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实验管理

PDCA循环法在纤维定性检测过程中的四个阶段

嘉峪检测网        2016-07-11 12:42

  PDCA循环又叫质量环,是管理学中的一个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于1930年构想,后来被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来,并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

  目前在纺织品的检测分析中,纤维成分的定量检测已经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在GB 5296.4《纺织品和服装使用说明》中也强制规定,服装进入市场必须在耐久性标签上注明纤维成分和含量。而纤维定性分析是否准确不仅直接影响了纤维定量试验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还间接影响了样品其他相关项目的检测。本文作者经过多年纤维定性工作的积累,尝试引入PDCA循环法,以提高纤维定性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1 PDCA循环法在定性试验过程中的四个阶段

  (1)P (plan)计划:分析样品,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判断样品可能含有的纤维类别和存在的风险点。根据已获得的信息,设计具体的定性方法和计划。

  (2)D (Do)执行:根据定性计划,进行具体试验操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

  (3)C (check)检查:总结定性试验的结果,比对前期判断,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

  (4)A (action)处理: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制度化和标准化;对于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引起重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2 PDCA循环法在纤维定性试验中的实施

  2.1 P阶段即计划阶段

  步骤一:对于未知的样品,无论是纱线还是织物,首先可以从外观和用途上,凭经验推测出可能含有的几种纤维。如呢料类可能含有羊毛/聚酯纤维/粘纤等多种纤维;毛纱类可能含有羊毛/腈纶纤维;丝袜类可能含有锦纶/氨纶纤维;T恤类面料则可能为纤维素纤维,如棉、粘纤等。对于样品的前期判断,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对样品进行快速分类,找到合适的定性方法。

  步骤二:除了对未知样品定性结果的初步预判之外,对于样品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也要进行大胆的预测。如全棉牛仔面料中可能含有少量的聚酯纤维;由粘纤和聚酯纤维混纺纱构成的呢料中有可能含有氨纶纤维;另外,涤棉卫衣面料中可能含有少量的粘纤等。大胆预测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一些常识“陷阱”。

  步骤三:对于预测出的可能纤维组分和风险点进行记录,提出各种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为接下去的定性试验制订试验计划。

  2.2 D阶段即执行阶段

  步骤四:根据前一步骤提出的方案和制订的计划,结合FZ/T 01057—2007系列标准中的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如用显微镜法直接鉴别棉纤维、麻纤维、羊毛纤维;通过观察粘纤和莫代尔纤维的皮芯上染色及褪色时的现象不同来区分两者;利用溶解法观察纤维在硝酸、20%盐酸和70%硫酸中的不同溶解状况区分锦纶、腈纶和聚酯纤维[1];利用溶解法观察纤维在丙酮和二氯甲烷溶液中的溶解状况来区分醋酯纤维和三醋酯纤维;利用熔点法观测在不同温度下的熔融状态来区分乙纶和丙纶等;利用近红外光谱法鉴别竹原纤维及竹浆粘胶纤维等。

  步骤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不仅仅只有非A即B的情况,大部分样品的纤维组分繁复多样,需要多种试验方法的有效整合。通过不同方法的排除和确定,分析多项试验结果取得的信息,最终得到最合理的定性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记录。

  2.3 C阶段即检查阶段

  步骤六:对比P阶段记录的初步判断和D阶段记录的最终结果,看完成情况与目标是否契合。如果两者相符,那么就证明试验计划合理及正确;如果不符,那么应该确认是否严格按照计划进行了试验,如果试验过程没有问题,那么就意味着试验计划失败,要重新进行最佳方案的确定。

  步骤七:对于风险点进行排除。根据P阶段所列的风险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比较和排除,以确保方案正确结果无误。

  2.4 A阶段即处理阶段

  步骤八:制度化和标准化合理的预判和试验计划,对于成功的经验进行积累和沉淀,这是试验能力不下滑的保证,也是检验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对于日常总结的经验和经过实践检验正确的试验方法,制定成工作标准或者操作规程,以便于今后新进员工的培训和推广。

  步骤九:总结问题和教训,对于那些预判与最终结果不符的项目进行总结,为开展下一个PDCA循环提供依据。每一次的PDCA循环总会有一些新的问题出现,这就需要新的PDCA循环。如此,周而复始,螺旋上升。比如:在显微镜法观测中对于深色纤维的判断不清导致纤维组分的漏判,那么就可以在下一个PDCA循环中加入一条对于深色样品先褪色再观察的试验计划,以确保在第一个PDCA循环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在第二个循环中妥善解决。

  3总结

  PDCA循环的特征是周而复始,不断提高,一个循环结束了,把成功的经验加以总结,把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制度化和标准化,把出现的问题作为下一个PDCA循环的目标,不断追求新的质量高度[2]。而以上所述只是纺织品检测过程中一个小小的检测过程,将之形成一个小小的PDCA循环,以每一个小循环的提高推动整个检测过程大循环的提高。PDCA循环是以全面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方法,是边计划、边实施、边检查、边处理的过程,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客观规律。因此,将PDCA循环法推广到纤维定性过程中,必将对纤维的定性定量检测工作,甚至于整个纺织品检测过程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单位:浙江省纺织测试研究院)

 

分享到:

来源:中国纤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