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生产品管
嘉峪检测网 2017-06-22 18:55
6月19日,工信部网站最新公布《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17年版)》,其中涉及先进基础材料(含特种橡胶、工程塑料),关键战略材料(含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前沿新材料(含石墨烯薄膜、防腐材料、液态金属),新型能源材料(含负极材料、燃料电池膜电极),膜材料(含高压反渗透复合膜材料、高选择性纳滤复合膜材料等)、稀土功能材料(含工业烟气稀土基及SCR稀土无钒脱硝催化剂)等等。
整理内容如下:
序号 |
材料名称 |
性能要求 |
应用领域 |
先进基础材料 |
|||
一 |
先进化工材料 |
||
(一) |
特种橡胶 |
||
1 |
高氟含量氟橡胶材料 |
门尼粘度 30~60,拉伸强度≥12MPa,断裂伸长率≥120%;275℃老化后:拉伸强度≥10MPa,断裂伸长率≥100%,耐 甲醇质量增重≤5%。 |
航空航天、化工 |
(二) |
工程塑料 |
||
2 |
聚醚醚酮(PEEK) |
玻璃化温度≥143℃,熔点≥334℃,拉伸强度(25℃)≥94MPa,断裂伸长率(25℃)≥40%,弯曲模量(25℃)≥4.0GPa, 冲击强度(缺口)≥4.5kJ/m2,热变形温度(1.8MPa)≥150℃。 |
航空航天、环保 |
3 |
聚芳硫醚类(PAS)系 列特种新材料产品(低 氯级) |
聚芳硫醚砜(PASS)、聚芳硫醚酮(PASK)。分子量 5~8 万、氯离子含量<600ppm。 |
航空航天、核动力、汽车、 电子、石油化工、环保 |
4 |
聚酰亚胺及薄膜 |
热塑性薄膜:玻璃化温度>240℃、拉伸强度>100MPa、冲击强度>120kJ/m2、弯曲强度>120MPa、可挤出成型、3D 打印成型。 |
汽车,石油、化工、纺织工业、电力电子、精密机 械制造、航空、航天 |
高导热石墨聚酰亚胺薄膜:面内取向度≥30%,双折射率≥0.08。 |
3C 产品 |
||
高铁耐电晕级聚酰亚胺薄膜:耐电晕性(20 kV•mm,50HZ/ h)>100000h |
轨道交通 |
||
5 |
高流动性尼龙 |
拉伸强度>55MPa、弯曲强度>60MPa、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8kJ/m2;熔融指数(235℃,0.325kg)10~30、熔点 220~225 ℃。 |
汽车、电子电器、纺织工 业 |
6 |
芳纶纤维材料制品 |
灰分<0.5%;芳纶纸击穿电压>20kV/mm,抗张强度>3.2kN/m;芳纶层压板击穿电压>40kV/mm,耐热等级达到 220℃, 阻燃达到 VTM-0 或 V-0 级,水萃取液电导率<5ms/m,180℃长期对硅油无污损;外观、层间结合状态与进口产品一致。 |
轨道交通、新能源、航空 航天、电力装备 |
7 |
环保型阻燃工程塑料 |
垂直燃烧等级达 UL94 V-0 级,灼热丝 960℃、15s 不起燃,抗熔滴,热变形温度(1.8MPa)≥170℃。 |
电力装备、电子电器 |
8 |
导热尼龙材料 |
导热系数 0.8~3.0 W/mk;阻燃等级垂直燃烧 V-0 级;击穿电压≥20kV,耐黄变,满足不同功率的 LED 使用要求。 |
新型显示 |
9 |
轴承(传动系统)用工 程塑料 |
在 150℃热油、氧环境条件下放置 1000 小时后:拉伸强度>90%、非缺口冲击强度>80%、弯曲强度>90%以上。 |
汽车、机床、家电等 |
10 |
汽车核心部件用尼龙 复合材料 |
在 85℃、相对湿度 85%的环境下放置 1000 小时,力学性能保持在 80%以上,长期在 120℃高温环境下使用不发生形变; 冷热冲击循环 300 次,塑料件不开裂(150℃和-40℃)。 |
汽车 |
关键战略材料 |
|||
一 |
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 |
||
1 |
高性能碳纤维 |
高强型:拉伸强度≥4900MPa,CV≤5;拉伸模量 230~250GPa,CV≤2。 高强中模型:拉伸强度≥5500MPa,CV≤5;拉伸模量 280~300GPa,CV≤2。 |
航空、航天、轨道交通、 海工。不包括体育休闲产 品制造 |
2 |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 |
导电率≥63.0%IACS,抗拉强度≥2100MPa,线膨胀系数≤2.0×10-6/℃,玻璃化转变温度≥150℃,弹性模量≥ 110GPa,芯棒卷绕半径满足 50D 不开裂、不断裂。 |
超高压线路建设 |
3 |
汽车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
密度<2g/cm3,抗拉强度>3500Mpa,抗拉弹性模量为 23000~43000Mpa。 |
汽车 |
4 |
碳化硅纤维预制体 |
预制体密度≥1.2 g/cm3,纤维体积分数 35~55%,热处理失重率≤1% ,重量偏差率≤2%。 |
航空航天、能源、交通、 电子、化工、环保、核电 |
5 |
耐高温连续碳化硅纤维 |
拉伸强度≥2.8GPa,杨氏模量≥200GPa,伸长率 1.2~1.8%,纤度 180±10tex,氧含量≤12%,1100℃,空气 10 小 时,强度保留率≥85%。 |
航空航天 |
6 |
玄武岩纤维 |
耐温温度-269~650℃;弹性模量≥80GPa,抗拉强度≥3800MPa。 |
消防、环保、航空航天、 汽车、船舶 |
7 |
航空制动用碳/碳复合材料 |
密度≥1.76g/cm3;抗压强度≥140MPa,抗弯强度≥120MPa,层间剪切强度≥12MPa;热导率≥30W/m•K,石墨化 率≥45%。 |
航空 |
8 |
高温炉用碳/碳复合材料 |
密度≥1.5 g/cm3,抗压强度≥150MPa,抗弯强度≥100MPa;导热系数≤0.16 W/m•K。 |
化工、冶金 |
前沿新材料 |
|||
1 |
石墨烯薄膜 |
可见光区平均透过率优于 85%,面电阻值<10 欧姆,面电阻稳定且分布均匀;具有弯曲性能,在 ITO 膜失效的情 况下,可以承受超过 10000 次的循环弯曲实验。 |
微电子、新能源 |
2 |
石墨烯改性防腐涂料 |
附着力 1 级,耐盐雾≥2500 小时,耐盐水≥2000 小时,耐水≥2000 小时。 |
电力装备、海工、石化 |
3 |
石墨烯导电发热纤维及石 墨烯发热织物 |
纤维性能:电阻率<1000Ω•cm;断裂强度>3cN/tex;干摩擦色牢度>3;熔点>250℃; 织物性能:电热辐射转换效率>68%,表面温度不均匀度<±5℃。 |
电子信息、汽车 |
4 |
石墨烯导静电轮胎 |
导电率达 10~5S/m;导电率达 10~5S/m;普通轿车轮胎胎面复合石墨烯后,抗撕裂强度提升 50%,模量提升 50%以 上;湿地刹车距离缩短 1.82m;滚阻降低 6%;使用里程增加 1.5 倍以上。 |
汽车 |
5 |
石墨烯增强银基电接触功 能复合材料 |
镉含量<100ppm;电阻率≤1.8μΩ•cm;断后延伸率:退火态≥20%;抗拉强度≥180MPa;硬度≥70 HV;静态接 触电阻≤25mΩ;电寿命>40 万次;材料损失率≤0.005g。 |
电力电器 |
6 |
液态金属 |
熔点≤300℃,表面张力室温下 0.4~1N/m,粘度室温下 0.1~0.8 cSt,比热容 0.01~5kJ•kg-1•℃-1,热导率 8~100W/(m •℃),导热系数室温下为>10W/m•K,电导率室温下为 1~9×106S•m-1。 |
电子工业 |
新型能源材料 |
|||
1 |
镍钴锰酸锂三元材料 |
比容量>20170mAh/g(0.5C);循环寿命>1000 圈(80%)。 |
新能源 |
2 |
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 |
低比容量(<600mAh/g):压实密度>1.5,循环寿命>300 圈(80%,1C);高比容量(>600mAh/g):压实密度>1.3,循环寿命>100 圈(80%,0.5C)。 |
新能源 |
3 |
燃料电池膜电极 |
膜电极铂用量≤0.125g/kW;功率密度≥1.4W/cm2;耐久性≥10000 h。 |
汽车、潜艇 |
4 |
燃料电池用金属双极板 |
接触电阻(@1.5MPa)<3mΩ•cm2;电导率>100s/cm;腐蚀电流<0.3μA/cm2;厚度公差±15μm。 |
汽车 |
5 |
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材料 |
纯度≥99.9%,酸含量≤20ppm,水份≤10ppm,DMC 不溶物≤200ppm,硫酸盐(以 SO4计)≤5ppm,氯化物(以 Cl 计)≤2ppm,Fe、K、Na、Ca、Mg、Ni、Pb、Cr、Cu 离子≤1ppm。 |
新能源 |
来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