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实验管理
嘉峪检测网 2015-11-23 11:49
摘要:
对影响羽绒含绒量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求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关键词:含绒量;检测结果;因素;分析
含绒量是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1],是羽绒检测中的重要项目。然而,诸多因素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这些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可以有效规避不利因素的影响,提高含绒量检测的准确率。
1检测过程中的因素
1.1环境温湿度
含绒量的检测应在GB/T 6529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实验室中进行,即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4)%。若实验室无法保持标准大气条件,则应在接近标准大气条件的场所进行检测,此时应在试验结果中记录检测时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为了较为准确地掌握不同批次试样的吸湿率情况,作者开展了不同批次试验的吸湿率试验,试验结果见表1。
从表格中我们不难看出,含绒量与环境温湿度、吸湿率之间存在明显的正比关系,即含绒量越高,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吸湿率也越高。虽然变化的幅度波动不一,但是不同温湿度对含绒量的检测是存在直接影响的。
因此,按照标准要求控制好检测环境的温湿度,对于提高含绒量检测的准确性具有积极意义。
1.2混样和缩样
羽毛羽绒一般具有不均匀现象,主要是因为毛片、陆禽毛、绒子、绒丝、羽丝、杂质等质量不同,各成分容易分布不均,因此,混样和缩样时应确保样品中各成分分布均匀。对于含绒量低、毛片多、毛片大的样品,更易产生样品不均匀及混匀难度大等问题。检测样品时,应将所抽样品放入混样盘内,采用“先拌后铺”的方法。先用手将毛绒拌匀,操作时要细致均匀,铺毛方法左起右落,右起左落,交叉使用,逐层铺平。铺的面积,直径不小于50厘米,分散在样堆周围的绒子应捡起铺匀在样堆面上。铺样时发现的陆禽毛应分摊均匀,然后分为4份,取其对角两份,并继续按前述方法匀样,如此反复缩样至规定的试样质量。[1]
1.3成分分离
水禽毛片(含损伤毛片)、陆禽毛(含损伤毛片)、杂质、长毛片、绒子、绒丝和羽丝应在成分分离过程中被准确分离。这是检验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关键是对绒子及类似绒、水禽毛片及陆禽毛的辨认,其中以类似绒和陆禽毛最为复杂。这也是造成不同检测机构出现含绒量检测结果差异的主要原因。
1.3.1类似绒的成分分离
类似绒也称为毛型绒,毛型带茎,其茎细而柔软,且不清晰,前端呈放射状散开,呈现毛片的特征,后三分之二完全是绒的特征,极易与平面状羽枝的羽毛混淆(如图1所示)。在成分分离时,应注意把握羽毛羽枝为与羽绒类似的三维立体结构,主干羽轴坚硬[2],与类似绒茎的柔软度有较大手感差异。而且,用手轻轻搓捻平面状羽枝的羽毛,停止后羽枝会立即弹回原状,若用手轻轻搓捻类似绒,停止后其羽枝仍卷成一团。
1.3.2陆禽毛的成分分离
陆禽毛一般在其羽干下部有一小附羽,能较容易与鹅鸭毛片区分开,但也有的陆禽毛(图2)并无附羽,另有些陆禽羽丝(图3)表现为从陆禽羽毛中脱落下来的纤维状物质,这些在成分分离中就难以从外形特征进行目光识别,需借助显微镜观察区分。
从陆禽毛的显微特征(图4)看,鸡毛根部的小羽枝无棱节,仅有一些均匀排列的膨大部,使其外观呈竹节状,小结节或膨胀突起分布于几乎整根羽枝;鸽子毛(图5)根部小羽枝有均匀排列的棱节,棱节较大,几乎分布于整根羽枝,棱节间距较大,数倍于棱节大小。这些与鸭毛(绒)显微特征的“羽枝远端有三角形的棱节”、鹅毛(绒)显微特征的“棱节较小,从羽枝的中部开始出现”等明显不符,由此可准确判断区分。
2其他因素
2.1测试方法不统一
修订后的国家标准GB/T 17685取消了“含绒量”的定义,其涉及“含绒”相关的名词有绒子含量、绒子、绒丝等,与之相应的方法标准GB/T 10288明确了绒子含量、绒丝含量等分拣步骤和计算过程。而行业标准FZ/T 81002将含绒量定义为“绒子和绒丝在羽毛羽绒中的含量百分比”,将绒子定义为“朵绒、未成熟绒、类似绒、损伤绒的总称”,将绒丝定义为“从绒子和毛片根部脱落下来的单根绒丝”。对两个标准比较可以发现,国标中“绒子含量”只是指绒子所占的比重,而行标中的“含绒量”是绒子和绒丝的总和,二者对“含绒量”的内涵和外延有较大区别。[3]若不同单位使用不同测试方法进行含绒量检测,其结果肯定不一致。
2.2检测工具不一致
目前,含绒量的检测工具一般为分离箱或工作平台与一个透明玻璃罩,取代了旧的检测工具——样筛。相对于新的检测工具,样筛在分拣中滤掉杂质的同时,还滤掉部分飞丝、羽丝、小毛片和未成熟绒,更有可能折断损伤绒子,造成绒丝增多,进而影响含绒量的检测结果。[4]但现阶段有一些单位仍采用样筛作为检测工具,由于工具的不一致导致羽绒含量检验结果存在差异。
2.3羽绒质量差别大
中国羽绒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近两年来,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价格升高,服装生产成本加大,羽绒制品的主要原材料——鸭绒价格上涨了两倍以上,羽绒服整体价格也不断上涨。另外,2013年H7N9禽流感肆虐诸多省份,这也是羽绒价格翻番的推手之一。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质量低劣的羽绒产品。为降低成本追求利益,不法商家在羽绒原料中掺加陆禽毛、粉碎毛、粉尘、杂质等,或将存储在潮湿环境中已经腐烂的羽绒重新流入市场,造成羽绒产品含绒量下降的同时,更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
参考文献:
[1] GB/T 14272—2011羽绒服装[S].
[2] JIS L 1903:2011羽毛试验方法[S].
[3]涂貌贞.水洗羽毛羽绒检验中的常见问题探讨[J].中国纤检,2011(23):62-63.
[4]赵瑞方,谯瑾,陈淑蓉,等.对FZ/T 81002—2002《水洗羽毛羽绒》标准的思考[J].中国纤检,2010(13):56-58.
(作者单位:广州市纤维产品检测院)文/李洁贤
来源:中国纤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