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心腔内超声(ICE)行业市场分析

    近年来,随着心血管病介入与微创治疗应用范围的拓展,新的治疗术式不断创新,各种超声心动图技术包括常规经胸超声(TTE)、经食管超声(TEE)、心腔内超声(ICE)、超声声学造影(MCE)以及三维超声心动图等。本文将聚焦阐述心腔内超声(ICE),因而下文主要围绕此展开。

    2022/11/16 更新 分类:行业研究 分享

  • 微创手术医疗器械导航系统设计难点与解决方案

    一项研究 (Bingmer K, 2020. Feb; 34[2]) 表明,自2000年到2018年,微创手术的使用增率加了462%。这一手术不仅改变了介入医学的治疗标准,同时也改变了患者的康复方式,使患者可以选择居家康复。

    2022/12/2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BYCROSS :双向斑块旋切导管,无需导丝引导

    随着医疗技术发展,血管腔内介入治疗逐渐成为PAD治疗首选,具体治疗方法包括球囊扩张(普通、药涂)、支架植入(裸、覆膜、药涂支架)、腔内减容(斑块旋切、激光消蚀、血栓清除)等。其中腔内减容是目前外周领域发展最为火热的技术,国内外很多公司正在加快部分进入到该赛道。

    2023/01/18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冠脉钙化冲击波球囊技术发展与代表产品

    冠脉钙化是冠脉介入最难攻破的难题之一,一直以来并没有完全满意的解决方法。冲击波球囊作为处理钙化病变的最新手段,因其效果明显、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等特点,近年来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和认可。

    2023/02/1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首个高精度微创脑血管手术机器人获批上市

    最新消息,北京万思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思医疗”)旗下控股子公司——易度河北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度机器人”)申报的“脑血管介入手术辅助操作系统”成功获NMPA批准上市,注册证编号:国械注准20233010311。

    2023/03/15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通过体外磁场控制的磁性纳米机器人,无需植入支架治疗颅内动脉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和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开发一款新型磁性纳米机器人---FTP nanorobot,实现诱导靶动脉瘤的快速栓塞,无需植入支架等传统介入手术器械。

    2024/09/1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左心耳封堵器国产创新器械加速崛起,能否实现在这百亿赛道弯道超车?

    左心耳是心脏的一部分它像一个小袋子位于心脏的左侧,由于房颤,血液容易在左心耳内滞留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离左心耳进入血管中,很有可能随着血液进入脑部,阻塞脑部血液循环,导致中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引起中风的血栓90%来自左心耳。由于房颤形成的血栓较大,引发的中风复发率和致残率更高,容易给家庭带来更大的负担。

    2022/01/20 更新 分类:行业研究 分享

  • Zura:首款手持式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心血管超声新技术,因其采用特殊的探查位置和优质的图像显示,开辟了心脏大血管影像学检查的新视窗,扩展了经胸超声检查的范围,因而在临床上逐渐得到较广泛应用。TEE在清晰显示内膜、瓣膜、血流、分流、心内占位及异常结构等方面有巨大优势,已经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诊疗程序的主要方法或金标准。

    2022/07/09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人民日报:2022年已有13款心脑血管创新医械获批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统计,2022年1-6月国家药监局批准了共计64个创新型医疗器械,其中心脑血管相关的创新型器械有13个。这些新获批的创新型器械“新在哪”?是如何提高医生们的诊断效率的?是否为患者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心脑血管频道特邀三位专家就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创新型器械做了点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2/08/18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一台手术用破四个球囊!业内呼吁“低价中标”理念应客观评价

    从心脏支架到冠脉球囊,集采已经覆盖到医疗器械高值耗材领域。去年8月起,国家组织针对冠脉支架等高值医用耗材展开集中带量采购的工作。今年以来,冠脉支架、冠脉球囊等高值医用耗材的集采在全国各地相继落地,用于冠脉介入治疗全程的医疗器械降价路径几乎已成定局。

    2021/08/23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