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鼻脑递送给药装置技术要点探讨及监管考量

嘉峪检测网        2023-12-21 17:18

本文导读
 
针对越来越迫切的脑部疾病治疗需求,鼻脑递送技术利用鼻腔与脑组织间特殊的生理连接,避开血脑屏障、肝脏首过效应等生理因素,采用非侵入性给药方式将治疗脑部疾病的药物直接递送入脑,发挥治疗作用,为解决日益严重的脑部疾病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本文在分析鼻脑递送生理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近年来鼻脑递送给药装置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此类特殊装置的技术关键点,并结合国内外研发及产业现状提出监管考量,以期为鼻脑递送技术的深入发展和更为广阔的应用提供建议。
 
本文从鼻脑递送技术的生理基础和优势入手,详细阐述了给药装置这一鼻脑递送核心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技术要点,结合国内外研发及产业现状提出监管考量。
 
1. 鼻脑递送的生理基础
 
A-鼻腔功能分区和神经分布;B-药物在呼吸区入脑主要途径;C-药物在嗅区入脑主要途径。
图1  药物鼻脑递送途径示意图
 
为了充分利用鼻脑递送优势,使更多的有效成分快速入脑或进入上述递送通路靶点,在开发有关药物产品时,应尽可能将药物递送至上鼻腔(包含了图1A中嗅觉区域和呼吸区上部的部分区域,即嗅区和上呼吸区)。因此,能将药物靶向递送至上鼻腔的特殊给药装置在鼻脑递送中起到关键作用。
 
2. 给药装置在改善鼻脑递送中的应用
 
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药物注册数据及文献资料,FDA目前批准了约15个鼻脑递送通路的鼻腔给药制剂,其适应证主要集中于偏头痛、抑郁症、癫痫、阿片过量、干眼症等,鼻用制剂批准情况见表1。
 
表1  FDA批准的靶向鼻脑递送通路的鼻用制剂实例
 
文中以已批准上市的鼻腔给药制剂为例,重点介绍不同种类给药装置在鼻脑递送中的应用情况及其技术要点。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图等,具体见原文。
 
图2  双向呼气递送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 POD鼻腔给药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  受控颗粒分散技术产生的液滴在鼻腔递送和沉积示意图
 
3. 国外对鼻脑递送给药装置的技术监管考虑及启示
 
面对这类基于新型作用机制的药物和给药装置,如何科学合理评价靶向递送的效率,如何科学准确识别关键质量属性,如何合理评价申请人提供的新型评价思路和方法,如何科学评价脑部疾病的真正药效等都是技术监管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从技术监管层面作出几点思考。具体见原文。
 
4. 展望
 
基于鼻脑递送的脑部疾病治疗以及以递送通路为靶点的药物开发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新兴领域,其特殊的生理结构和作用部位,使其具有避开血脑屏障、首过效应等传统障碍,较低剂量靶向治疗达到客观临床效果,且非侵入性给药具有良好顺应性的优势。但由于较为特殊的作用机制和给药形式,如何评价这类药物关键质量属性、靶向递送效率,新型评价思路和方法以及脑部疾病的真正药效等方面均存在挑战,也是技术监管机构和产品研发方的重点关注方向,需要跨学科跨专业的各相关方协同合作研究、需要医药行业各方在技术研究和产业落地保障等多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来源:龚前飞,马琳莎,郑淇文,王佳静.鼻脑递送给药装置技术要点探讨及监管考量[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3,40(20):2794-2801.
.
分享到: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