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Intel第13/14代酷睿处理器稳定性问题根因

嘉峪检测网        2025-04-22 08:28

Intel第13代(Raptor Lake)和14代酷睿处理器(Raptor Lake Refresh)曝出的稳定性问题,主要涉及高性能型号(如i9-13900K/i9-14900K等),表现为游戏崩溃、蓝屏、程序异常关闭等。

 

官方声明称导致故障的原因是Vmin电压过高导致芯片过热,致使电脑随机崩溃(Vmin是处理器核心在特定频率下稳定运行所需的最低电压)。以下是背景梳理:

 

一、问题表现

 

故障发生高频场景及故障表现:高负载任务(如游戏、渲染)时出现随机崩溃,尤其是Unreal Engine游戏(如《霍格沃茨之遗》《堡垒之夜》)。

 

二、 可能原因

 

(1) 制造工艺与设计激进

超频策略:13/14代i9默认PL2功耗达253W,高频下(5.5GHz+)电压曲线可能不足,导致瞬时负载不稳定。

 

芯片个体差异:同一批次CPU中,部分体质较差的芯片在出厂设置下无法稳定运行。

 

(2) 微码与BIOS缺陷

Intel默认设置:早期BIOS可能过于激进,主板厂商的“多核心增强”(MCE)等设置进一步放宽功耗限制。

 

AC Loadline争议:主板自动补偿电压的算法可能与Intel规范存在偏差,导致电压波动。

 

(3) 散热与电源

高温影响:积热导致瞬时降频或信号错误(尽管崩溃常发生在温度阈值以下)。

 

电源瞬态响应:高负载切换时电源供应不稳,尤其影响超频配置。

 

三、Intel官方回应

 

2024年调查:Intel承认“部分应用异常”,,故障直接原因是Vmin Shift不稳定。

 

Intel 将Vmin Shift不稳定性问题定位在IA 内核内的时钟树电路上,该电路在高压和温度下特别容易受到可靠性老化的影响。Intel观察到这些情况可能导致 clocks的占空比偏移,并观察到系统不稳定。

 

四、根因确认

 

部分用户通过降低Vmin电压或限制功耗可缓解问题,因此确实可能与官方声明的庚寅电源管理策略不当有关。

 

但也有少数案例报告长期不稳定运行导致CPU永久损坏(需返修),这类故障的根因可能是芯片过孔氧化导致,Intel官方也承认在早期有一些批次有过孔氧化的问题。 

 

过孔(Via)是芯片内部连接不同金属层的微型通道,其可靠性直接影响信号传输和功耗。在先进制程(如Intel 4/3)中,过孔尺寸缩小至纳米级,对制造工艺(如沉积、蚀刻)的要求更高。过孔氧化可能导致局部供电不稳,迫使CPU提升全局电压以补偿电阻损耗,间接推高Vmin需求。过孔氧化的故障表现与Vmin shift现象一致,因此有一些故障可能是过孔氧化导致。

 

分享到:

来源:Top Gun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