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油炸小食品的卫生要求
卫生香定义: 卫生香是人们采用各种木粉(会燃烧的树皮、树干弄碎)、粘粉,根据一定的比例,制成各式的香饼、香球、线香、棒香、盘香等,加上一些有香的物质(各种香料香精),通过点燃,使之发出香味作为敬神拜佛、熏屋熏衣、防虫驱瘟、香化环境、调理身心作用的一种传统民族生活用品。 卫生香的起源: 卫生...查看详情>>
卫生香定义:
卫生香是人们采用各种木粉(会燃烧的树皮、树干弄碎)、粘粉,根据一定的比例,制成各式的香饼、香球、线香、棒香、盘香等,加上一些有香的物质(各种香料香精),通过点燃,使之发出香味作为敬神拜佛、熏屋熏衣、防虫驱瘟、香化环境、调理身心作用的一种传统民族生活用品。
卫生香的起源:
卫生香来源于古中国和古印度,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主要是佛教用途多,而我国有关卫生香的记载也非常的多,流传最广的是现在的各大寺院、各地方的庙。从古至今,香火不断,源远流长。
熏香的习惯来源于宗教信仰:古代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解释不了,感到神明莫测,希望借助祖先或神明的力量驱邪避疫、丰衣足食,于是找寻与神对话的工具。由于人们觉得神仙与灵魂都是飘忽不定的、虚无缥缈的(云雾缭绕之处也被人们以为是神仙居住之所),而卫生香点燃后会发出烟雾,于是古人就似乎找到了与神、祖先联络的办法——把各种要求向神祈祷:“借香烟之功,请神明下界”,寄托一种精神希望。
在西方,香料一词英语是Perfume,拉丁语Perfumum,意为“通过烟雾”,说明古代西方香料也是从熏香开始的。日本至今还流传着的“香道”文化,是古代中国发明而传入日本的,这点至今日本的一些地方还可以找到其痕迹,说明日本的熏香是从中国传入的。
劣质香的危害:
大量的劣质香中都含有苯类、甲醛类等致癌物质。因吸入化学香烟气而导致肺癌的僧人和居士都非常多,先不说这样的香能不能起到与佛沟通的作用,单单是对自身的危害就非常可怕。因此,制定统一的测试标准,规范市场要求成为了亟不可待的重要举措。
卫生香及相关测试标准:
标准号 |
名称 |
测试项目 |
QB/T 1692.4 |
卫生香 |
外观 |
感官 |
||
直线度 |
||
燃点时间 |
||
全天然卫生香 |
||
脱圈性 |
||
燃烧性能 |
||
含水率 |
||
产品安全 |
||
甲醛 |
||
苯 |
||
烟尘量 |
||
GB 26386-2011 |
燃香类产品 |
原材料 |
尺寸 |
||
燃烧安全性能 |
||
甲醛 |
||
苯 |
||
甲苯 |
||
二甲苯 |
||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
||
重金属元素迁移量 |
||
烟尘量 |
||
产品使用性能 |
||
QB/T 1858-2004 |
香水、古龙水 |
净含量 |
甲醇 |
||
色泽 |
||
香气 |
||
清晰度 |
||
相对密度 |
||
(20℃/20℃) |
||
浊度 |
||
色泽稳定性 |
||
QB/T 1858.1-2006 |
花露水 |
色泽 |
香气 |
||
清晰度 |
||
相对密度 |
||
(20℃/20℃) |
||
浊度 |
||
色泽稳定性 |
||
甲醇 |
||
净含量 |
||
重金属含量(铅、砷、汞) |
收起百科↑ 最近更新:2017年08月16日
检测项:一般要求 检测样品:渔业船舶用气胀式工作救生衣 标准:SC/T8149-2015 渔业船舶用气胀式工作救生衣
检测机构:国家电子电器产品检测中心 更多相关信息>>
检测项:胶带阻燃抗静电性 检测样品:橡胶胶带 标准:GB/T10715-2021 带传动 多楔带、联组V带及包括宽V带、六角带在内的单根V带 抗静电带的导电性:要求和试验方法
检测机构:国家石油石化产品检测中心 更多相关信息>>
检测项:一般要求 检测样品:插头、插座、车辆连接器和车辆插孔--电动车辆的传导充电 标准:插头、插座、车辆连接器和车辆插孔--电动车辆的传导充电--第1部分:一般要求 GB/T 20234.1-2015 7.1
检测机构:国家新能源汽车检测中心 更多相关信息>>
检测项:甲醛 检测样品:室内空气 标准: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2部分:化学污染物GB/T 18204.2-2014 7.1 AHMT分光光度法
检测机构:上海国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更多相关信息>>
检测项:湿热 检测样品:电子信息产品 标准:GB/T 2423.50-201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 部分 试验方法:试验Cy 恒定湿热 主要用于元件的加速试验
检测项:游离脂肪酸(脂肪酸值) 检测样品:食品 标准:蛋与蛋制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5009.47-2003
检测机构:腾德商品检测(上海)有限公司 更多相关信息>>
检测项:可吸入颗粒物(PM10) 检测样品:室内空气(室内污染物) 标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生部(2006年)附录C送风中可吸入颗粒物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