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法规标准

中美欧药典均已认可的内毒素检测方法:重组C因子法

嘉峪检测网        2024-10-29 17:57

引言

 

药品的安全性贯穿于药物的临床开发到上市后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毒素是无菌注射剂安全性重要的指标之一。传统的内毒素检测法为鲎试剂法,但由于天然来源所带来的质量变异性和鲎资源缺乏,制药行业逐步采用重组的试剂替代鲎试剂。本文对内毒素检测的法规要求进行概述,并对重组C因子法的应用进行介绍。

 

1.鲎资源的现状

 

由于传统的内毒素检测法须使用鲎血提取的鲎试剂,这给鲎资源的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全球现存的鲎资源已经大幅度减少,过度捕捞提取鲎血用于鲎试剂的生产是全球鲎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各国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通过立法禁止非法捕捞和贸易。即便如此,全球鲎资源的现状依然十分严峻。这给未来依赖于鲎试剂的传统内毒素方法的可及性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因素。

 

2.替代方案的必要性

 

重组C因子的方法替代鲎试剂法则成为了一种必然的选择。重组C因子方法的原理与鲎试剂原理类似。不同的是,重组C因子的方法采用重组技术进行C因子的生产而非直接从鲎血中提取。随着重组蛋白技术的广泛应用,重组C因子的生产也日趋成熟,重组C因子方法也将逐步替代鲎试剂法。

 

3.法规

 

各国药典均收载有内毒素检测法:

 

美国药典USP<85>收载了基于鲎试剂的内毒素检测法,即凝胶法和光度法,该方法于2012年在ICH成员中协调一致。2024年1月美国药典将重组C因子法起草进的USP<86>完成了征求意见,将于2025年5月正式生效。

 

中国药典同样收载了两种内毒素检测法,即1143所收载的传统凝胶法和光度法和9251指导原则中收载的重组C因子的方法。此外中国药典9301 注射剂安全性检测法应用指导原则公示稿将重组C因子加入,体现了中国药典对重组C因子的进一步认可和积极推动。

 

欧洲药典同样收载了两种内毒素检测法,即2.6.14的传统凝胶法和光度法以及2.6.32重组C因子方法,两种方法均为药典方法,且出于欧洲缺乏鲎资源以及鲎资源保护的考虑,欧洲药典推荐使用重组C因子的方法进行内毒素检测。

 

4.重组C因子在药品细菌内毒素检测中的特点

 

鲎试剂法和重组C因子方法在原理上就决定了二者具有可比性。两种方法均基于C因子和内毒素的结合,均采用内毒素工作标准品产生标准曲线、样品反应信号或反应时间代入求解的外标法概念进行内毒素含量的测定。

 

重组表达技术所制备的C因子比天然提取的鲎试剂质量可控性更好,方法的可靠性更优。

 

重组C因子的方法不需要通过活化凝固蛋白原催化底物级联反应,而鲎试剂的方法则需要通过此途径,后者存在葡聚糖激活的旁路反应,其可激活G因子并进一步活化凝固蛋白原,从而产生假阳性结果。重组C因子的方法则从原理上避免了此现象。

5.结论

 

当前制要使用鲎试剂的内毒素检测法。但由于鲎资源的缺乏,开发替代方法已成为必然。重组C因子法在原理上与鲎试剂法类似,二者检测结果具有可比性,且重组C因子法能够克服假阳性干扰,并且各国药典均将其纳入了药典,预计未来重组C因子的方法将成为内毒素检测的主流方法。

分享到: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