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流感减毒活疫苗的交叉保护机制

    全球公认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是接种流感疫苗。造成流感疫苗的保护效力下降的因素很多,疫苗株与季节性流感病毒流行株不匹配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幸运的是流感减毒活疫苗可以通过交叉免疫提供给受种者更多保护来降低这种风险。本文简单介绍了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和流感减毒活疫苗,以及流感减毒活疫苗交叉保护机制。

    2021/03/1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生物制药厂房设计合规要点及病毒安全控制策略分析

    单克隆抗体制品(以下简称“单抗”)病毒污染风险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梳理了单抗原液生产工艺流程,全生命周期病毒污染风险控制总体策略知识,重点在满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和相关厂房设计规范的前提下,针对单抗原液生产的工艺特性,从原液生产工艺流程和除病毒工艺布置方面对单抗原液生产车间的工艺设计进行分析。

    2023/01/1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腺病毒载体疫苗药学评价的思考

    本文简要综述了腺病毒载体疫苗的研究进展,从细胞基质、毒种、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结合相关法规要求及国内外指南等,对此类产品的药学评价考虑进行探讨,为该类品种研制及注册等提供参考。

    2024/05/2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高压蒸气灭菌参数设置指南:为什么12℃×15分钟是万能公式?

    高压蒸气灭菌通常设定为121℃,主要基于微生物灭活的热力学原理、水的物理特性以及实际操作的效率与安全性。以下是具体原因解析。

    2025/03/11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 抗体生产中病毒载体的连续工艺

    隆抗体 (mAb) 和重组蛋白的连续工艺已被证明可以提高某些单元操作的生产力,例如细胞培养和捕获层析。这对于对工艺条件敏感的不稳定产品特别有利。它有可能提高工艺一致性和产品质量以及产量,减少工艺时间,消除其它低附加值的活动,并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

    2022/08/1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生物指示剂的技术要求

    生物指示剂,简称BI,是一类特殊的活微生物制品,是对特定灭菌工艺有一定耐受性并且能够定量测定灭菌效力的微生物制剂,可用于确认灭菌设备的性能、灭菌程序的验证、生产过程灭菌效果的监控等。用于灭菌验证中的生物指示剂一般是细菌的孢子。

    2023/03/08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灭蝇灯检测的规范

    很多飞虫有趋光性并且对紫外线区特别敏感(波长以360nm为中心),这种光人肉眼不能看到。

    2018/07/24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全球首个灭活口罩团体标准发布实施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3月1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发布《含铜过滤式半面罩》团体标准,这也是全球首个灭活口罩团体标准。

    2021/03/17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 用于输尿管再生的3D打印活细胞结构

    本文探索了输尿管再生的新方法

    2022/10/2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水活度检测能否替代微生物检测

    美国提案可通过风险评估证明减少微生物测试的合理性,全面风险评估后,可能不需要对低水活度(< 0.6)药品进行微生物检测。

    2021/07/04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