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5.2生物性能试验
1.背景介绍: 口罩最先主要应用于医院(俗称医用口罩)或者粉尘严重的工作领域中劳动者佩戴(劳保口罩),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对自身呼吸健康的重视,在雾霾天气或者城市道路上,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佩戴口罩,防止空气中的颗粒物、细菌病毒和道路扬尘等。 雾霾的主要构成物是PM2.5,即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查看详情>>
1.背景介绍:
口罩最先主要应用于医院(俗称医用口罩)或者粉尘严重的工作领域中劳动者佩戴(劳保口罩),而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以及对自身呼吸健康的重视,在雾霾天气或者城市道路上,越来越多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佩戴口罩,防止空气中的颗粒物、细菌病毒和道路扬尘等。
雾霾的主要构成物是PM2.5,即粒径在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对此,我国相继出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HJ633-2012)与《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和PM2.5)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653-2013)等一系列相关规章,2014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将PM2.5列为一类致癌物质,由此引发了PM2.5防护口罩的连年热销。据《2014-2019年中国口罩市场监测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表明,近几年来我国口罩需求量的年增长速度均高于15%。
2.口罩标准
在防护型口罩标准出台之前,企业生产的日常防护口罩产品一般参照下面标准:
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
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或者依据以上标准制定企业标准。
3.防护型口罩检测标准
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于2016年4月25日发布,2016年11月1日实施,标准适用于日常生活中佩戴,用于防止空气颗粒物污染的口罩产品。
TAJ 1001—2015《PM2.5防护口罩》团体标准于2015年12月1日发布,2016年3月1日实施,适用于日常生活中民众佩戴用
收起百科↑ 最近更新:2017年11月21日
该仪器配有双光束,样品仓内同时具备参比和样品比色皿,同时比色。利用不同化合物在紫外区产生的基团吸收对化合物进行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 主要用于化学领域中的合成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环境...
检测机构:重庆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更多相关信息>>
检测项:准备状态 检测样品:γ射束治疗设备 标准:医用电气设备 第2-11部分:γ射束治疗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GB 9706.211-2020 201.10.2.5.3.2
检测项:辐射源的安全性 检测样品:γ射束治疗设备 标准:医用电气设备 第2-11部分:γ射束治疗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GB 9706.211-2020 201.10.2.5.4.2
检测机构:医药医疗器械检测中心 更多相关信息>>
检测项:全部参数 检测样品:工作在 868.60 ~ 868.70MHz, 869.25 ~ 869.40MHz, 869.65 ~ 869.70 MHz, 标准:工作于25MHz至1000MHz频率范围的无线短距离设备; ; 第3-2部分:工作在 868.60 ~ 868.70MHz, 869.25 ~ 869.40MHz, 869.65 ~ 869.70 MHz, 869.2 ~869.250MHz的报警设备,
检测机构:国家电子电器产品检测中心 更多相关信息>>
检测项:全部参数 检测样品:5GHz高性能RLAN设备 标准:5GHz RLAN设备;覆盖2014/53/EU 3.2条指令的协调标准要求 ETSI EN 301 893 V2.1.1
检测项: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重金属,酒水,感官,含量测定,营养成分,塑化剂,限用物质含量,微生物,含量分析 检测样品:葡萄酒检测 标准:GB/T 15038-2006 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GB 4789.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菌落总数测定
检测机构:谱尼测试集团有限公司 更多相关信息>>
检测项:2,2’,4,5,5’-五氯联苯 检测样品:植物源性食品 标准:GB23200.1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菌中503种农药及相关化学品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检测项:输送带性能试验 检测样品:橡胶胶带 标准:DIN22102-2:2014 散装物料织物芯输送带 第2部分:试验
检测机构:国家石油石化产品检测中心 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