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其他
嘉峪检测网 2015-11-15 23:53
摘要:
运用PDCA循环理论开展浆纱QC小组活动,通过认真执行4个阶段的任务,成功解决了在高速喷气织机上生产涂料印花浴巾所碰到的问题,为毛巾行业的现代化管理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质量管理;循环理论;浆纱;毛巾;小组活动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1-2]。PDCA是英语单词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第一个字母,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见图1)。在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因此有人称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3-4]。
本文以浆纱企业QC小组运用PDCA循环理论解决双层涂料印花浴巾生产中所碰到的问题进行分析。
近期,浆纱QC小组对两台津田驹喷气织机上机的涂料印花浴巾试验上机发现织造质量不稳定、效率达不到规定要求。经过初步诊断,拟按照PDCA循环理论开展小组活动,经过报批和厂领导研究,最终同意此次活动的开展并提供了各种保障措施。
1 P阶段(计划)
这个阶段是决定质量管理的目标和怎样实现目标。
1.1课题选择及现状分析
此次针对的浴巾品种地经纱为29.2 tex原棉单纱,因为非强力原因断线,出现织疵;并且易出现打断纬纱造成边疵的现象,严重影响织造效率及产品质量。毛经纱为18.2 tex纯棉单纱,根数在1200根(轴宽210cm),覆盖系数、上浆浓度较低,实现上浆均匀、浆膜完整、贴服毛羽的难度较大,纱线浆纱易产生滑移、游动,也易出现断纱、起毛不齐等质量问题。当时公司已接到的生产计划量较大,将正式投产大面积上机,而且交期安排时间有限,摆在面前的任务是快速保质地完成改进工作。
1.2确定目标
小组把目标锁定为攻克高速喷气织造双层毛巾品种时出现的相关问题,主要为毛经18.2 tex、地经29.2 tex原棉单纱断线、毛经起圈不齐及边疵等相关质量问题,将织造效率提高到92%以上。
1.3原因分析
地经29.2 tex原棉纱线5400根(轴宽215 cm),经密较高。如果上浆偏大、被覆过量易造成打断纬纱(织造时地经过于硬,容易在交织时磨断纬纱),出现边疵或影响毛经起圈,甚至影响到后处理;如果上浆偏小、被覆不足或上浆不均易造成耐磨性、柔韧性不足,达不到高速毛巾织机的织造要求,易产生断线[5-6]。虽然该毛巾品种的地经张力远大于普通织布机的经纱张力,但是经过分析,在此断线非强力原因所致,属于耐磨性不足。
毛经18.2 tex单纱约1200根,对宽幅高速浆纱机来讲,其浆槽覆盖率仅有9.8%,较浆纱要求的最低覆盖率相差较大,上浆过程中易出现滑移游动。因此,导致浆膜的完整性较差,强力和毛羽未达到织造的要求,同时也使得部分织轴织造时出现纱线相互纠缠的打绺现象。
1.4制定对策
(1)针对地经上浆粗糙或耐磨性、柔韧性不足的问题,制定对策为:浆料配方采用低黏度变性淀粉加少量固体丙烯类浆料,提高上浆浓度;浆纱工艺采用偏高压上浆,94℃上浆,外加后上蜡、湿分绞,压浆方式为双浸双压,回潮率控制在8%左右,
(2)针对毛经纱覆盖率过低,易出现滑移游动的问题,制定对策为:毛经通过分条将经轴宽度缩到1.2m~1.5m,有效地调整了覆盖率。减小整经张力,有效地改善上浆条件。
(3)针对毛经成膜不完整、毛羽较多,以及部分织轴织造时出现纱线相互纠缠、打绺的问题,制定对策为:在原工艺淀粉浆配方的基础上调整中黏度变性淀粉的比例,添加少量的丙烯酸类浆料,以改善成膜性、贴服毛羽、增加强力,并使纱线达到规定范围的柔韧度。使用适量后上蜡,停止使用压纱辊,减小各区张力,保伸以利于织造。
2 D阶段(执行)
这个阶段是严格按照计划规定的目标和具体方法去做实实在在的质量管理工作。由部室经理牵头协调、车间主任主抓、质检员和工艺员具体执行。
毛经通过分条整经将经轴宽度缩到1.2 m~1.5 m,有效地调整了覆盖率,整经卷轴密度达到0.38 kg/dm3,改善了上浆条件。在原工艺1000 L淀粉浆配方的基础上减2 kg淀粉,添加1.5 kg丙烯类浆料,改善成膜性,贴服毛羽,实现毛羽减少50%以上,并使纱线达到了规定范围的柔韧度。使用80 m/min的后上蜡,停止使用压纱辊,减小各区张力(浆槽、烘燥由伸长控制改为张力限制调整控制,卷取张力设定要求满足卷轴密度0.4 kg/dm3以内,总伸长小于1%)可有效地实现保伸,改善毛经的起圈效果,减少断纱。
地经采用低黏度变性淀粉代替中黏度淀粉,使用少量固体丙烯类浆料,提高上浆浓度(约提高1%~1.5%),工艺上采用偏高压上浆,外加后上蜡、湿分绞,浆槽温度94℃,采用双浸双压上浆,浆纱回潮8%。最终达到了理想的柔韧度,浆膜较完整,耐磨性提高35%,强力增加40%,有效地改善了地经的断线,提高了织物质量。
3 C阶段(检查)
此阶段是检查D阶段是否完成了P阶段的目标,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针对跟踪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通过多次对浆纱配料、浆纱工艺以及对整经过程的改进,最终浆纱车速达到90 m/min以上,运行良好。
织造效果如表1所示。织造织疵大量减少,织造效率达到94%以上,在短时间内超计划解决了问题,圆满地完成了我们的QC活动及生产任务,得到了领导及织造车间同行技术人员的认可。
4 A阶段(总结)
这个阶段叫作处理阶段,也叫作总结阶段。对于从D阶段中找出的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要进行纳入标准和总结遗留问题两个工作步骤。是经验就纳入标准化;是教训就作为遗留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去解决。
4.1制定巩固措施
通过本次QC活动,小组成员在白坯织布浆纱理论结合毛巾浆纱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出适合该品种在高速毛巾织机上生产的方法,提升了我们毛巾浆纱的水平。为更好地巩固本次QC成果,我们提出以下措施:
(1)将本次活动各工艺参数形成表格和图标,便于大货生产过程中员工的操作。
(2)继续通过PDCA循环,不断地加强、深化,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以逐步优化该品种的生产工艺。
(3)发展、扩大小组成员,鼓励勤奋好学、勇于研究的员工加入QC小组,以便解决更多的问题。组织成员加强对浆纱及纺织行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其在理解原理的基础上有能力辨明操作方向,以便面对将来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4.2总结遗留问题
回顾此次QC小组的活动,虽然取得一些效果,但仍没能做到尽善尽美,还存在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有待进一步地优化,例如:浆纱机出现的气压不稳,操作工面对影响浆纱质量的细节问题发现能力不足等,都对我们稳定织轴质量造成了一定影响。对此,我们浆纱QC小组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攻关,积极努力地来完善自我。
5结论
PDCA循环作为科学的管理程序,4个阶段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是把质量管理工作推向标准化、规范化工作轨道的金钥匙。浆纱QC小组成功运用PDCA循环理论解决了涂料印花浴巾生产中所碰到各种问题,既保证了订单的顺利生产,又增添了企业的活力。我们将一如既往地为毛巾行业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建设进行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王毅.纺织企业管理基础[M].第三版.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8:254-256.
[2]焦胜利.全面质量管理的新变量[J].企业管理,2005,(11):26-27.
[3]郭桂柱.谈QC小组推动PDCA循环的问题与对策
[J].华北电业,1998,(17):29-30.
[4]蔡意达,盛雅蓉.QC小组活动中的PDCA循环[J].电子质量,2009,(1):42-44.
[5]王国立,毛雷.毛巾织物浆纱工艺的优化[J].棉纺织技术,2010,38(7):57-58.
[6]毛雷,王国立.毛巾织物浆纱中的几项节能减排措施[J].棉纺织技术,2011,39(7):35-36.
(作者单位:亓林敏,滨州市纺织纤维检验所;毛雷,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王国立,孚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来源:中国纤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