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医疗器械研发人的学习与思考方法沉淀

嘉峪检测网        2023-08-27 18:39

你是否发现不在医疗器械的身边朋友转入医疗器械后学习很快,能够很好把握问题重点。你是否发现身边的伙伴有许多人有总结的习惯,进步飞快?书中曾言“如果你回忆1年的自己未曾觉得无知”,则说明我们没有进步。撰写此文,得益于我们在项目周会上的一个话题讨论“如何进行思考沉淀及成长,助力工作的高质量输出?”。那么我们该如进行学习与思考方法沉淀,以帮助我们成长。
 
1-刻意练习
 
在身边寻找实践的点,练习对比实践提升。与顶尖的高手学习,然后回到实际工作中去实践总结方法论,然后在应用到实践中。比如,你觉得你身边的Z某的结构设计能力特别强,那么在日常设计中可以拿着自己的方案多让他帮你看看问题;也可以在评审之前多听听他的意见。
 
2-复盘(每隔一段时间)
 
复盘的目的不是为了总结经验,而是为了重启思考。也就是,复盘的重点不是过去,而是未来。通过复盘看看在未来的挑战中,哪些过去的经验是有用的,该带走的?哪些经验是过时的,是需要忘记的。面向未来,寻找新的方案和挑战的应对措施。当然可使用一些工具,如番茄工具法用于时间管理。在时间管理高效提升自己能力的同时,隔段时间复盘,加上刻意练习,助力我们的方法论沉淀。
 
3-写下来(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遇到困难的事情,写下来就解决了一半。虽然这句话有些夸张,但也不无道理。备忘录工具在每个人的手机中都是存在的,当听到有价值的东西和内容,可以将其记录在备忘录中。引用肯•布兰佳的《知道做到》中教我们如何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答案是“重复”。记下来,是第一步,然后反复琢磨直到有所领悟,然后再把领悟到的新东西记录下来。然后定期发盘的时候你会有很大的发现。
 
4-在复杂有标签化的信息中发觉问题,找出问题点(回归现场论)
 
真实世界中,许多事务和人物往往容易被“标签化”。这些标签化的信息给原本复杂的问题增添了更多的迷糊。在现实世界中,我们需要去“标签化”。回到到事情原本的面目,先记录事情本身的现状,先不要管是否合理,先记录下来,把所有记录下来的现状综合分析,然后重新回到事务本质不带“标签”的去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点,许多时候需要我们回到现场去寻找问题点。稻盛和夫曾说过“努力到让老天爷出手相助”,回到第一现场努力你才会发现问题点。
 
5-触及事物本质
 
我们要做“最笨”的积累,一件事要做到有结果为止并追求其底层逻辑是什么?按照底层逻辑思维去解决问题,凡事追求其原因,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也就是任正非《华为学习之法》中提到的“求渔思维”--学因而不学果,求鱼更求渔,要学习核心思想而非具体做法。
 
6.利用上游思维,避免”稀缺心态“的陷阱
 
稀缺不是客观上的物质稀缺,而指一种会让人产生急迫感的稀缺心态。稀缺可以让我们在短期内集中注意力,快速的完成任务,高产出的工作。但是长期处在稀缺的心态中会把一个拖向“贫穷”,进入一个匮乏的恶性循环。对于手里拿着锤子的人来讲,他们看什么都像钉子。这种思维方式就是典型的下游思维,这种救火式的工作方式,就是只有近忧,毫无远虑。所谓上游思维就是深度参与和服务自己的上一个环节,在问题发生之前就把问题解决掉。换句话说,影响自己这一环节的前置因素或条件都可以成为上游。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那个问题并把它解决掉,必要时在关键的问题上设置合适的人和DDL(Dead line),当出现风险时进行干预和努力直到把其解决掉。这些问题解决了之后不会让你一直是个“消防员”。这样你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处理那些你认为重要的事情。让时间成为你自己的时间,让重要的事情成为你的重要事情。
 
7-面对新知识:寻找可领悟的点,反复的琢磨并到实践中去;结合实践去领悟记录。 
 
“新知识”更多是的带有问题性学习,不是知识性的学习,也就是靶向思维式学习,学习要有靶点,也就是以解决的问题为靶点。这点可能不好理解,我们以提升员工能力为例。很多时候我们希望通过培训提升能力,然后解决实际工作的问题。然而,我们都是指望培训能够提升能力,然后再利用这个能力去解决问题。但这只是期望罢了,很多时候培训并不能解决实际工作的问题。而我们不妨直面工作中的那个问题,以解决那个问题为靶点,识别如果进行如果解决,当然过程中能力只是一方面,可能还需要更多的其他方面的提升或知识或指导或实践等等。简言之,大学里学习的更多的是知识,而我们工作需要的是解决问题。
 
可以学习下《跃迁》里的方法进行学习(站在源头学习,先自学后与别人交流观点获益实现联机学习,然后用问题清单学习,而不是知识清单;然后从知识输入问题-解决问题-输出知识产品实现知识IPO)。
 
当然面对新知识,其实是在和已知的成见、知识和过去的习惯或方法在对抗,容易产生消极过滤阻碍我们学习新知识的热情。我们不妨思考“如何能够用到它?如果学会了这个会有什么收获?”,给自己的思维开绿灯。
 
同时针对这些问题,在学习过程中用心记录下那些引起你共鸣或让你醍醐灌顶的点,然后反复听,反复琢磨,直到琢磨出你领悟到的点,然后利用“记下来”的内容去实践,然后也可以查询一些其他围绕这些“记下来”的内容的理论指导或依据,在实践中修订“记下来”的内容,直到能够成为你的”知识产品”(管用且可复制的路径)为止。
 
以上内容没有步骤之分,我们在日常中往往是多项并用的。至此,本文就结束了。
 

 
分享到:

来源:器械研发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