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7.5浸提液紫外吸光度
1.背景介绍: 口罩最先主要应用于医院(俗称医用口罩)或者粉尘严重的工作领域中劳动者佩戴(劳保口罩),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对自身呼吸健康的重视,在雾霾天气或者城市道路上,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佩戴口罩,防止空气中的颗粒物、细菌病毒和道路扬尘等。 雾霾的主要构成物是PM2.5,即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查看详情>>
1.背景介绍:
口罩最先主要应用于医院(俗称医用口罩)或者粉尘严重的工作领域中劳动者佩戴(劳保口罩),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对自身呼吸健康的重视,在雾霾天气或者城市道路上,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佩戴口罩,防止空气中的颗粒物、细菌病毒和道路扬尘等。
雾霾的主要构成物是PM2.5,即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对此,我国相继出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与《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653-2013)等一系列相关规章,2014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将PM2.5列为一类致癌物质,由此引发了PM2.5防护口罩的连年热销。据《2014-2019年中国口罩市场监测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表明,近几年来我国口罩需求量的年增长速度均高于15%。
2.口罩标准
在防护型口罩标准出台之前,企业生产的日常防护口罩产品一般参照下面标准:
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
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或者依据以上标准制定企业标准。
3.防护型口罩检测标准
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于2016年4月25日发布,2016年11月1日实施,标准适用于日常生活中佩戴,用于防止空气颗粒物污染的口罩产品。
TAJ 1001—2015《PM2.5防护口罩》团体标准于2015年12月1日发布,2016年3月1日实施,适用于日常生活中民众佩戴用
收起百科↑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1日
检测项:土壤水 天然水 检测样品:地球化学样品(岩石、土壤、沉积物、矿物、水、生物) 标准:森林土壤分析方法 森林土壤有效磷的测定 -碳酸氢钠浸提钼蓝比色法 LY/T 1233-1999(5)
检测项:缓效钾 检测样品:地球化学样品(岩石、土壤、沉积物、矿物、水、生物) 标准:森林土壤分析方法 森林土壤缓效钾的测定 -1mol/L硝酸煮沸浸提-火焰光度法 LY/T 1235-1999
检测项:速效钾 检测样品:地球化学样品(岩石、土壤、沉积物、矿物、水、生物) 标准:森林土壤分析方法 森林土壤速效钾的测定-1mol/L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 LY/T 1236-1999
机构所在地:北京市
检测项:紫外吸光度 检测样品:油脂 标准:动植物油脂--紫外吸光度的测定 ISO 3656:2011
检测项:富马酸二甲酯 检测样品:膨化食品 标准:膨化食品卫生标准GB 17401-2003
检测项:富马酸二甲酯 检测样品:膨化食品 标准:膨化食品卫生标准GB 17401-2003
机构所在地:湖南省长沙市
检测项:凡士林紫外吸光度 检测样品:石油产品 标准:凡士林紫外吸光度测定法SH/T0406-1992
检测项:白色油稠环芳烃 检测样品:石油产品 标准:白色油紫外吸光度测定法GB/T11081-2005
检测项:萘系烃 检测样品:石油产品 标准:喷气燃料中萘系烃含量测定法(紫外分光光度法) SH/T0181-2005
机构所在地:辽宁省抚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