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渝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与国内重点产业集群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况(2016年-2023年)对比
从企业数量看,重庆生物医药高新技术企业与成都持平,器械数量高于成都,但化学药、中药、生物药都低于成都,其中,重庆化学药企业数量约为成都的66%,中药约为成都的62%,生物药约为成都的32%。
从产业创新看,重庆专利发明授权数量低于成都,约为成都的63%;器械上市数量高于成都,约为成都的1.3倍;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远低于成都,约为成都的36%;药品临床试验数量远低于成都,约为成都的47%。
从投融资看,重庆投融资的金额也低于成都,约为成都的48%。
上述数据显示,重庆在生物医药产业的数量与成都相当,但是药品企业数量低于成都,器械企业高于成都,领域的创新创业水平远低于成都,投资活跃度低于成都,总体看,重庆的生物医药产业综合实力相比成都尚有一定差距。
二、深入梳理双城产业链条的差异化和产业互鉴互补需求
1、梳理重庆市生物医药产业链条情况
重庆市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形成聚焦化学药、中药、医疗器械、生物制药、健康制品等细分领域的产业体系,重点以重庆国际生物城为核心打造1个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两江新区、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长寿经开区、涪陵区、大渡口区5个集聚区为骨干,加快产业集聚发展产业基地;同时,鼓励其他条件具备的工业园区,根据自身特点建设医药产业特色园区,打造“1+5+N”生物医药产业布局体系。
①化学药
从产业集聚来看,重庆市化药研发生产企业主要集聚在渝北区、长寿区、北碚区及九龙坡区等区域,涌现了北大医药、申高制药、福安药业、华森制药、天圣制药等8家上市企业,培育出了芸峰药业、天致药业等10家专精特新化学药研发生产企业,孵化出圣华曦药业、植恩生物及三峡云海药业3家隐形冠军企业,至今已涵盖了抗感染类、特色专科类等领域的原料药、中间体、仿制药和创新药。从产品创新来看,重庆市拥有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青蒿素2个1类创新化学药,催生出谷胱甘肽、乐卡地平、罗格列酮等29个过亿大品种。从创新平台来看,重庆建设有创新靶向药物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化学药物合成研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5个国家级平台,天然产物全合成与创新药物研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药物化学与分子药理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29个市级创新平台,覆盖了创新制剂开发、创新化学药研发等众多领域。
②现代中药
从中药材资源来看,重庆市在中药品种数量与资源蕴藏量上位于全国前列。现有黄连、青蒿、山银花、玄参、川党参、枳壳等中药材5832种,占全国药用动、植物总数的48%;拥有306个重点品种,占全国数量的84.3%。从产业集聚来看,重庆市中药研发生产企业主要集聚在渝北区、南岸区、涪陵区及荣昌区等区域,涌现了太极集团、华邦生命、涪陵制药、葵花药业等多家产值超10亿的中药企业,培育出了迪康长江、万力药业等45家中药高新技术企业,涵盖了散结消肿、化瘀止痛、癌症治疗、温肾补脾、等领域的多种中成药制剂。从产品创新来看,重庆市拥有复方红豆杉、血府逐瘀、复方斑蝥、麝香追风止痛等14个过亿大品种。从创新平台来看,重庆建设有中药资源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中药健康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中药提取技术重庆市工程研究中心等7个省级平台,涵盖中药防治、中药保健、中药提取等领域。
③生物药
从产业集聚来看,重庆市生物药研发生产企业主要集聚在巴南区、高新区、渝北区、北碚区等区域,已涌现智飞生物、华兰生物、精准生物等龙头企业,涵盖了疫苗、血液制品、细胞与基因治疗等领域。其中,智飞生物是重庆第一家上市的疫苗研发企业,是国内疫苗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值已超2200亿。从产品创新来看,重庆市培育出了人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人免疫球蛋白等多个过亿大品种。从创新平台来看,重庆建设有国家免疫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组织工程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重庆)2个国家级平台,重庆市细胞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材料基因组工程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12个市级创新平台,覆盖了几乎全类别的生物药细分领域。
④医疗器械
从产业集聚来看,重庆市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主要集聚在渝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及北碚区等区域,涌现了安碧捷、澳凯龙、南方数控3家上市企业,培育出了新骄阳健康、众康云科技等97家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出晶美义齿、上坤医疗器械、派格机械设备等12家专精特新企业,业务涵盖诊疗设备、医用软件、体外诊断试剂、植介入器械、医用耗材等领域。从产品创新来看,重庆市拥有植入式左心室辅助系统及多孔钽骨填充材料2个三类创新医疗器械,拥有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等66个二类医疗器械。从创新平台来看,重庆建设有电磁辐射医学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临床检验诊断学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血管植入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重庆)等5个国家级平台,重庆市医学检验微流控及SPRi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超声分子影像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级创新平台,覆盖了医学影像设备、植介入器械、数字医疗、医学检验等多个领域。
2、梳理成都市生物医药产业链条情况
成都市提出打造世界级、万亿级现代化医药健康产业体系,聚焦生物医药、医疗健康、医药商贸等重点领域。重点打造成都未来医学城、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天府中药城、华西医美健康城等产业功能区构成的产业空间体系。
①化学药
化学药制造聚集头部企业,药物制造形成规模,但创新化学药研发欠缺。化学药制造是成都生物医药的主体部分,科伦药业、倍特药业、健进制药、恩威制药和康弘制药等企业在化学药制造和仿制药领域有多个成熟产品,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全市有30多家制药企业产值过亿元,培育了人血白蛋白、乐力钙等知名产品,一批中小企业也加速发展。科伦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大输液专业生产商,并且布局新型制剂药物等创新领域,成都圣诺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多肽生产企业。成都化学药企业数量虽多,但规模偏小,集中度不高,产品以仿制药为主,部分企业涉足改良型制剂药物,原始创新较少,整体创新要素缺乏。
②现代中药
中药制造基础较好,培育了一批知名企业,天府中药城作为中药产业聚集区。彭州市的天府中药城是成都产业的核心聚集区,天府中药城有国内最大的道地中药材川芎产业示范基地,也是黄连、杜仲、厚朴等中药材的知名产地。天府中药城重点发展现代中药、创新植物药、医药贸易及康养产业,重点打造中药材种植、中药研发制造、医药商贸流通和中医药康养旅游联动发展的产业格局。天府中药城聚集了丽珠、亚宝、康弘、新绿色药业、协力制药等45家知名中医药企业,其中上市公司5家,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企业3家。拥有“丽珠”、“亚宝”等中国驰名商标,“济生堂”、“川济”等百年老字号品牌。
③生物药
生物药布局广泛,涉及多个前沿领域,但起步较晚。成都传统的生物制品产业以血液制品和疫苗为主,有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和蓉生药业等机构和企业。在近几年热门的抗体药物和细胞治疗等领域也有科伦、康弘等企业布局,康诺亚和至善唯新等创新生物技术企业参与开发。科伦药业有多个创新抗体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并同时布局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康弘药业的康柏西普是国内屈指可数的能与国际同类药物在各方面媲美的一类创新生物药。三叶草利用其首创的“蛋白质三聚体化”技术平台,发现、开发和产业化革命性生物疗法,聚焦于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四川大学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细胞疗法是全球首个在临床上进行试验的CRISPR产品。但与创新发达的地区相比,成都在生物药创新研发上起步较晚,大量创新药进度落后。
④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产业在国家和地方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总体持续稳步发展,呈现出一个较为庞大的医疗器械产业群落。医疗器械产业进入稳定发展和产业转型时期,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但企业整体规模偏小,以低端产品为主。成都市的医疗器械产业方向主要集中在无菌医疗器械(医用高分子消耗材料)、设备类医疗器械、体外诊断试剂产业、生物医学材料产业四大领域。产品种类主要有:一次性高分子材料制品及耗材、医用设备、体外诊断试剂、生物材料制品等。其中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耗材、体外诊断试剂具有一定的规模,消毒设备在全国具有自己的市场、医用磁共振影像医疗系统产品已经上市填补了西部空白,生物材料超高分子量聚—DL--乳酸(PDLLA)可吸收骨螺钉及其隔离膜为国内首创。在体外诊断有迈克和奥泰医疗等领军企业,以及23魔方等具有特色技术的创新公司,在诊疗设备方面有博恩思手术机器人和蓝光英诺等创新型研发企业。
三、产业链差异化与互补需求
通过研究发现,重庆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迅速,成都的生物医药产业底蕴深厚,总体而言,成渝两地的医药工业基础在同一层级,两地优势明显且各异,但企业分布较为分散,创新研发未形成合力,集聚效应不明显。
从重庆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看,第一,重庆是西部航运中心,坐拥三峡大坝与长江港口,拥有直航上海的出海口。第二,重庆汽车制造业与电子信息产业是重庆的工业支柱,在西部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培养了大量机加工人才与工程师,为医疗器械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三,重庆的医药产业已形成内循环的产业链和规模效应。
从成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看,第一,西部航空中心,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是西部地区的航空运输中心。第二,成都在吸引企业方面能力很强,是吸引世界500强企业西部排名第一的城市,落户在成都的世界500强企业就有285家企业。第三,成都的金融企业优势强。金融业占全市GDP比重达11%。第四,成都的医药产业在成渝经济圈中的创新能力显著,是西南地区重要的生物医药研发基地。
从产业链差异化看,重庆与成都均构建了相对完整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药品和器械,以及研发和转化的侧重点不同。首先,重庆的医疗器械产业数量和医疗器械上市数量更多,围绕器械也形成了大渡口体外诊断等特色地区,成都的医药产业更胜一筹,化学药、中药、生物药的企业数量均较多。其次,重庆的转化能力较强,产业落地空间相比于成都更多,配套政策更充足,此外,重庆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和重庆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获批也为全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带来新际遇。而成都的研发能力较强,发明专利、一致性评价、临床试验数量均较高,同时,CRO/CDMO平台数量较为充足,不仅有先导、华西海圻等创新型研究服务企业,还有药明康德等CRO综合服务基地,另外,成都市的投融资较为活跃,也进一步支持了生物医药的创新研发。
从政策和规划上来看,成都和重庆在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力各有侧重,成都着力打造世界级医药健康产业高地,而重庆则着力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大健康产业体系。成都:构建“生物医药、高端医疗、高端医疗器械”的“三医+”核心产业为主体的生物产业体系,根据《成都市“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起以“三医+”核心产业为主体,“生物+”融合产业为支撑,“BT+IT”前沿领域为增长点的生物产业体系。重庆: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力争十四五末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重庆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提出,目标到“十四五”末,全市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
在互补需求上,基于上述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器械与药品的互相“帮扶”,转化与研发的互相“配套”,以及产业要素合作,其中,产业要素包括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专家智库资源共享、共同打造产业服务平台、共同发布机会清单、成立校地联盟等联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