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热点事件
嘉峪检测网 2016-06-05 15:14
除了形形色色的粉体爽身粉产品,如玉米粉,珍珠粉,云母粉,松花粉等,市场上还有一类新兴的“液体爽身粉”,其最大优势是可以避免粉体的吸入风险。
那么,不同粉体的吸入风险究竟有多高?液体爽身粉是否更容易滋生细菌,防腐剂用量更高?“无防腐剂”宣传可信吗?
2016年5月,《消费者报道》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强生、贝亲、六神、松达、鳄鱼宝宝、青蛙王子、喜多等7品牌8款爽身粉,分别测试其吸入风险、微生物、防腐剂等指标,对比其吸入风险与卫生状况。
检测结果显示,贝亲粒径较小,更容易飘扬,吸入风险较高。各类产品卫生状况没有差异,而液体爽身粉喜多的防腐剂用量更高。
贝亲吸入风险较高
每次使用爽身粉时,不管是使用扑粉或是直接从瓶中倒出来,空气中总有不少粉末飘扬。
对于粉末的潜在危险,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丁雪佳向《消费者报道》记者介绍,“粉末状物质的确有一定的潜在危险。婴幼儿的呼吸道发育尚不完善,即使吸入量少也不能靠自身功能排除。如果吸入量多,侵入支气管破坏气管的纤毛运动,就会降低人体防御力,容易诱发呼吸道感染。”
“人体肺防御机能研究结果表明,直径在5μm以下的粉尘和颗粒容易被宝宝吸入肺泡,并在长期沉积后引起类似矽肺的呼吸损害。”他补充到。
由于滑石粉存在的潜在风险,《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规定,滑石粉用于“3岁以下儿童使用的粉状产品”时,需在标签上标注“应使粉末远离儿童的鼻和口”。
产品的粒径越小,飘扬被吸入的风险也越高。测试结果显示,贝亲颗粒较小,吸入风险较高,加上其成分为滑石粉,潜在风险更大。(如图3)
“由于粉末状爽身粉容易致使婴儿将粉尘吸入肺部,为避免这一状况的发生,市场上出现液体爽身粉,一般呈啫喱状,擦在婴儿皮肤上过一段时间会形成滑滑的粉末,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粉尘吸入的危害。”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李加楠介绍。对于“粉体颗粒会堵塞毛孔“一说,中山大学附属三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赖维则认为,并不是颗粒小就一定会堵塞毛孔,很多因素,例如理化性质,刺激作用都会影响毛孔的堵塞。此外,虽然颗粒越小会越容易吸入,但是人体可能会感觉粉体细腻一点。
鳄鱼宝宝、喜多防腐剂用量更高
液体爽身粉可以避免粉体产品的吸入风险,但是液体产品因为水分较多,也更容易滋生细菌。液体的卫生安全表现如何?
此外,防腐剂与微生物指标密切相关,防腐剂的功效即是避免产品中微生物的滋生。液体爽身粉防腐剂含量是否更高?
爽身粉产品最常用两种防腐剂是4-羟基苯甲酸甲酯和4-羟基苯甲酸丙酯。《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规定4-羟基苯甲酸及其盐类和酯类的单一使用量不得超过0.4%,混合使用量不得超过0.6%。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对4-羟基苯甲酸及其盐类和酯类(Paraben)物质的安全性作出的解释是,尽管该类物质表现出类似雌性激素(estrogen)的特点,但是没有证据显示该物质能致癌,因此用在化妆品中是安全的。
本刊对8款产品的卫生状况与防腐剂含量测试结果显示,各类爽身粉微生物指标表现良好,鳄鱼宝宝、喜多的防腐剂含量相对更高。(如图4)
“要添加防腐剂的产品一般含有较高水分。”台湾化妆品成分专家林志青分析。这与喜多液体爽身粉防腐剂含量较高的测试结果符合。
同时,林志青表示,如果粉状产品中含有玉米粉等植物淀粉,添加防腐剂也是合理的。
“滋生细菌与产品的保存状态和环境也有关系,”林志青告诉本刊记者,“玉米淀粉替代滑石粉是目前常见的做法,但是玉米淀粉有吸湿受潮的可能,如果保存不当,容易长真菌,提醒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密封保存。”
“滑石粉水分很少,但是作为天然矿石被挖出后,自然有很多细菌,虽然加工过程中,可以消灭孢子类细菌,但是一旦受潮还是会发霉。”林志青补充。
消费者不必过分追求“无防腐剂”
不少消费者认为防腐剂是导致皮肤刺激过敏等问题的元凶,过量防腐剂也确实存在安全风险。因此不少商家打出“无防腐剂”“不添加”等概念迎合消费者的安全性述求。
《消费者报道》2016年5月对143名消费者关于爽身粉选购及使用习惯的调查发现,43.4%消费者关注产品是否含防腐剂。
本刊此次送检的8款样品中,强生婴儿爽身粉(滑石粉类)就标注“无防腐剂”,鳄鱼宝宝标称“无添加”。
对于防腐剂必要性,林志青认为,全世界的主要国家都有在化妆品管理上,提出化妆品防腐剂建议以及限制,这证实防腐剂确实无法避免。只要防腐剂种类是国家许可使用,并没有超标,消费者就不必要担心防腐剂问题。
“在不添加防腐剂的情况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这对生产过程的灭菌及环境控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松达品牌所属的杭州千岛湖天鑫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补充。
而对于产品中“无防腐剂”宣称,北京日化协会法规咨询部主任陶丽莉告诉本刊记者,在国家化妆品审评专家讲座中,多位专家认为,“无---”、“不添加---”、“不含---”等词语涉嫌不正当竞争,需要作出进一步规范。
来源:消费者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