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高续航新能源车的需要迫使电池的能量密度越来越高,使用具有高负载密度活性材料的厚电极是最实用的策略之一,然而,它们的长循环使用过程中,却伴随着电化学性能的严重衰减,功率性能得不满足,容量保持率也越来越差,那究竟什么原因是导致性能变差的瓶颈呢?
Kyu-Young Park等人通过设计不同面积度的厚电极探究制约电池衰减的关键过程。
1.实验设计
以NCM622:炭黑:PVDF 97:1.5:1.5比例并加NMP混合成浆,经涂布、烘干和辊压后,制备成面密度不同(20和28mg/cm-2)两种厚度的扣电半电池(2032),压实在2.8-2.9之间,为了确保较好的孔隙率;多通道设备充放电循环,充放电区间2.8-4.3V,倍率1C约为150mA/g,每20次循环后做EIS、化学组成和形貌表征等相关表征分析。
2.结果与讨论
下图是两种厚度的电极截面图,分别是70和100μm(标准电极、厚电极),其余的孔隙率、1C电流密度等设计参数基本保持一致,然后进行1C循环测试,在图c中发现,虽然100μm的厚电极相对70μm只有40%的容量增加,但电池循环100次之后,厚电极只有36%的容量保持率,而标准电极还有76%的容量保持率,即使考虑到体积比容量,在图c中衰减后的厚电极依然比电极低很多,有意思的是,在图c中,即使在最初循环过程中,厚电极和标准电极循环曲线接近,衰减程度相似,随着循环增加,厚电极表现越来越差。
在说明所观察到的较差的电化学性能时,作者注意到厚电极可能会受到动力学限制,这些动力学限制是由于载流子的迁移快慢引起的,在电化学过程中该反应迁移速率要么由锂离子传输控制,要么是沿电极积累的电子传输。 并且,在每种情况下,假设电子和锂离子对电极的主要供应来源是从电极/集电体的界面、电极/电解质的界面进行的,在每种情况下,反应后两者都会有明显的空间分布。
在图a中,解释了锂离子迁移慢决定反应速率的过程,在靠近集流体的一侧,由于长距离的锂离子不能很快地迁移过去,导致该区域的电化学反应速率较低,而在靠近电极液的一侧,锂离子和电子均保持较高的浓度,所以反应能很好的进行;在图b中,解释了电子迁移慢决定反应速率的过程,在靠近集流体的一侧,由于锂离子能迁移过去,导致该区域的电化学反应速率较高,而在靠近电极液的一侧,电子迁移受阻,存在浓度较低,反应速率就变得较差,在图中颜色越深,表明反应越好。为了验证两种猜测,作者表征反应过程中、充放电过程中,电极不同厚度下的SOC态特征,图c、d是标准电极充放电过程中每隔25次循环的测试,x轴坐标越大,距离集流体的距离越近,从图c、d可以看出,对于标准电极而言,充放电过程中,不同位置的SOC嵌锂量几乎一样,说明即使在1C倍率下,电化学反应均一,而在图e中,在25次循环,极片SOC还比较均一,从50次循环之后,电池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扩散到负极,不同位置处的差异越来越大,与之前的循环保持率曲线也相符,靠近集流体测的嵌锂量较高,说明反应越慢,在图f中发现厚电极在放电过程中,差异性并没有特别明显,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前期的充电过程导致靠近集流体侧的嵌锂量多,而靠近电解液隔膜处的锂离子少,所以放电过程,在隔膜处的锂离子浓度高,也不会表现出太大的差异,从厚电极的SOC特征,能够分析出是锂离子迁移慢是容量衰减的重要原因。
XRD表征也验证了嵌锂量不均分布的猜测,从图a,b的标准电极可以看出,不同循环之后,底部和顶部的XRD峰并没有明显差别,支撑数据表明在循环100次之后,不同位置SOC最大相差5%,而在d、f中可以看出底部和顶部存在严重的峰位置偏移。
由于物质传输导致的SOC不均一,导致电极在靠近隔膜的顶部位置,发生占比较高的电化学反应,而靠近集流体的底部却反应匮乏,随着循环进行,厚电极会表现出越来越差的性能,而且在顶部位置反应电流密度越发越大,形成电流热点区,进而破坏活性材料,造成裂纹或不可逆相变,高电流密度还会在二次颗粒中形成梯度很大的固相锂离子浓度分布,产生应力场,导致颗粒破碎,暴露新界面,发生副反应,在新界面形成厚的有机层,引起阻抗增加,从而变成电池的失效跳水。从下图的厚电极c、g 和d、h中可以验证上述解释,C=O含量升高。
基于以上工作,作者提出了电池厚电极衰减的机理模型
a:在最初的循环过程中,在整个电极分布上,锂离子能够扩散到集流体侧,电化学反应是相对均一,也没有出现锂离子浓度梯度分布较大的情况;
b:随着循环的进行,锂离子传输的限制开始导致上下部位电化学反应的不均一性,意味着电压降IR和浓度极化在厚电极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随后,位于上部的活性颗粒承受更高的有效电流密度;
C:高电流密度导致活性颗粒破裂,暴露新界面,进而又导致了极片孔隙率的增加,锂离子迁移到集流体侧变得更难了,使得更高的电流密度发生在上部颗粒处,颗粒更破裂等等,形成负反馈。
d:严重地,电化学反应仅发生在上部,而且形成电流热点区,会导致电池管理的巨大风险。
作者也进行了不同循环方式的验证,对于同样的标准电极和厚电极,在相同电流密度的倍率循环,CCCV的方式能够显著减轻厚电极的SOC差异性。
3.结论
作者通过不同电极厚度设计的电池,验证了锂离子扩散传输是电荷传输的限制因素,而不是电子传输,这也是在采用厚电极设计的电池中,充放电下,导致不同位置处SOC不均一、电压降IR增大、颗粒破裂甚至电池跳水的原因,同时建议,对于厚电极而言,根据离子传输特征设计极片、避免产生局部电流密度过高的现象,以提高电池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