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其他
嘉峪检测网 2015-09-13 07:50
11月的北方,虽然已过采摘旺季,但在陕西蒲城县的鑫秦酥梨合作社里,仍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果农们细心地将金灿灿的酥梨装箱、发货、入库……写在果农们脸上的则是满满的丰收喜悦。合作社社长张安吉开心地说:“今年收获的酥梨品质好,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据了解,蒲城县目前酥梨栽植面积1.6万公顷,今年产量预计50万吨,产值将达10.5亿元,酥梨种植已成为蒲城县的支柱产业和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如今在蒲城,酥梨不仅是民富的“致富果”,更是蒲城响亮的“名片”。
转变思路
标准引领
位于陕西省最北端的蒲城,酥梨种植的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浦城酥梨就曾被列为皇家贡品。由于当时数量少、品质好,普通百姓很难吃到,当时流传一句民谣:“吃上贡梨一口,胜过蟠桃会一游。”
但前些年,随着周边区县果业发展的强劲态势,蒲城酥梨优势遭遇冷落——品种单一老化,种植分散不成规模,市场对“蒲城酥梨”的认知度低一系列问题困扰着酥梨种植户,制约着蒲城酥梨产业的发展。
如何让昔日的“皇家贡品”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蒲城人开始了反思,一场轰轰烈烈的市场“反击战”打响了——以标准化种植提升酥梨的品质。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蒲城酥梨产业逐步重现了昔日的辉煌——2011年,蒲城被国家标准委列为国家级(第七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为了把酥梨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当地成立了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质监局、果业局、林业局、科技局、财政局等部门及示范区部分乡镇主管领导为成员的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制定标准和进行技术推广培训等工作。2011年4月,蒲城县召开了酥梨生产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工作协调会议,出台了浦城酥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3年规划、实施方案及年度工作计划。
蒲城县专门成立了酥梨产品地方标准制定工作小组,搜集相关标准参考资料,调研、验证、起草、征求意见。2011年8月,陕西省质监局和陕西省果业局组织专家召开审定会议,研究通过了《地理标志产品蒲城酥梨》、《陕西省酥梨标准综合体》两个陕西省地方标准和渭南市《蒲城酥梨生产技术规程》。
在蒲城酥梨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中,蒲城质监局在来自果业局、果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单位的农业专家的配合下,不断开展标准的宣传和贯彻,指导蒲城酥梨标准化生产。为了使标准能真正成为蒲城酥梨示范区农户生产中的质量“助推器”,蒲城县质监局先后印发了有关标准的宣传材料,聘请技术专家,开展授课培训及现场培训,组织技术组专家对标准进行现场答疑。
为了切实抓好农业标准化酥梨示范区建设,促进当地酥梨产业发展,蒲城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各村组实行全面跟踪管理,监督检查,抓好协调,确保示范区建设按计划有序进行;乡镇“一把手”亲自抓组织协调工作,各村组、专业协会指定专人专管,实行“谁主管,谁负责”,使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与示范区域的镇和村组签定目标责任书,县、镇、村实行上下联动,形成了蒲城酥梨标准化种植的有机整体;组织技术专家组深入村组地头进行手把手讲课培训,提高示范户的栽培技术;以点带面,以典型示范带动其他乡镇示范区建设,并适时召开现场会,交流经验,逐步推进,农业标准化逐步被果农们所接受。
一些果农告诉记者:“自从有了标准化,咱这梨确实就不一样了,市场认,价儿也高。”
体系健全
提质增效
种植规模上去了,提高果品质量成了酥梨赢得市场的关键。
如今,走进蒲城酥梨示范园区,处处透着现代生态的气息:太阳能杀虫灯、黄色黏虫板、绕树一周的诱虫带星罗棋布,挺拔的果树向人们展示着 “矫健”的身姿……
蒲城县质监局业务科股长王郁华告诉记者,通过3年的积极创建和培育,示范区已建立了科学、完善、配套的标准体系,制定了酥梨标准,示范区面积由73公顷发展到230多公顷,亩产量由不足2000公斤提高到2500公斤,商品果率由75%提高到90%以上,人均收入增加了800元。“示范区的酥梨商品果率比示范前分别提高了15%,产量提高了25%,果品价格较其他地区高出0.4元/公斤,果农们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实惠。”
据介绍,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蒲城县始终注重酥梨品质,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技术及资金扶持,提高示范农户的积极性。目前,蒲城以“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形式,在发展酥梨产业上打出了一套“组合拳”——
健全农资及配套设施。统一向农户提供标准资料,统一向农户指导病害防护措施,确保在分散经营前提下的标准化生产。同时,合作社给社员统一配发了管理台账和生产台账,详细记录所使用的农药、化肥、套袋等,严控生产过程。
做好示范区标准化生产。制定了《蒲城酥梨产品标准》、《酥梨园标准化周年管理操作规范》等规程,使生产技术规范贯穿从田间到包装、加工、贮藏等环节。每个示范点设有专业技术人员,对酥梨种植农户全程免费提供技术指导、解答咨询、开展服务,并定期组织果农集中培训及现场观摩学习。
抓好农残监控评估。定期对酥梨基地的土壤、水质进行检测预警,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分别在采摘前和上市前开展两次酥梨检测服务,各项检测结果均通过信息平台及时对外发布。
完善质量安全追溯制度。一方面,对生产管理、果品销售等环节质量安全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建立产品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的全过程可追溯制度。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在产地环境、种植、果园化学投入品采购使用、病虫害防治与疫病控制、收获、储藏、运输、加工、包装、销售等各环节建立可追溯制度。
据了解,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标准化模式,蒲城县不仅解决了酥梨高产与优质的难题,同时也突破了病害、灾害、冻害、干旱高湿的困扰,提高了果品质量,为酥梨进入高端市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标准体系的健全,提高了酥梨的产量和品质,蒲城酥梨的市场占有率逐年上升。
同时,蒲城县还积极筹备建设酥梨苗木繁育基地、试验站,规范整合合作社的发展方向。鑫秦酥梨合作社社长张安吉告诉记者,为了保障酥梨的品质,把蒲城酥梨的品牌打出去,县政府一直帮助合作社打绿色品牌,合作社也常年聘请技术员为9个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服务与指导。2008年8月,鑫秦酥梨合作社成功获得了酥梨绿色认证5000公顷,他们的主打品牌“绿瑞安”精品酥梨每盒卖到128元。他颇有感慨:“以前为酥梨卖不出去而发愁,现在则是为能否有足够的货源而发愁。”
培育品牌
拓展市场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拓展蒲城酥梨的市场,一个全方位的蒲城酥梨品牌规划正在蒲城全面构建。
近年来,蒲城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全力实施优果工程,通过酥梨标准园创建活动的辐射带动,逐步扩大标准园的果品品种和种植面积。在蒲城党睦镇孝东村、苏坊镇党定村等地,酥梨标准园集中连片近百公顷,全部采取高标准现代化管理,对病虫害实行物理、生物、农业防治并统防统治,推广优质果实套袋、生物防治,有机农业栽培技术,建立“果、畜、沼、窖、草”5配套等措施,使酥梨商品率达到90%,优果率达到80%,建立起了质量、效益双赢的酥梨示范园。果园内全部采用太阳能灭虫灯,施用生物肥料,实现了果品全程无公害生产。”而在在椿林白家塬村的酥梨园,果农们很少给果树施用化肥,而改为施用经生物菌发醇后的农家肥。蒲城县果业局技术人员介绍,示范园种植的酥梨色泽光鲜、皮薄汁多,经测试含糖量远高于国家优质梨标准。
现在,蒲城酥梨不仅受到国内消费者的青睐,而且获得了最为严格苛刻的美国、澳大利亚等世界高端市场的认可——2013年4月7日,蒲城酥梨打开了美国市场,17.78吨蒲城酥梨历经30多天运往美国。而早在2009年,澳大利亚专家来到蒲城,对拟出口澳大利亚的酥梨进行现场预检,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查看果园监测、病虫害发生和监测防治等原始记录,并前往出口企业包装厂,仔细检查工人技术培训记录、原料果的验收、加工工艺流程、成品果的检验、入库、出货等重点工作环节。“果园综合管理水平、加工过程和检查结果符合《澳大利亚进口中国梨的植物检疫要求》,欢迎蒲城酥梨进入澳大利亚市场。”澳方给出的结论,让蒲城酥梨实现了对澳出口,并被澳方称为“有机果品”
采访中记者了解中,蒲城酥梨产业的发展已经带动了相关的贮藏、加工、包装等产业的兴起。目前蒲城拥有酥梨专业合作社125个,社员2880户,辐射带动13000户,注册酥梨商标12个,建成了绿色果品基地6000多公顷,拥有永奔、小平、金鑫等千吨以上气调库、冷库55座,果品总储藏能力达到30万吨以上;丰瑞达、高新、洛滨等果品包装企业200多家,年生产各类纸箱2000万余套;果袋厂11家,年产量套袋30亿只;发泡网12亿只;天源果业、天子果蔬等大型果品加工企业4家,年加工果品12万吨、果汁5万吨。
现在,绿色、有机果品等现代农业标准化在蒲城已深入人心,在不久的将来,你或许会惊奇地发现,每个蒲城酥梨都有一个“电子身份证”——酥梨来自哪个果园,果园里的酥梨最终去向……这一切消费者都能得到答案。
品牌时代,正赋予蒲城酥梨无限的生机!(《消费指南》王向龙)
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