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研发日报 | 重庆企业研发出新材料多孔钽人造骨

嘉峪检测网        2018-08-14 09:04

为大家整理了电子电器、机动车、石油化工、医疗器械、医药等领域的新技术和研发新动向,欢迎持续关注。

 

电子电器

 

 

奥地利国家技术研究院研发光子传感器


奥地利国家技术研究院(AIT)已启动一批新跨国研究项目,研发光子传感。该项目标语是:“LIANDRI-推进飞行时间技术,用于高性能激光探测与测量”。该项目的目的是将创新、应用驱动的探测带入光子传感设备,旨在利用从该研究得出的实验,进一步改善自动驾驶以及工业制造。

 

英国研究人员利用硅光子学研发出量子随机数发生器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一款采用芯片技术的器件面积仅1平方毫米,却具有在最低功耗水平下以每秒吉字节(Gb/s)的速度产生量子随机数的潜力。由硅光子学实现的微型器件可以在诸如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等设备中独立存在或内置于器件,完成实时数据加密。研究小组称其研发的QRNG可以直接集成到硅基器件中,比如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团队相信,QRNG还能找到其他应用,满足SOI器件对低冲击率、高随机数源的需求。

 

合肥研究院在低杂波保护限制器热斑刻蚀机理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徐国盛带领的研究团队,通过研究EAST低杂波保护限制器热斑刻蚀机理,揭示EAST低杂波石墨保护限制器热斑引起杂质爆发的物理机制是以化学溅射为主,因此当温度上升到碳的化学溅射增强的温度,就会出现碳杂质爆发现象,严重制约低杂波系统的高功率(>2MW)运行。通过更换金属钨天线保护限制器,可以避免化学溅射并增加冷却能力。

 

机动车

 

扬企研发出石墨烯超级电池


 记者在扬州一家能源科技企业采访获悉,该公司与湖南大学合作研发出石墨烯铅炭储能电池,无论是续航能力还是综合指标,都远远超过传统的铅酸电池,这一超级电池已进入试用阶段,今后运用到电动汽车中,有望将其续航里程提升一倍,达到600多公里。目前,这种新型石墨烯铅炭储能电池技术已通过专家多轮评审与论证,并进入试用阶段,试用范围主要包括电网、电站等领域,还涵盖了户用系统。

 

和太阳肩并肩! NASA将发射有史以来最靠近太阳探测器


2018年8月11日报道,8月10日消息,美国东部时间11日凌晨3点33分(GMT-4),即北京时间15点33分,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管理局)耗资15亿美元研发的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会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的第37号发射台升空,开始为期7年的观测任务。该探测器大概需要近7年时间,经过七次金星借力飞行才能抵达最后的轨道。

 

NASA研发外太空生命体探测车寻找地球生命的源头


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科学家梅利莎·弗洛伊德在开发一种仪器可以仔细“查看”土壤和岩石样本,寻找细菌或被称作古生菌的另外一种单细胞微生物存在的证据。 如果弗洛伊德设想的机器人能制造成功,NASA可以把它作为探测车的一部分或独立发射到太阳系其他行星、卫星上。这似乎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它可能向科学家提供用来搜寻地外生命的另外一种强大工具。

 

石油化工

 

天津大学成功研发丙烯生产高效催化剂


天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团队成功研发高效铂基催化剂,将显著提升丙烯生产效能。天津大学能源化学工程团队研发的“高效铂基催化剂”拥有两大全新优势:一是“更纯”,通过高温还原和酸洗去除助剂金属杂质,使催化剂形成纯铂覆盖的核壳表面;二是“更强”,通过改变表面铂的电子状态,极大提升铂原子催化性,从而为工业实践中大幅度提高丙烯生产效率创造了可能。该成果从基础研究角度论证了构效关系对催化剂研究的重要价值,为铂基催化剂应用开辟了新思路,对我国化工生产行业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科大研制出仿生人工木材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俞书宏带领的科研团队,发展了一种冰晶诱导自组装和热固化相结合的新技术,以传统的酚醛树脂和密胺树脂为基体材料,研制出一系列具有类似天然木材取向孔道结构的新型仿生人工木材。该系列仿生人工木材具有轻质高强、耐腐蚀和隔热防火等优点。研究人员研制的一系列树脂基仿生人工木材,具有类似天然木材的取向孔道结构,并且壁厚和孔尺寸具有很好的可调控性。这种方法可以复合多种纳米材料以制备多功能复合人工木材,而且简单高效,容易放大生产。这种取向孔道结构的人工木材具有突出的机械性能,压缩屈服强度优于已开发的多种仿木结构的陶瓷材料,且与天然木材性能相当。

 

发现拓扑表面态负折射效应


武汉大学基于一种新型的声学人工结构材料,即外尔声子晶体,这项研究报道了一类全新的界面波动响应——即拓扑正折射和拓扑负折射。区别于以往的折射现象,这里反射波完全被抑制。研究表明,这种有趣的界面现象直接和外尔声子晶体的能带拓扑特性有关。这项研究不仅更新了对界面声学的理解,也将促进对固体“外尔半金属”的物性研究。

 

机器学习帮助人们找到最硬的过渡金属氮化物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孙建教授和王慧田教授等人领导的合作团队发展了一种机器学习加速晶体结构搜索的方法,并用其预言了一种超硬钨氮化合物。他们成功设计出了一种非金属性的富氮类钨氮化合物h-WN6。它是由扶手椅状的氮六元环和钨原子形成的三明治结构。其电子局与分布和成键特性分析表明h-WN6类似于离子型晶体并具有良好方向性的共价氮氮单键。它具有一个小带隙的间接能隙,并且随着压力升高,其能隙表现出反常的变宽现象。理论计算表明h-WN6可以在高压下合成同时在常压下是亚稳的。令人惊奇的是,理论预测h-WN6结构具有约57GPa 左右的维氏硬度和1,900K的熔点,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硬的过渡金属氮化物,并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如图3所示。同时,它还具有很高的质量能量密度(3.1kJ/g) 和体积能量密度(28.0kJ/cm3),一旦触发,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可能是一种潜在的高能量密度材料。

 

全球院模式组利用卫星资料构建北京生物源有机物排放清单


北京师范大学在地球系统模式、大气污染模式以及卫星遥感优势,引进国际上广泛认可的自然源排放模型MEGAN,构建北京生物源排放模拟系统;并采用我校自主GLASS卫星资料植被叶面积指数产品以及我国清华大学自主高分辨率土地覆盖卫星产品FROM-GLC,构建完整年份高时空分辨率北京生物源排放挥发性有机物清单,为后续研究自然源对臭氧污染的影响,区分人为及自然贡献,奠定了坚实研究基础。

 

医疗器械

 

重庆企业研发出新材料多孔钽人造骨


重庆润泽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润泽医药)用钽金属做材料,研发出新型多孔钽人造骨,植入人体后不会降解、不会与骨组织形成分离界面、也不会与周围组织发生炎性反应或被周围组织腐蚀和溶解而产生松动。其多孔的特性还能使宿主的骨组织在人造骨的孔隙中三维再生,成为“活的钢筋混凝土式的再造骨”。

 

三维逻辑机器人可实现在细胞表面运算识别


近日,湖南大学报道了一种三维DNA纳米逻辑机器人,其集成了多个核酸适体(aptamer)功能触角,成功实现在癌细胞表面的运算识别。通过细胞筛选得到的aptamer是一类特异性识别靶细胞的核酸分子,在该研究中aptamer被设计成可识别癌细胞表面受体的分子触角。以一种最简易的DNA三维纳米结构作为骨架,成功地将两种识别触角和和一个运算触角安装到一个骨架上。这个三维骨架为三棱柱结构,仅需要三条DNA链构成,大大降低了分子机器制造成本。当aptamer识别其细胞表面的靶标时,通过aptamer与靶标和其互补链的竞争反应,释放出互补链。只有某种细胞存在两种特异靶标时,才会释放出两条互补链,这两条链继而再参与运算触角上的DNA链置换反应,最后使被淬灭的荧光信号恢复。当机器启动时,通过分子间的临近反应,会运算产生特异的响应信号,大大提升了细胞识别的准确性。这种纳米级机器实现了靶细胞表面的逻辑运算识别,展现出精准诊疗的潜力。

 

生物医药

 

华海药业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获临床批件


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上海华奥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重组全人源抗肿瘤坏死因子-α 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重组全人源抗肿瘤坏死因子-α 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为公司从美国Oncobiologics 公司引进的阿达木单抗生物类似药产品,与可溶性的重组人hTNFα 结合,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因阿达木单抗原研药(修美乐)于2017 年5 月在我国获批用于成年中重度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按照生物类似药研发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相关要求,公司可在后续将适应症外推至用于治疗成年中重度慢性斑块型银屑病。

分享到:

来源:嘉峪检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