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药物研究中透皮贴剂质量控制及其关注点

嘉峪检测网        2021-02-16 08:33

一  、概述

 

透皮贴剂可将药物透过皮肤表面非侵入性递送到皮肤深部或循环系统,具有许多优于常规注射剂和口服制剂的优点,国内外已有多种透皮贴剂的上市产品。

 

透皮贴剂系指将原料药物与适宜的材料制成的供黏贴在皮肤上的可产生全身性或局部作用的一种薄片状制剂,可将药物透过人体皮肤表层,非侵入性递送到皮肤深部或循环系统。

 

透皮贴剂具有许多优于常规注射剂和口服制剂的优点。

 

例如,可避免药物与胃肠道不相容和首过代谢,减少消化道和肝的负担; 避免血药浓度的波动,保持有效的血浆浓度,尽量减少由于临时过量引起的毒副作用; 由于透皮贴剂可减少给药次数,并可随时按治疗要求给药与终止用药,且给药方式简单方便,可以帮助患者坚持药物治疗,方便患者自我管理,改善患者的适应性和依从性。

 

二  、透皮贴剂的类型

 

目前上市的透皮贴剂产品,根据其结构组成可分为贮库型和骨架型。

 

贮库型贴剂是将药物和渗透促进剂完全包封在由药物不可渗透的材料和速率控制聚合物膜组成的浅室中。

 

通过速率控制膜调控药物分子的释放来控制药物的透皮速率,处方灵活性好,但生产工艺复杂。

 

使用中,若速率控制膜因故损坏,会造成大量药物突然释放,引发严重毒副反应,甚至引起患者死亡。

 

对于骨架型贴剂,一种是将药物均匀分散在胶黏剂中,用溶剂浇注或热熔涂敷法将药物固定在不可渗透的层压材料上,形成薄的含药层,然后将含药层直接黏附于皮肤上; 另一种是将药物均匀分散在聚合物基质中,压成具有一定面积和厚度的含药层,将胶黏剂黏附在含药层周围或直接黏附在含药层上,再黏附于皮肤上,利用胶黏剂、聚合物的特性控制药物的释放。

 

近年来,为避免患者风险,达到更好的缓控释效果,市售贴剂产品越来越多的采用骨架型的结构设计。

 

三 、临床应用范围

 

已上市的透皮贴剂产品临床应用范围较广,例如用于缓解各种疼痛、补充和调节激素水平、心脑血管的长期给药、治疗神经系统病变、戒烟、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等方面。

 

四  、质量控制现状

 

2.1 各国药典收载的贴剂品种的质量控制情况

 

由于透皮贴剂是较新的剂型,不同企业的处方工艺不同,质量控制方法差异较大,以各家企业自行拟定的质量控制标准为主,各国药典收载的品种较少,如表3 所示。

药物研究中透皮贴剂质量控制及其关注点

各品种标准中的检查项目不尽相同,但均会对产品的性状、鉴别和含量进行规定。

 

在释放度检查项上存在很大差异。例如在《美国药典》中,尼古丁透皮贴剂的药物释放检查方法有4种,雌二醇透皮贴剂的药物释放检查方法有3种,可乐定透皮贴剂的药物释放检查方法有3种; 《日本药局方》收载的品种药物释放检查根据批准时的方法进行检测,《英国药典》中收载的品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吲哚美辛贴片均不检测药物释放。

 

在有关物质检查项上,《英国药典》和《美国药典》收载的品种均进行测定,而《日本药局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品种均不涉及。

 

2. 2 各国药典及指导原则对透皮贴剂的质量要求

 

2.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附录中收载了透皮贴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收载0121贴剂,检测项目为含量均匀度、黏附力、微生物限度、释放度等,必要时应对残留溶剂进行检查。

 

透皮贴剂黏附力的检测将黏附力分为初黏力、持黏力和剥离强度。

 

在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0931中,收载有第四法桨碟法和第五法转筒法测定贴剂产品的溶出度和释放度,其中第四法桨碟法又分为大碟与小碟2种装置。

 

2.2.2 《欧洲药典》

 

《欧洲药典》9.0版在贴剂/透皮产品通则中规定了含量均匀度检查项、计量均匀性检查项、释放度检查项。欧洲药品管理局的指导原则中要求企业在提供的产品资料中加入黏附力、剥离力、内聚力、冷流等反映产品黏附性能力的检测项目。在溶出度检查法2.9.4中,使用桨碟法装置、桨池法装置和转筒法装置测定释放度。

 

2.2.3 《美国药典》

 

《美国药典》第41版局部和透皮给药产品质量通则中,要求对所有类型产品进行鉴别、含量测定、有关物质的检测,在针对不同类型产品时,根据产品各论对产品含量均匀度、水分、微生物限度、抗氧化物、无菌、pH、粒径、晶型等进行检测。贴剂专项中收载的检测项目有剥离黏附力实验,保护层剥离实验和黏性实验,其中黏性实验又分为探针法和滚球法。同时还对产品的冷流、剪切力/静态剪切力、贮库型贴剂完整性进行检测。

 

 在药物释放〈724〉中,使用桨碟法装置、转筒法装置和往复支架法装置来衡量透皮贴剂中主成分的释放过程。

 

2.2.4 《日本药局方》

 

《日本药局方》第17版对于贴剂黏附性的要求,增加了6.12黏附力测试和6.13释放度测试。在黏附力测试中详细介绍了剥离黏合实验、倾斜球法实验、滚球法、探针法的实验操作过程。在释放度测试中,采用桨碟法、转筒法和纵向扩散池法测定释放度。

 

2.3 关键质量属性表征

 

透皮贴剂的体外释放度和黏附力是产品质量的关键属性。体外释放度反映透皮贴剂制造工艺的稳定性和均匀性。黏附力反映透皮贴剂与皮肤黏附的牢固程度,进而影响透皮贴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3.1 释放度检查法

 

从研发初期产品的处方筛选到后期产品的质量控制,透皮贴剂释放度研究的开展遍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其中常用的方法如下。

 

桨碟法

 

与标准溶出度仪的搅拌桨装置一起使用,根据药典方法的不同,将相应尺寸的碟片装置放在溶出杯相应的位置,如图1 所示,将透皮贴剂释药面朝上放置在碟片装置中,调整搅拌桨的位置与碟片保持( 25 ± 2) mm 的距离。碟片装置一般由不锈钢网碟组成,或由不锈钢筛网和聚四氟乙烯锁环构成。

药物研究中透皮贴剂质量控制及其关注点

转筒法

 

与标准溶出度仪装置一起使用,将搅拌桨换成转筒组件,如图2 所示。将透皮贴剂释药面朝外固定在转筒外部,转筒底部与容器底部间隔保持( 25 ± 2) mm 的距离,设定转筒旋转速度,药物释放到介质后根据对流原理进行混合。转筒组件由不锈钢筒构成,可根据贴剂尺寸大小选择适配件加长转筒,转筒顶部有固定角度的4 条孔道,用于改善介质在溶出杯内的流动,使介质分布均匀。

药物研究中透皮贴剂质量控制及其关注点

往复支架法

 

该装置最初是为透皮贴剂的测试而开发,可以保持温度,提供上下搅动外力,设定运行周期。适用于需要改变介质且介质体积较小的自动化溶出测试。往复支架一般含此类装置6 ~ 12排,每排6 ~ 12 个往复位置,每个位置均配备测试管,装有介质,如图3 所示,在贴剂检测时,一般将贴剂固定于特氟龙材质的圆柱形往复支架上,释药面朝外。设置支架进行往复运动的行程、频率、浸出时间和保持时间的周期,到达周期后制剂会被转移到下一排新介质中继续释放。

药物研究中透皮贴剂质量控制及其关注点

纵向扩散池法

 

该装置一般包括接收池、扩散池、取样口、介质更换口、温度控制夹套和螺旋搅拌子。其上部为扩散池,直接与空气接触,下部为接收池和螺旋搅拌子,如图4 所示。将人、动物的皮肤或专用膜固定在扩散池与接收池之间,测定不同时间由扩散池透过到接收池溶液中的药量,求出药物对皮肤的释放和渗透率。

 

药物研究中透皮贴剂质量控制及其关注点

《美国药典》第23版收录有桨碟法、转筒法和往复支架法;《英国药典》1998 年版收录桨碟法、转筒法和桨池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收录了透皮贴剂的释放度检查方法,并且只有桨碟法一种检查装置,且该装置的尺寸较大,与美、英两国药典中的同类装置相比存在明显差异。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中对此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增加了桨碟法小碟装置和转筒法的装置。

 

《日本药局方》在第17版引入纵向扩散池法及判定标准,还原了最早测定离体释放的方法,说明仪器制造水平大幅提升,可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2.3.2 黏附力检查法

 

黏附力的检查为贴剂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同样受到较高的重视。

 

初黏力测定

 

①斜坡滚球法

 

通过贴剂能黏住最大钢球的球号代表其黏性,该黏性只能反映出贴剂黏性表面与皮肤在轻微压力接触时对皮肤的黏附力,也等同于轻微压力接触情况下再次将贴剂从皮肤上剥离时的抵抗力。

 

②探针法

 

采用探针初黏力测试仪或者多功能拉力机测试黏合剂压敏胶的黏性,一般在特定温度、已知持续时间和限定载荷下测量,记录探针与贴剂黏性表面接触离开后在分离界面处产生的微小作用力。

 

持黏力/剪切力/静态剪切力测定

 

采用砝码作为外力来源,记录贴剂在垂直外力作用下滑移直至脱落的时间或在一定时间内位移的距离,模拟贴剂从皮肤上滑移或脱落的情况,用贴剂的滑移距离或脱落时间代表其黏性,评价黏合剂的内聚强度,可反映贴剂抵抗持久性外力所引起变形或断裂的能力。

 

剥离强度测定

 

采用聚脂薄膜模拟皮肤,利用拉力将贴剂从聚脂薄膜上剥离来反映贴剂与皮肤表面黏附的牢靠程度,评价指标为拉力实验机给出的剥离强度算术平均值。

 

剥离强度表示贴剂的膏体从皮肤上剥离产生的抵抗力,剥离强度越强,贴剂的黏性越强。

 

黏着力测定

 

采用移动的滚轮模拟贴剂与皮肤的接触,通过传感器记录滚轮瞬间加在贴剂黏性表面的压力和滚轮瞬间从贴剂黏性表面剥离时受到的阻力,以测定的平均黏着力值作为评价指标,可有效表示贴剂的黏性表面与皮肤附着后对皮肤产生的黏附力大小。

 

冷流实验

 

冷流是由于黏性超过黏合剂基体中的内聚力而引起的,指在边界之外的聚合物基体的尺寸发生形变。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出现冷流,可能会显著增加活性物质的释放表面,影响贴剂的处理,或在贴片周围留下黏性残留物。通常用显微镜检查产品是否发生冷流。

 

动态的90° /180°剥离黏附力实验

 

采用多功能拉力机测试,记录按90°或180°角,以一定的速度将贴剂从特定材料表面剥离时产生的力,以测定的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可有效表示贴剂的黏性表面与皮肤附着后对皮肤产生的黏附力大小。

 

保护层剥离实验

 

采用多功能拉力机测试,记录按90°或180°角,以一定的速度将保护层从贴剂表面剥离时产生的力,以测定的平均值作为评价指标,可有效表示贴剂的黏性表面与保护层附着的黏附力大小。

 

目前国内药典缺失动态的90° /180° 剥离黏附力实验,保护层剥离实验和探针法初黏力测定实验,及检测压敏胶产品冷流现象的实验,无法全面反映产品黏附力的特性。

 

五、 结语与展望

 

在过去30多年里,透皮贴剂已经从一个有趣的新想法转变为每年数十亿美元的产品。随着技术日渐成熟与不断拓展,涌现出灭活流感疫苗微针贴片TIV-MNP 2015[34]、胰岛素超声波带U-Strip 药械结合等新的产品和新技术,在未来,透皮贴剂会变得更加重要。

 

但我国透皮贴剂质量控制与评价还没有形成系统化研究,释放度、黏附力的检测方面缺少深入研究和理论支持,很多质量控制检测手段仍未成为法定方法,检测设备的制造水平和精密度与国外存在差距,体外生物评价方法还未形成共识,尚未有有效的数学模型研究,仿制药评价缺乏标准和准则,面对透皮贴剂新制法缺乏各方面经验,科研机构和相关部门也未形成针对透皮贴剂生产和质量控制的指导原则。

 

 近年来,随着资金投入的加大、国外生产设备的引进以及境外企业的并购,科研单位相关研发水平和创新意识的提高,贴剂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越发受到重视。

 

展望未来,各方将对贴剂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将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引入透皮贴剂质量控制评价体系中,着力开展基础研究的工作,解决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和挑战,制定科学完善的透皮贴剂标准,建立透皮贴剂质量评价技术的指导原则。

药物研究中透皮贴剂质量控制及其关注点
分享到: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