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嘉峪检测网 2022-03-24 04:46
本文就开发片剂为例,撰写了片剂研发中文献查询、方法模式、质量研究的内容及模板,同时包含药学研究的工作计划,供大家相互学习探讨。
一、文献查询
1、文献查询内容
1.1、国内外标准信息
1.2、质量研究文献及专利
1.3、药品体外溶出信息库
1.4、国外官网研究综述
2、文献查询查询汇总工作
2.1、目标产品质量概况(需要考察的质量研究项目)。
2.2、检测仪器及分析试剂、对照药、对照品(含量、杂质)的调研准备及购买计划。 2.3、根据已有的标准及文献信息设计初步的检验方法,并对方法进行初步验证。筛选出的方法用于小试阶段的检验。
3、文献查询汇总表格
3.1.原料药
杂质情况
文献信息 |
美国药典 |
欧洲药典 |
化学名称 |
结构 |
分类和来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内外标准的比较
检测项目 |
美国药典 |
欧洲药典 |
其他国外药典 |
国内标准 |
储藏条件 |
|
|
|
|
外观 |
|
|
|
|
溶解度 |
|
|
|
|
熔点 |
|
|
|
|
比旋度 |
|
|
|
|
Ph酸碱度 |
|
|
|
|
水分 |
|
|
|
|
干燥失重 |
|
|
|
|
炽灼残渣 |
|
|
|
|
重金属 |
|
|
|
|
有关物质 |
|
|
|
|
残留溶剂 |
|
|
|
|
含量 |
|
|
|
|
维生素限度或细菌内毒素 |
|
|
|
|
3.2.制剂
降解产物杂质情况
文献信息 |
美国药典 |
欧洲药典 |
化学名称 |
结构 |
分类和来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内外标准的比较
检测项目 |
美国药典 |
欧洲药典 |
其他国外药典 |
国内标准 |
外观 |
|
|
|
|
鉴别 |
|
|
|
|
常规检查 |
|
|
|
|
有关物质 (降解产物杂质) |
|
|
|
|
溶出度 |
|
|
|
|
含量 |
|
|
|
|
二、方法摸索
2.1方法摸索工作内容及注意事项
主要工作内容 |
重点关注的问题 |
1)根据查询的国内外标准及文献信息上的有关物质和含量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初步进行选择优化。 2)对拟采用的分析方法进行初步验证,建立有关物质和含量测定的初步方法,用于小试工艺样品检验用。 |
1、方法选择与优化,主要针对有关物质检查中,保证各杂质能得到有效的分离。 2、方法进行初步的验证,主要关注专属性。 |
3)对照药杂质谱和限度的分析 |
关注杂质个数和限度 |
4)如果为固体制剂,对照药与制剂有效性有关的指标质量概况。 |
崩解、溶出/释放等参数。 |
5)分析是否增加检测项目 |
|
2.2方法摸索具体工作
1.一般检查项目:根据查询的国内外标准情况,分析各检查项指标的差异,选择最严格标准为依据。
2.其他检查项目:根据不同产品质量特性不一样,需增加特殊检查项。如聚合物、同分异构体、抗氧剂等相关检查项,必要时需考察多种分析方法。
3.有关物质测定:根据查询的国内外标准及文献信息的色谱条件,用原料和上市样品进行分析,筛选优出色谱条件,并对此方法进行初步验证,主要为专属性验证。特别关注延迟的杂质检出情况,视情况分析是否选择梯度洗脱。
4.溶出度:用参比制剂初步进行溶出度方法学:
5.含量:不用测定方法分析,用上市品进行研究。
2.3、方法摸索模板
1.有关物质检测条件确定
方法来源:参考CP2020版中********有关物质测定方法;EP8.0中*********有关物质测定方法。
仪器:
检测器:
工作站:
色谱柱:
1.1 色谱条件筛选
溶液的配制:
定位对照溶液:用采购的对照品和杂质对照品,各配制成单一的定位对照溶液。
混合对照溶液:将定位对照溶液等体积混合。
供试品溶液:原料和上市品。
破坏性试验样品:原料和上市品(适用于无已知杂质的药物)
测定,用空白溶剂和上述溶液,进行试验,筛选结果如下
色谱条件筛选
序号 |
色谱条件 |
结果 |
1 |
|
|
2 |
|
|
3 |
|
|
结果:通过各色谱条件下,各杂质的分离度来判断。
注:方法摸索是逐步进行的,先通过混合对照溶液和供试品溶液进行初步筛选,然后再对方法进行优化。
1.2 波长选择
1)紫外吸收光谱
可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进行扫描,也可通过DAD检测器考察。
2.选择方法的初步验证
2.1 专属性
用上市品和原料药进行。考察不同环境的降解产物,考察未知降解产物能否得到有效分离。
2.2 系统适用性
如果选择标准有记载系统适用性实验的方法,按照选用法定标准进行,如果是制剂优先选择降解产物与主药进行,配制浓度为杂质为主药的 1%。
2.3 已知杂质线性
对已知杂质进行线性考察,考察范围为杂质限度浓度20%~200%或者定量限浓度~200%。
对主药进行线性考察,考察范围为自身对照浓度为准,其他参见已知杂质线性范围制定要求。
样品选用:已知杂质对照品,主药对照品。
可接受的标准为:回归线的相关系数(R)不得小于0.990,Y轴截距应在100%浓度响应值的25%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标准差应不大于10%。
2.4 检测限与定量限
对定性杂质,可只做检测限考察。
对定量杂质,可只做检测限考察。
对主药,做检测限考察。
样品选用:已知杂质对照品,主药对照品。
2.5 溶液稳定性
在此主要考察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考察周期,可以延伸7天,放置条件可为室温和冷藏2~5℃。
目的:考察对照品溶液的稳定性,是否适用一次配制多次使用,对照品贮备液放置,使用时候进行稀释,这样对高成本对照品减少使用量。
3.含量测定方法摸索。
含量测定方法如果与有关物质方法一致,则不用重复试验。如不一致。则参照有关物质方法摸索内容。
三、质量研究
工作内容 |
注意事项 |
系统的方法学验证 |
1、方法学验证样品选用过渡批或者中试样品,均为处方工艺确定后样品。 2、对于药典凡例和附录收载的常规试验,不需进行验证,只做检测如:溶液的颜色与澄清度、硫化物、硫酸盐、残渣、重金属、PH、崩解时限、脆碎度、重量差异、不容性微粒、可见异物等项目。 3、原料药常规验证项目:鉴别、有关物质、残留溶剂、含量、其他检测项目:例如:异构体检查,微生物限度,无菌原料药的无菌、细菌内毒素/热原检查。 4、制剂常规验证项目:鉴别、有关物质、溶出度/释放度、含量测定、其他检测项目:非无菌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无菌制剂的无菌、细菌内毒素检查。 |
质量对比研究 |
1、自制品为中试大生产样品。 2、对比研究的参比制剂尽可能选择原研产品。 3、对比研究不是按照质量标准检验结果的简单对比,根据<已有国家标准化学药品研究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全面评价自制品与市售药品的质量是否一致或等同。 |
质量标准草案制定 |
|
五、药学研究工作计划
项目 |
内容 |
实施者 |
所需时间 |
产品信息调研 |
原研产品的知识产权、处方工艺、质量标准、上市情况、原辅料性质等 |
□甲方 √乙方 |
一周 |
制定试验方案 |
制定详细的制剂试验方案和分析试验方案;列明相关人员的具体工作内容 |
□甲方 √乙方 |
|
前期试验准备工作 |
参比制剂备案 |
√甲方 □乙方 |
两个月 |
参比制剂购买 |
√甲方 □乙方 |
备案成功后 |
|
原辅料购买 |
√甲方 □乙方 |
||
色谱柱及对照品购买 |
√甲方 □乙方 |
||
包材购买 |
√甲方 □乙方 |
||
设备及专用备件(如冲模)的订购 |
□甲方 √乙方 |
一个月 |
|
处方前研究 |
原辅料、包材检验 |
√甲方 □乙方 |
|
原辅料、包材性质研究 |
□甲方 √乙方 |
一个月 |
|
第一批参比制剂研究(全检、溶出曲线等) |
□甲方 √乙方 |
一个月 |
|
质量标准初步筛选 |
□甲方 √乙方 |
一个月 |
|
处方工艺摸索 1.原辅料相容性 2.处方筛选 |
□甲方 √乙方 |
三个月 |
|
第一批参比制剂研究(全检、溶出曲线等) |
□甲方 √乙方 |
一个月 |
|
初步验证工艺 1.三批小试 2.样品检验 3.15天影响因素试验(裸片和带包装的自制产品,第二批参比制剂同行做对照) |
□甲方 √乙方 |
两个月 |
|
质量标准的初步验证:系统适用性、专属性等 |
□甲方 √乙方 |
与工艺筛选的过程同时做 |
|
*中试生产及验证 |
预试小批摸索关键工艺参数(N批) |
√甲方 □乙方 |
一至两个月 |
关键工艺参数确定后试生产(一至六批) |
√甲方 □乙方 |
一至两个月 |
|
中试生产 1.生产三批(中间体控制等) 2.全检、溶出曲线 |
√甲方 □乙方 |
一个月 |
|
工艺验证及清洁验证 1.撰写验证方案 2.生产三批 3.撰写验证报告 4.同时做清洁验证 |
√甲方 □乙方 |
一个月 |
|
质量研究 |
有关物质测定方法的验证 |
□甲方 √乙方 |
一个月 |
含量测定方法的验证 |
□甲方 √乙方 |
半个月 |
|
溶出度测定方法的验证 |
□甲方 √乙方 |
半个月 |
|
微生物检验方法学的验证 |
√甲方 □乙方 |
|
|
质量对比研究 1.中试产品与第三批参比制剂溶出曲线的对比研究 2.杂质的对比研究(可与方法学验证同时做) 3.检测方法的对比研究(可与方法学验证同时做) 4.质量标准的制定(结合对比研究结果、稳定性研究结果制定) |
□甲方 √乙方 |
一个月 |
|
*稳定性研究 |
影响因素试验(第三批参比同行做参考) |
√甲方 □乙方 |
一个月 |
包材相容性试验 |
√甲方 □乙方 |
与加速试验稳定性试验同时做 |
|
加速试验(第三批参比同行做参考) |
√甲方 □乙方 |
六个月 |
|
长期试验(第三批参比同行做参考) |
√甲方 □乙方 |
六个月 |
|
资料撰写、整理 |
药学研究资料 |
□甲方 √乙方 |
稳定性试验完成后一个月内 |
以对外合作为例,具体计划及内容见下表。
带*的内容注释:
1.进行该项目研究时,除预试小批摸索关键工艺参数(N批)、关键工艺参数确定后试生产(一至六批)由乙方作为主体,甲方(药品生产企业)配合外,其他项目乙方可提供技术指导等相关服务。
2.稳定性研究试验结果由乙方分析并汇总。
来源:注册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