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
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法规标准
嘉峪检测网 2017-02-07 15:15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7年1月9日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鲜(冻)畜、禽产品》(GB 2707-2016)等12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 4789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共计15项,将于2017年6月23日起陆续实施,本次公布的标准对实验仪器及设备、试剂耗材、检验程序与操作步骤、结果判读和报告要求均有所修改,还增加了部分新方法。 GB 478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更新内容 GB 478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实施日期:2017-6-23 替代情况:代替GB4789.2-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实施日期:2017-6-23 替代情况:代替GB4789.3-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GBT4789.32-200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和SNT0169-2010《进出口食品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检测方法》大肠菌群计数部分。 主要变化: • 增加了检验原理 • 修改了适用范围 • 修改了典型菌落的形态描述 • 修改了第二法平板菌落数的选择 • 修改了第二法证实试验 • 修改了第二法平板计数的报告 GB 4789.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实施日期:2017-6-23 替代情况:代替GB4789.4-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SN0170-1992《出口食品沙门氏菌属(包括亚利桑那菌)检验方法》、SNT2552.5-2010《乳及乳制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 第5部分:沙门氏菌检验》。 主要变化: • 修改了检测流程和血清学检测操作程序 • 修改了附录A 和附录B GB 4789.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实施日期:2017-6-23 替代情况:代替GBT4789.6-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主要变化: •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 增加了血清学试验中H 抗原鉴定 • 增加了PCR确认试验 • 增加了附录A • 修改了设备和材料 • 修改了培养基和试剂 • 修改了检验程序 • 修改了血清学试验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所包括的O 抗原群 • 删除了肠毒素试验 GB 4789.1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实施日期:2017-6-23 替代情况:代替GB4789.1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SNT0172-2010《进出口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SNT2154-2008《进出口食品中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兔血浆纤维蛋白原琼脂培养基技术》 主要变化: • 试验用增菌液统一为7.5%氯化钠肉汤 GB 4789.1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 实施日期:2017-6-23 替代情况:代替GBT4789.12-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 主要变化: 增加了PCR鉴定方法 增加了结果与报告 增加了附录A 修改了设备和材料 修改了培养基和试剂 修改了检验程序 规范了样品制备过程 修改了操作步骤中增菌和分离培养部分试验方法 GB 4789.1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常见产毒霉菌的形态学鉴定 实施日期:2017-6-23 替代情况:代替GBT4789.16-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常见产毒霉菌的鉴定》 主要变化: • 增加了检验程序 • 增加了黑曲霉、炭黑曲霉、棒曲霉、红曲霉等产毒菌种 • 修改了标准名称 • 修改了设备和材料 • 修改了培养基和试剂 • 修改了各菌种形态描述 • 修改了附录A • 删除了黄绿青霉、岛青霉、皱褶青霉、产紫青霉、红青霉等菌种 • 删除检索表原附录B、附录C、附录D GB 4789.3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实施日期:2017-6-23 替代情况:代替GB4789.3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主要变化: 增加了“第二法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计数法” 增加了“第三法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MPN 计数法” 修改了范围 GB 4789.3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双歧杆菌检验 实施日期:2017-6-23 替代情况:代替GB4789.34-2012《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双歧杆菌的鉴定》 主要变化: 增加了双歧杆菌的计数方法 增加了MRS培养基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修改了附录B为可选项 GB 4789.3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 实施日期:2017-6-23 替代情况:代替GB4789.35-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SNT1941.1-2007《进出口食品中乳酸菌检验方法 第1部分:分离与计数方法》 主要变化: • 增加了乳酸菌总数计数培养条件的选择及结果说明 • 修改了改良MRS培养基成分 • 修改了平板计数的接种方法和接种量 GB 4789.3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检验 实施日期:2017-6-23 替代情况:代替GBT4789.36-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 检验》 主要变化: 修改了标准的范围 修改了设备和材料 修改了培养基和生化反应的文字描述 删除“第二法免疫磁珠捕获法的原理” 删除“第三法全自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仪筛选法” 删除"第四法全自动病原菌检测系统筛选法" GB 4789.4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检验 实施日期:2017-6-23 替代情况:代替GB4789.4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阪崎肠杆菌检验》、SNT1632.1-2013《出口奶粉中阪崎肠杆菌(克罗诺杆菌属)检验方法 第1部分:分离与计数》。 主要变化: 修改了可疑菌落的挑取数量 GB 4789.4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诺如病毒检验 实施日期:2017-6-23 替代情况:代替SNT1635-2005《贝类中诺沃克病毒检测方法 普通RT-PCR方法和实时荧光RTPCR方法》。 主要变化: 标准检测范围从“贝类”扩增为“食品” 修改“操作步骤” 增加“质量控制要求”,可参见附录C 删除“普通RT-PCR方法” GB 4789.4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微生物源酶制剂抗菌活性的测定 实施日期:2017-6-23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7年1月9日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鲜(冻)畜、禽产品》(GB 2707-2016)等127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 4789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共计15项,将于2017年6月23日起陆续实施,本次公布的标准对实验仪器及设备、试剂耗材、检验程序与操作步骤、结果判读和报告要求均有所修改,还增加了部分新方法。
GB 4789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更新内容
GB 478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实施日期:2017-6-23
替代情况:代替GB4789.2-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GB 478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替代情况:代替GB4789.3-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GBT4789.32-2002《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和SNT0169-2010《进出口食品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杆菌检测方法》大肠菌群计数部分。
主要变化:
• 增加了检验原理
• 修改了适用范围
• 修改了典型菌落的形态描述
• 修改了第二法平板菌落数的选择
• 修改了第二法证实试验
• 修改了第二法平板计数的报告
GB 4789.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替代情况:代替GB4789.4-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SN0170-1992《出口食品沙门氏菌属(包括亚利桑那菌)检验方法》、SNT2552.5-2010《乳及乳制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方法 第5部分:沙门氏菌检验》。
• 修改了检测流程和血清学检测操作程序
• 修改了附录A 和附录B
GB 4789.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替代情况:代替GBT4789.6-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缩略语
• 增加了血清学试验中H 抗原鉴定
• 增加了PCR确认试验
• 增加了附录A
• 修改了设备和材料
• 修改了培养基和试剂
• 修改了检验程序
• 修改了血清学试验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所包括的O 抗原群
• 删除了肠毒素试验
GB 4789.1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替代情况:代替GB4789.1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SNT0172-2010《进出口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方法》、SNT2154-2008《进出口食品中凝固酶阳性葡萄球菌检测方法 兔血浆纤维蛋白原琼脂培养基技术》
• 试验用增菌液统一为7.5%氯化钠肉汤
GB 4789.1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
替代情况:代替GBT4789.12-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
增加了PCR鉴定方法
增加了结果与报告
增加了附录A
修改了设备和材料
修改了培养基和试剂
修改了检验程序
规范了样品制备过程
修改了操作步骤中增菌和分离培养部分试验方法
GB 4789.1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常见产毒霉菌的形态学鉴定
替代情况:代替GBT4789.16-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常见产毒霉菌的鉴定》
• 增加了检验程序
• 增加了黑曲霉、炭黑曲霉、棒曲霉、红曲霉等产毒菌种
• 修改了标准名称
• 修改了各菌种形态描述
• 修改了附录A
• 删除了黄绿青霉、岛青霉、皱褶青霉、产紫青霉、红青霉等菌种
• 删除检索表原附录B、附录C、附录D
GB 4789.3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替代情况:代替GB4789.3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增加了“第二法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计数法”
增加了“第三法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MPN 计数法”
修改了范围
GB 4789.3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双歧杆菌检验
替代情况:代替GB4789.34-2012《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双歧杆菌的鉴定》
增加了双歧杆菌的计数方法
增加了MRS培养基
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修改了附录B为可选项
GB 4789.3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
替代情况:代替GB4789.35-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乳酸菌检验》、SNT1941.1-2007《进出口食品中乳酸菌检验方法 第1部分:分离与计数方法》
• 增加了乳酸菌总数计数培养条件的选择及结果说明
• 修改了改良MRS培养基成分
• 修改了平板计数的接种方法和接种量
GB 4789.3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检验
替代情况:代替GBT4789.36-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埃希氏菌O157:H7/NM 检验》
修改了标准的范围
修改了培养基和生化反应的文字描述
删除“第二法免疫磁珠捕获法的原理”
删除“第三法全自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仪筛选法”
删除"第四法全自动病原菌检测系统筛选法"
GB 4789.40-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检验
替代情况:代替GB4789.40-2010《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阪崎肠杆菌检验》、SNT1632.1-2013《出口奶粉中阪崎肠杆菌(克罗诺杆菌属)检验方法 第1部分:分离与计数》。
修改了可疑菌落的挑取数量
GB 4789.4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诺如病毒检验
替代情况:代替SNT1635-2005《贝类中诺沃克病毒检测方法 普通RT-PCR方法和实时荧光RTPCR方法》。
标准检测范围从“贝类”扩增为“食品”
修改“操作步骤”
增加“质量控制要求”,可参见附录C
删除“普通RT-PCR方法”
GB 4789.4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微生物源酶制剂抗菌活性的测定
来源:食品伙伴
周点击排行 月点击排行
材料分析 石油化工
医疗器械 医药
电子电气 汽车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