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行业研究
嘉峪检测网 2022-05-10 14:06
关于本土创新药的前景,近期大家有一定的迷茫和争议。
很多人认为,创新药在欧美日过得再好,在中国也成不了好行业。
因为本土创新营收的基础薄弱,同时行业高速发展中积累的问题开始暴露、负面新闻不断出现,加上近期相关标的跌幅巨大,反过来也强化了投资人的负面印象。
很多投资人认为:过去这么多年本土创新的蓬勃发展,只是资本砸钱堆起来的假象,是一个缺乏基本面支撑的泡沫。
我们坚定认为:创新药依然有很值得期待的未来。
首先看两组数据。
一组是主要国产新药(按1类申报和获批、由国内企业自主研发)在PDB样本医院的销售额,从2012年的13亿、2015年的27亿,到2018年的53亿,再到2021年的109亿,保持了接近3年翻倍的速度在增长。
按我们的估算,这一增速在未来5-8年大概率还会继续。
同时,全口径统计下的国产新药在国内的销售额,也已经从2012年的40-50亿,增长到2021年的400-500亿,预计10年后有机会达到接近4000亿元的市场总体量。
支撑这些数字增长背后的创新药,已经从机理跟欧美主流接轨但不具疗效优势的埃克替尼们,到疗效可以比肩甚至超越欧美的泽布替尼们,国产创新药在创新成色上已经完成了质的飞跃。
这意味着,中国创新药开始具备真正国际化竞争的基础——这点非常重要,它不仅意味着未来国产新药有机会主导国内新药市场,也意味着国产新药至少在性能上具备了出海的基础。
海外药品市场超过1万亿美元,每年仍然有5%-6%的增长,其中可能70%是创新药,这个市场在10年后有可能会达到超过7万亿人民币的庞大体量。相比当下国产新药400-500亿人民币,是大百倍的广阔天地。
过去3年,泽布替尼和西达基奥仑赛,凭借过硬的性能优势,已经敲开欧美市场的大门。
虽然中美之间还有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但在可预见的3-5年内,国产新药出海的节奏大概率还是会持续加速。
另一组数据,是汇总统计上市超过1年的港股18A生物科技公司(剔除新冠业务扰动巨大的君实生物和康希诺生物)的营收。
这些18A公司,2019年-2021年的产品合计收入,分别是29亿元、51亿元、113亿元,2年增长接近4倍,增速远超国产新药整体,意味着这批“创药新势力”已经成为国产创新增长的核心动力源。
如果算上对外授权的合作收入,这批公司2019年-2021年的营收,分别是53亿、104亿、225亿元。考虑到这批公司自主创新产品还在加速获批和快速放量,预计未来3年产品收入仍将保持显著超50%的年增速。
即使考虑全球宏观环境动荡和资本市场趋冷,对合作收入带来的负面影响,未来5-8年的合计总营收,预计仍将以每年超30%的速度增长。
与营收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公司的市值却在过去1年极速缩水。
一增一减之间,18A生物科技公司作为整体的PS倍数已经剧烈下降,动态PS已经只剩10倍。
参考欧美历史经验,成长型生物科技公司,成长早期普遍会有超过20倍PS、成长中期典型是8-12倍PS、成长后期会被给4-6倍PS。
港股18A 生物科技公司现在是少年,多年发展后也还只是青年,整体给到10倍PS并不夸张。
这就意味着,以当下估值拿得住,就有机会参与分享行业的巨大内生增长。即使考虑一定比例的再融资摊薄,这里的内生成长动力仍然壮观。
当然,这里有两个前提:第一 、18A公司营收高增的趋势不会被中断;第二、5-8年后的基本面,可以支撑10倍PS水平。
还有一个最受争议的问题,是医保局关于新药的谈判定价,到底会不会破坏国产新药整体的投入回报预期。
从宏观上说,国家组建医保局的初衷是借助支付的杠杆作用,挤压传统业务利润空间、加码对创新业务的扶持力度,进而主动引导产业的持续转型升级。
所以,逻辑上说,扶持和加速创新是医保局设立时就被赋予的使命之一。
当然医保谈判也有自身的局限,一个是嗷嗷待哺的创新药太多、而医保局当下的资源仍然有限,医保局有最大化有限资源的现实压力;另一个是双方谈判的模式,在定价效率上终究不如市场化竞争的模式,容易在局部形成不合理定价。
但是整体来说,对医保谈判过度博弈、无限降价的担忧是没必要的,这不符合医保局的使命定位和初衷,医保谈判这几年以来,定价思路还是比较清晰和稳定的。
这里有一个定价权,或者说议价能力的问题。
首先,对于很多创新药而言,也不是非得进医保不可。
一款新药,它的临床价值越突出,不可替代性越强,不进医保能实现的销售潜力越大,它在医保谈判时不接受低价的底气也就越足;反而越是这样的药品,医保局越有动力去尽量争取纳入,以体现对创新的扶持。
比如具有性能优势的BTK抑制剂,就算不进医保也能上量,最终反而获得了相对更好的定价。
那些可以定价到7万-12万一年的国产肿瘤新药,只要价值突出、格局良好、患者充足,考虑到国内更为庞大的患者人群,以及低得多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它们的投入回报率不低。
按我们的测算,是不输欧美生物科技公司可比产品的。假设还有机会出海,可能有机会显著超过后者。
总体而言,中国的创新药跟欧美的创新药并无本质区别,都是“医疗升级”大趋势下的具体投射,都是靠着创造更强临床疗效来换取高额回报。
中外新药主要的区别,是不同禀赋决定了在不同类型新药上的比较优势差异。
国内创新的优势,在于更低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在技术已经充分扩散的领域里,有更大机会做出成本更低、性能更强的国际竞争力产品。
国内创新的劣势,在于基础研究积淀不足,在技术并未充分扩散的领域里,还不具备广泛诞生开辟式创新的潜力。
当下18A估值体系的崩溃,除了外部宏观因素之外,可能也与创新药上下半场逻辑切换时的预期混乱有关。
国内创新药,已经从单纯逻辑与资金驱动的上半场,进入到商业与竞争驱动的下半场。旧的逻辑信仰已经被打破,不再“是个创新就看好”;新的逻辑信仰还未建立,那些代表未来的公司还得不到广泛认可。
但按我们的理解,类似当下预期混乱的状态不会太过持久,因为有一些契合行业变化趋势的公司,他们获批上市的产品已经开始高速放量、他们开发阶段的产品仍在快速推进、他们的海外拓展也已破冰推进。
大浪淘沙,中国创新药仍然有着很值得期待的未来。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