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法规标准

Neuralink实验性大脑植入芯片获FDA突破性设备认定

嘉峪检测网        2024-09-20 17:42

近日,埃隆·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宣布:其实验性大脑植入芯片 Blindsight,正式获得 FDA的突破性设备认定 。

 

该项目用于帮助盲人恢复视觉重见光明。被授予“突破性认证”的医疗设备可以更早地获得FDA的支持,从而加速其研发和市场审批过程。这些设备通常可以治疗或诊断危及生命的疾病。

 

马斯克在社交平台上称:这种被称为Blindsight的实验装置“将使那些失去双眼和视神经的人也能看到东西如果视觉皮层完好无损,它甚至可以让那些天生失明的人第一次看到东西。”

 

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对Blindsight设定的两个阶段目标进行了解释:

 

首先,视觉会是低分辨率的,类似像素风。

第二阶段,就会像超能力者一样,能够在红外线、紫外线甚至雷达波长下看到东西。

 

 

 

马斯克表示:如果视觉皮层完好无损,大脑植入芯片Blindsigh,就可让盲人重获光明。目前,Blindsight植入物已经在猴子身上发挥了作用。

 

眼球成像的原理是光线进入眼球,穿过角膜和晶状体,落在视网膜,光信号转为电信号后,再通过视神经传播到大脑,大脑将这些电信号解析成图像。而Blindsight通过侵入式的方式植入大脑,通过外部电信号直接刺激视觉皮层,产生电信号。

 

Blindsigh植入物绕过眼睛和视神经,将信息直接发送给了大脑,因此只要视觉皮层完好无损,哪怕先天失明的人也能“治”好。

 

Neuralink成立于2016年,该公司当时希望建立人脑与外部设备的通信通道:通过在大脑内植入超细线,并将这些线程连接到一个定制设计的芯片上,该芯片包含可以读取神经元组信息的电极。虽然这项技术算起来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而该公司的创新在于使植入物无线化,并增加了植入电极的数量。这类设备目前主要应用在瘫痪患者身上。

 

不过,马斯克此前就曾表示,Neuralink的短期目标是帮助瘫痪者实现意念打字功能,未来还将可以实现让瘫痪者行走、让盲人看见,并最终实现“人机共生体”。他当时就暗示,该设备可能具有恢复视力的能力。他指出,“Blindsight是继心灵感应之后的下一个产品。”

 

1、技术仍未成熟,脑机接口产业需静待商业化机遇

 

Neuralink的首款产品N1 Link,也是与Blindsight相似的脑机接口产品。此前,马斯克就多次在社交平台和各种公开活动中宣传N1 Link的疗效,更表示后续版本将继续升级实现信号从大脑到神经连接的分流,使瘫痪患者重新行走。只可惜这些宣传并没有起到实质作用,两年过去了Neuralink的商业化依旧是一团迷雾。

 

Neuralink和整个脑机接口行业的商业化障碍,说起来也不复杂:较高的成本、并不丰富的应用场景也在限制着这项技术的应用。

 

脑机接口技术壁垒极高,从产业链上游的芯片、算法,到中游的接口设备研发、生产都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包括Neuralink在内,所有企业、科研机构的脑机接口技术都仍处在攻坚阶段,可以不计回报专注提升技术。但如果想实现商业化,成本效益就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IMARC Groupe的报告也指出,到2027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约为32亿美元,甚至不及Neuralink一家公司的估值,但医疗场景的规模占比则高达七成。

 

不过即便脑机接口技术对脑损伤患者很吸引,医疗机构也有意参与研发,外界仍对这项技术的安全性抱有不少怀疑。而且瘫痪、神经损伤的患者不少,能肩负起高端治疗费用的却不多——这样一来,安全、成本、应用场景就形成了一个死结,唯有解决所有问题才能确保脑机接口技术的商业化推广。

 

2、估值飙升、首次临床试验获批

 

但和马斯克旗下另外几家公司相比,Neuralink在资本市场并不活跃。

 

2019年,Neuralink推出首个植入式脑机接口设备,该设备可以将1024根电极线植入大脑采集信号,再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传输到终端设备。

 

2020年,Neuralink发布了N1芯片植入计划,马斯克在发布会上亲自展示了从猪大脑里采集到的信号。之后几年,Neuralink一直在打磨N1芯片,务求提高安全性。

 

2021年,Neuralink的试验终于迎来进展,成功解码了一只名为“Mind Pond”的猴子的大脑信号,以控制其双手活动。在此之后,人体临床试验也被提上日程。马斯克强调已向FDA提交大部分文件,预计在未来6个月内开展首次人体试验。

 

根据同花顺数据,在Neuralink官宣收获临床试验批文后两个交易日,A股脑机接口板块累计涨幅达到20%,中科信息、三博脑科等多只个股累计涨幅超过10%。

 

国内脑机接口产业也在最近几年取得长足进步,只不过比起美国仍有一段差距。随着Neuralink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脑机接口技术的普及和商业化应用也将被提上日程。留给本土创业者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追赶Neuralink等行业领头羊,仍是一个无比艰巨的任务。

 

和美国相比,我国脑机接口行业起步较晚,目前仍在摸索阶段,并未跑出太多明星企业。但积极的一面是,有关部门很支持脑机接口产业的发展,资本也充满热情。

 

期待这项被视作“失能人士之光”的技术在中国科学家、工程师攻关下,继续传来好消息,为“有温度的技术”点赞。

 

 

分享到:

来源:医疗器械创新网

医疗器械 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