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注射剂给药装置未来研发的方向

    预灌封注射器、笔式注射器、自动注射笔~~,这些越来越多见到的注射剂包装与给药装置,它们的出现、迭代、创新的背后,有着不少有趣的来龙去脉,正是这些特定的背景与因素,推动着行业不断发展。

    2024/11/1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的胶原蛋白肽图分析

    肽图检测法利用特定的化学试剂或酶将蛋白质特异性降解为肽段,然后通过分离和鉴定,并与经同一方法处理的对照品进行比较和结果判定。

    2024/12/2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日本化审法:PFOA相关物质管控即将生效

    自2025年1月10日起,由日本厚生劳动省、经济产业省、环境省共同发布的第244号内阁令关于在《日本化审法》第I类特定化学物质名录中增加PFOA相关物质的管控要求将正式生效。

    2024/12/30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纸制品乙烯亚胺迁移量的检测方法

    聚乙烯亚胺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在造纸领域中的应用广泛,可作为湿强剂与助留剂使用,主要原因是聚乙烯亚胺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含有大量的阳离子基团,能与纤维素中的羟基反应并交联聚合,使纸张产生湿强度,并具有干增强作用。此外,聚乙烯亚胺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聚丙烯酰胺在造纸生产上的用量,同时提高纸制品的质量。

    2022/12/1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利用模拟细胞外基质的载体递送生长因子,用于肌肉骨骼组织工程和修复

    治疗肌肉骨骼组织再生通常使用生长因子(GFs)来促进细胞迁移、增殖或分化,然而该领域还存在诸如时空控制较差和剂量超过生理水平等问题。细胞外基质(ECM)通过静电相互作用调控着GFs的呈递和保留,利用ECM模拟物的生物材料技术在组织再生方面很有前景。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在骨骼、软骨和肌肉再生领域利用模拟ECM的载体调控GF呈递的策略。

    2021/03/2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电接枝技术在医疗器械中的应用

    电接枝(Electrografting)则是让有机层附着到固体上的电化学反应,也可拓展为待修饰的底物与试剂之间的电子迁移反应。可用于各种材料,包括碳、金属及其氧化物,还适用于电介质(例如聚合物),作为一种无需使用喷涂或旋涂就能把聚合物绝缘层直接“接枝”到金属表面的工艺,很自然的,研究者们早已尝试将其应用于医疗器械中。

    2021/05/0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中粘合剂的迁移量

    顶空气相色谱法具有操作简单、基质干扰小、准确可靠等优点,笔者选取了乳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甘露醇注射液、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和脂肪乳注射液4 种典型的临床常用药物,通过模拟临床使用的方式制备浸提液,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流经输液器的药液中的粘合剂丙烯酸甲酯、四氢呋喃和环己酮,为输液器的临床安全性评价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2021/08/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厦门大学固态电池新进展!

    固态电池的研究与发展主要得益于固态电解质(SEs)的发展,固态电解质具有高离子电导率、高Li+迁移数(tLi+≈1)、高杨氏模量和良好的热稳定性,为锂金属电极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可能。然而,固态电解质与锂金属负极匹配时化学/电化学稳定性差,且即使在低电流密度下(<1mAcm-2)锂枝晶也容易刺穿造成电池短路,后者直接影响了SSLBs的实际应用。

    2021/10/2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长春应化所王帆等AM:生物创可贴,可用于癌症治疗

    黑色素瘤是皮肤癌中最致命的恶性肿瘤,其能表达黑色素细胞并可能在任何部位发病。由于恶性黑色素瘤的侵袭和迁移特性,传统的治疗方法在承担肿瘤复发的高风险的同时,也很难完全消除整个肿瘤组织。而对于新兴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来说,肿瘤的耐药性和低免疫治疗活性仍然是重大挑战。因此,开发黑色素瘤治疗的新型替代策略意义重大。

    2022/02/20 更新 分类:热点事件 分享

  • 酮咯酸氨丁三醇注射液中可见微粒的分析及控制方法

    经异物检查和数据推断,注射液中的微粒可认为是药液中的酮咯酸与玻璃瓶中迁移出来的钙反应生成的酮咯酸钙,由于酮咯酸钙的生物活性未知,并不能排除其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但此类异物的存在,对注射液使用时的安全性造成了一定影响,故应在药物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给予重视,若在临床使用时发现可见异物,应立即停止使用。此外,应用先进的仪器分析技术对可见异物进行

    2022/08/1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