的三个阶段。
 
一、学习操作阶段
 
无菌控制是实践的技术。刚开始时一定不要“望而生畏”,勇于学习与操作是第一步;此时需要学的“专心”,操作的“细心”;更严格意义上讲,一定是“复制式操作”,即老师如何教就如何做,SOP如何写就如何做;一定是“目触及式操作”,即操作之处是目光达到之处,目见而手摸心里方踏实。
 
此阶段需要经历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需要把再多的疑虑、好奇心及创新思维等搁置。自己能熟练“复制”老师或者SOP的操作后,方有主动权。可以适当地询问一些为什么,更多需要的是反复练习、独立操作。
 
二、理解验证阶段
 
无菌控制是验证的技术。验证即是将操作的条件及结果与现有的知识、证明方法做对照证明。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个人提升的必要,也是岗位工作的必要。
灭菌工艺为什么是这样?温度等计量器具为什么需要周期性校准?灭菌前物料的包装与灭菌后拆包装的操作为什么是这样?D级别区与B级别区环境检测周期为何有差异,A级别区为何需要风向与流速的验证;发酵罐夹套的降压测试为何需要高压?灭绝时为何要考虑最冷点与最热点。
 
此阶段是将知识与认知转化为验证方案与结果分析的过程,肯定会加深对各操作SOP的理解,对人流、物流,以及厂房设计的理解。结合对各自原材物料及产品知识的储备,延展及探究环境消毒,空调系统、水系统验证,就开始有系统化无菌思维。
 
无菌控制是纠偏与预纠偏结合的技术。近来通过各认证,大家都已经接受“没有偏差就是最大的偏差”这个常识,无菌控制也只有偏差大小及偏差多少的区别。
 
验证与偏差衔接的一是各种周期的确认。如环境消毒周期;工作服的清洗频次;各管道、阀门垫子的更换周期;各设备润滑保养周期等等,除了使用统计学方法预测外,可能也会有一些实际的CAPA及技术提升PDCA方法的运用。如发现手碟染菌、沉降碟长霉菌等就需要加强环境及消毒剂控制;如发现设备异响,就需要做临时性检查等等。此很大一部分是纠偏。
验证与偏差衔接的二是安全与预防。软件系统在冷热环境异常时控制会异常吗,突然停电之后系统如何处理等。消毒的R值R0对比后的节能与无菌控制的平衡;各垫子提前更换与发现偏差后更换的统计学对比等。此一般是预纠偏。
 
很实际地,解决无菌偏差可能需要更多更深更系统的知识,偏差出现后分析是什么菌,如何通过性状判定,而又如何找到确定的来源,而又如何解决,这又是知识、经验与能力的体现。
 
总之,提升相关知识,稳定操作实践,加强系统化思维能力,再直面无菌,战略上重视而战术上藐视。
 

分享到:

来源: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