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流化床制粒也称一步制粒法,是将常规湿法制粒的混合、制粒、干燥3 个步骤在密闭容器内一次完成的方法。1959 年,美国威斯康星州的Wurster 博士首先提出流化床制粒技术,随后该技术迅速发展,并广泛用于制药、食品及化工工业。我国于上世纪80 年代相继从Aeromatec 公司、德国Glaft 公司、日本友谊株式会社引进流化床制粒设备。近年来,由于医药行业面临的GMP 认证,流化床在我
2021/09/0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以高剪切湿法制粒工艺为例,简单描述了一些关键工艺参数从小试到中试放大的一般考量。
2022/02/2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目的是证明MCC中的初始含水量可以显著影响高剪切湿法制粒(HSWG)工艺。试验表明,当MCC中初始含水量从0.9%增加至10.5%时,颗粒的可压性降低约50%(其他工艺参数均保持不变)。
2021/12/13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在本文中采用多变量方法评估供不同孔径的喷嘴喷出粘合剂制得的颗粒的压缩属性。还应用Box-Behnken设计评估制粒参数对颗粒性质的影响和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可能会提供湿法制粒时的喷雾方式,并帮助制剂学家选择合适的喷嘴的直径和制粒参数,从而得到所需要的颗粒。
2021/07/05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高速剪切湿法制粒可分为预混阶段、喷粘合剂阶段和湿颗粒形成阶段。由于湿法制粒机中有很多工艺参数和互相竞争的机制存在,无论是从实验室设备或放大批次设备到生产批次设备,还是从现有生产设备放大到生产能力更大的设备,都是大家公认的比较难设计、难放大的工艺。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降低放大效应带来的风险。
2022/02/09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在仿制药的开发中,在充分评估API粉体学性质的基础上,是不是可以考虑使用粉末直压的工艺去取代以往由于辅料性质较差而被迫使用湿法制粒的工艺。
2021/02/2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主要介绍了干燥器中的颗粒发生结块现象的四种原因:密封性问题、接触到空气氧化、干燥器温度过高及颗粒冲剂本身的不稳定性等,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2022/02/15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本研究考察了粘合剂韧性和塑性流变对片剂硬度、脆碎度和顶裂的影响。使用四种不同的粘合剂,即羟丙基纤维素(HPC)、甲基纤维素(MC)、聚维酮(PVP)和预胶化淀粉,以湿法制粒的方法制备对乙酰氨基酚片(圆形弧面,600mg)。韧性强的粘合剂有着更高程度的塑性流变,可改善脆碎度。此外,粘合剂的这个特性使压片过程得以在更快的压片速度下进行,并不引起顶裂。Kluce
2021/10/2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主要介绍了离心造粒主要功用,离心造粒主要涉及的参数,一个产品的离心造粒-流化床包衣的简要工艺及离心造粒工艺简单比较。
2022/03/04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本文主要介绍了干法快速过柱的装置,洗脱体系的选择,装柱,上样和洗脱及硅胶处理。
2022/02/21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