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3 免疫学方法
免疫法[28]是从二噁英的致毒机理出发,当二噁英类化学物质与细胞接触时,首先会与细胞内的芳 香烃受体相结合,然后转移到细胞内,二噁英类化合物在体内和芳香烃受体结合,结合的紧密程度决 定其毒性水平,因芳香烃受体是二噁英类化合物发挥毒性作用机制的基础物质,它的被活化程度与该物质毒性一致。用芳香烃受体法测定的是二噁英与芳香烃受体的结合程度,通过芳香烃活化程度的测 定来间接的表达二噁英的毒性当量(TEQ),芳香烃受体是 TEQ 的生物学基础,所以用芳香烃受体法更 适用于健康评价[1]。2002 年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规定把酶免疫分析法用于土壤中的二噁英测定[19]。 常见的方法有 EROD 细胞培养法、荧光素酶法、EIA 酶免疫法、时间分析荧光免疫法(DELFIA)和通讯 基因检测法等,DELFIA 是目前最先进的免疫方法[29-30]。免疫法具有简便快速的优点,但是抗体难于 获得且不能检测所有同系物,还可能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问题,适合于作现场研究,特别是需要得到 快速结果的场合。
2.2.4 其它方法
电化学方法用于研究二噁英的电化学性质也有报道,日本学者用电解的方法电解二噁英实验获得 成功。二噁英的主要成份氯经电解后,在溶液中形成氯化物或氯离子,该方法简单,使用电压低、生 成物的毒性较弱,如进一步电解,可达到无毒化,因而具有广泛应用的可能性。日本大阪大学和大阪 激光技术综合研究所开发了激光快速测定的仪器来检测二噁英,利用低能量的激光将食品中的二噁英 变成气态,然后再利用高能量的激光让二噁英分子带电,最后根据这些分子在测试装置内移动的时间 就可以计算出食品中二噁英的含量[31-33]。
3 结论与展望
随着二噁英的毒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受到科学家的重视,而传统的分析方法在选择性和灵 敏度上远不能满足对现代食品质量监测的需要。因此,二噁英的分析方法面临着重大的技术挑战,建 立快速、准确、灵敏的检测方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化学分析法、生物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及这 些方法的联用技术仍然需要完善与创新。直接实时分析-质谱(DART-MS)技术自 2005 年发明以来因具 有快速、实时、绿色的优点而得到迅速发展,已经作为一种新的分析技术被快速的应用于药物发现与 开发、司法鉴定、材料分析等领域[34-39]。根据需要改进 DART-MS 技术,可以将该方法运用到食品中 二噁英类的检测。
参考文献
[1] 周莉菊, 冯家满, 赵由才.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6, 11(32): 49-51.
[2] O Sorg, M zennegg, P Schmid, et al. The Lancet, 2009, 374(9696): 1179-1185.
[3] 王连生, 邹惠仙, 韩朔睽.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4] 绳珍, 关江, 曹先仲, 等. 山东化工, 2008, 37(7): 12-14.
[5] T Ishida, E Naito, J Mutoh. Journal of Health Science, 2005, 51(4): 410-417.
[6] 仲维科, 李翔, 李淑娟. 检验检疫科学, 2004, 14(4): 13-15.
[7] 徐旭, 严建华, 池勇, 等. 能源与环境, 2003, 21(6): 24-27.
[8] 廖涛, 熊关权, 林若泰, 等. 食品与机械, 2008, 24(4): 153-165.
[9] 程永友, 王迪, 王慧文, 等. 中国畜牧兽医, 2007, 34(6): 71-75.
[10] T. Gouin, D. Macky, K.C. Jones, et a1.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4, 128(12): 139-148.
[11] B R Stanmore. Combustion and Flame, 2004, 136(3): 398-427.
[12] 刘静, 崔兆杰, 许宏宇, 等. 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8, 38(4): 116-122.
[13] 赵毅, 张秉建, 贺鹏. 电力环境保护, 2008, 24(6): 44-47.
[14] 金军等主编. 中央名族大学出版社, 2006.
[15] 佟璐, 刘然, 肖明乾, 等.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0, (21): 38-39
[16] K Srogi. Enxiron. Chem. Lett, 2008, 6:128.
[17] 姜欣. 皮革化工, 2006, 23(4) : 39-42.
[18] E J. Reiner, R E. Clement, A B. Okey, et, al. Analytical and Bioanaltical Chemistry, 2006, 386(4): 791-806.
[19] 王承智, 石荣, 祁国恕, 等. 环境保护技术, 2006, 32(2): 30-33.
[20] 王承智, 胡筱敏, 石荣, 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6, 16(5): 135-140.
[21] 郑明辉, 杨柳春, 张兵, 等. 分析测试学报, 2002, 21(4): 91-93.
[22] 程永友, 杨曙明. 中国饲料, 2007, 16(13): 36-38.
[23] 孙晞, 欧仕益, 彭喜春. 环境与职业医学, 2007, 24(2): 218-221.
[24] 李莹, 金一和.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4, 21(3): 168-169.
[25] H Takigami, G Suzuki, S Sakai. Biological Respnses to Chemical Pollutants, 2001, 27(6): 87-94.
[26] M S. Denison, E F Yao. Archives of Biochemistry And Biophsics, 1991, 284(1): 158-166.
[27] S X, L F, W Y J, et al. Toxicological Sciences, 2004, 80(1): 49-53. [28] 彭洁, 高洪. 中国畜牧兽医, 2009, 36(12): 36-41.
[29] 吴广枫, 孙晨星, 石英. 食品科技, 2007, 30(11):23-28.
[30] K Komura, S Hayashi, I Makino, et al.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chemistry, 2001, 226(2): 107-117.
[31] 袁倬斌, 李珺. 分析化学, 2001, 29(10): 1222-1227.
[32] 丁锋. 粮油食品科技, 2006, 14(3): 51-52.
[33] 马靖, 丁蕾, 顾学军, 等. 中国激光, 2005, 32(9): 1202-1206.
[34] C H Wen, Z Jian, L M Biao, et al.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 2007, 42(8): 1045-1056.
[35] C Petucci, J Diffendal, D Kaufman, et al. Analytical Chemistry, 2007, 79(13): 5064-5070.
[36] H Jin Kim, Y Pyo Jang. Phytochemical Analysis, 2009, 20(5): 372-377.
[37] L Vaclavik, T Cajka, V Hrbek, et al.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09, 645(1-2): 56-63.
[38] B E, Dane AJ, T S, et 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2010, 58(8): 4617-25.
[39] L M biao, H Bin, Z Xie, et al. Analytical Chemistry, 2010, 82(1): 282-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