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十大医疗器械”技术方案与专利分析报告

嘉峪检测网        2022-08-11 10:49

前言导读

 

近日,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联合主办的第十四届健康中国论坛发布了备受业内关注的十大医疗器械等系列榜单。

 

据悉,第十四届健康中国论坛榜单工作自2021年10月7日启动以来,历时7个多月,分别成立了榜单顾问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榜单工作小组等相关工作机构,制定了各榜单入选标准。榜单工作小组通过业界专家推荐、行业访谈、资料查证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遵照参评标准,形成候选榜单。经过学术委员会评议、网络公示投票等环节,最终确定榜单结果并在论坛上发布。其中,十大医疗器械榜单根据创新性、突破性、影响力等指标评选。

 

其中,联影的uMR Omega 3.0T磁共振、美敦力MAZOR X 脊柱外科智能导航机器人、波士顿科学AXIOS 电切引流支架、西门子MAGNETOM Lumina 全息3T 磁共振、微创蜻蜓眼DFVision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蔡司眼底照相机CLARUS 500、同心医疗磁孚VAD、威高妙手手术机器人、先健心康8301型临时起搏器、“雅客智慧”种牙机器人上榜。

 

笔者将推出2篇系列文章,从专利角度对这些创新医疗器械做简单介绍,供读者参阅,本文为第一部分。

 

联影 uMR Omega 3.0T磁共振

                        

研发机构: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获批时间:2021年4月28日

 

世界上首款75厘米超大孔径3.0T磁共振系统,提升30%磁体腔内空间,实现全身百秒内成像。uMR Omega 3.0T磁共振,以豪厘间的精进,实现行业新突破!

 

uMR Omega是全球唯一一款75cm孔径的3.0T磁共振,相较传统设备扩大了25%空间,为受检者提供“头等舱”般的体验,尤其让大体型患者、孕妇、幽闭恐惧患者等人群因此受益。此外,大孔径磁共振在肿瘤放疗定位、磁共振引导穿刺等方面具备更大的潜力。

 

在硬件上,Omega拥有3.5MW梯度放大器,强有力的梯度引擎满足各种临床超快速序列的成像要求,确保高质成像。在软件上,搭载了联影第二代加速平台:光梭uCS 2.0,EasyScan快捷扫描工作流平台,带来快速、精准、便捷的磁共振扫描体验。

 

近日,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高端影像中心Memorial MRI & Diagnostic引入了世界首款75cm超大孔径3.0T磁共振uMR Omega™,相较于业界主流60cm标准孔径磁共振,uMR Omega™孔径扩大至75cm,提供前所未有的「头等舱」式宽敞扫描体验,更可容纳600斤的超重患者,亦能为肩部、肘部、髋关节等远离人体中心部位的磁共振检查开辟更加广泛的应用空间。

 

相关重要专利可参照如下:

 

公开/公告号

CN107369153B

申请日

2017-07-18

发明名称

磁共振脂肪抑制图像获取方法、存储介质及扫描系统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磁共振脂肪抑制图像获取方法、存储介质及扫描系统相对传统单射频压脂脉冲压脂具有通过双射频压脂脉冲压脂,能够在基本不增加扫描时间的基础上显著降低压脂均匀性对射频发射场的敏感性。

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共振脂肪抑制图像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单射频压脂脉冲的射频脉冲角度α;通过单射频压脂脉冲的射频脉冲角度α确定双射频压脂脉冲的第一射频脉冲角度α1与第二射频脉冲角度α2;以及基于所述双射频压脂脉冲的第一射频脉冲角度α1与第二射频脉冲角度α2获取脂肪抑制图像。本发明的磁共振脂肪抑制图像获取方法可以显著降低压脂均匀性对射频发射场的敏感性。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存储介质及扫描系统。

相关附图

“十大医疗器械”技术方案与专利分析报告

 

美敦力 Mazor X 手术机器人

                       

研发机构:美敦力 

 

获批时间:2021年4月

 

18年临床经验,5.5万多例手术,解决传统脊柱手术“看不清”“打不准”“想不全”的难题。

 

在上一届进博会上首次亮相的美敦力MAZOR X脊柱智能导航机器人,借力进博会持续放大的溢出效应与创新医疗器械加速审评审批的政策于2021年4月获批,并在去年8月正式在中国上市,产品市场化的步伐大大加快。

 

“十大医疗器械”技术方案与专利分析报告

 

作为全球首个搭载美敦力先进导航技术,实现全程可视化的脊柱手术机器人MAZOR™ X的上市带来了临床新思路,与传统脊柱手术相比,MAZOR™ X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智能术前规划、术中机械臂精准定位、导航下植入工具及植入物的全程可视,从而突破传统术中视野局限、操作盲区等瓶颈,做到真正的“脑”、“手”、“眼”协调,达到结果可预见的操作效果,有效减少术中出血和手术时间,提升手术安全性和精准度。

 

相关重要专利可参照如下:

 

公开/公告号

US6837892B2

申请日

2001-07-24

发明名称

Miniature bone-mounted surgical robot

解决的技术问题

there is a need in the art for a device with high precision and accuracy that can assist the surgeon in aligning the working end of the surgical tool such that delicate procedures can be preformed percutaneously with minimal radiation exposure to both the patient and the surgical staff.

技术方案

A miniature surgical robot and a method for using it are disclosed. The miniature surgical robot attaches directly with the bone of a patient. Two-dimensional X-ray images of the robot on the bone are registered with three-dimensional images of the bone. This locates the robot precisely on the bone of the patient. The robot is then directed to pre-operative determined positions based on a pre-operative plan by the surgeon. The robot then moves to the requested surgical site and aligns a sleeve through which the surgeon can insert a surgical tool.

相关附图

“十大医疗器械”技术方案与专利分析报告

 

微创 蜻蜓眼 腹腔内窥镜

  

研发机构:上海微创医疗机器人

 

获批时间:2021年6月

                    

蜻蜓眼DFVision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是中国首款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绿色通道”)的国产三维电子腹腔镜,该产品已于2021年6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

 

蜻蜓眼DFVision三维电子腹腔内窥镜由包括高分辨率成像物镜的电子镜结构组成。在实现双路图像全高清呈现的同时,摒弃了传统腹腔镜庞大的光学机构,大幅减轻镜体重量。3D成像和丰富的色彩,高度还原手术区域,增强视觉效果,真实呈现人体器官的解剖层次,使术者操作更加便利,缩短腹腔镜的学习曲线。

 

在手术中,蜻蜓眼所提供的具有立体感、纵深感的手术视野,对手术中精准地游离、缝合和打结具有重要意义,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提升手术质量、提高手术效率,突破传统二维腹腔镜手术的局限性,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普外科、妇科与泌尿科等临床科室。

 

部分相关核心专利可参照如下:

 

公开/公告号

CN105455768B

申请日

 

2015-12-25

 

发明名称

 

电子内窥镜

 

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本发明提供的电子内窥镜中,通过轴向位置调节装置调节成像透镜组与感光组件的间距,使得所述电子内窥镜具有较高倍率的调焦功能,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所述电子内窥镜在使用过程中的自由度,即使面对微小的观察目标也能够放大观察,并获得清晰的图像。

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提供的电子内窥镜中,通过轴向位置调节装置调节成像透镜组与感光组件的间距,使得所述电子内窥镜具有较强的调节像距功能,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所述电子内窥镜在使用过程中的自由度,即使面对微小的观察目标也能够放大观察,并获得清晰的图像。

相关附图

“十大医疗器械”技术方案与专利分析报告

 

同心医疗 慈孚 VAD

 

研发机构:苏州同心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获批时间:2021年11月25日

 

慈孚由植入部分和体外部分组成,核心部件血泵是一个大小可握于手心的特殊而精密的离心泵,其叶轮由磁悬浮轴承支承,在无刷直流电机驱动下旋转,将血液从心脏引出,提升压力后,输送到主动脉,从而达到卸载天然心脏负荷的功能,使天然心脏得到休息,同时补充了天然心脏泵血能力不足的问题,主要应用于治疗终末期重度心衰患者,为晚期难治性左室心力衰竭患者提供血流动力支持。

 

读者可通过如下视频进一步了解慈孚的相关原理。

 

慈孚是我国首个获批“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的具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人工心脏。同时,国家药监局介绍,该产品的核心技术主要为全磁悬浮血泵技术,目前取得中国和美国多项专利,属于国内首创医疗器械。

 

部分相关专利可参照如下:

 

公开/公告号

CN102294057B

申请日

2011-08-31

发明名称

左心室辅助血泵

技术功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采用滑片来固定心尖袖套和血泵的位置,使得心尖袖套和血泵的连接更能方便可靠。同时,缩短了血泵入口管的轴向尺寸,在不破坏膈肌的情况下,有利于左心室辅助泵在胸腔中的植入,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技术方案

揭示了一种左心室辅助泵,包括心尖袖套和与其固定连接的血泵本体;心尖袖套包括缝合环及套设其外周的柔性裙边,缝合环包括一缝合环内孔;血泵本体包括入口管,入口管凸设于血泵本体的后盖上,缝合环包括一径向凸设的凸边,凸边与柔性裙边之间形成一周向环槽;血泵本体的后盖上设有仅可相对所述血泵本体径向移动的滑片,滑片可移动地伸入到周向环槽内后,凸边位于滑片与沉槽的底面之间,心尖袖套与血泵本体相对轴向固定。本发明采用滑片来固定心尖袖套和血泵的位置,使心尖袖套和血泵的连接更方便可靠。同时,缩短了血泵入口管的轴向尺寸,在不破坏膈肌的情况下,有利于左心室辅助泵在胸腔中的植入,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关附图

“十大医疗器械”技术方案与专利分析报告

 

威高 妙手 手术机器人

 

研发机构:山东威高手术机器人有限公司

 

获批时间:2021年10月27日

 

该产品由医生操作台、患者操作台、手术器械、电源线、线缆组成。其中医生操作台包括机座、立柱、扶手、医生机械臂(左/右医生机械臂)、控制部分;患者操作台包括机座、升降柱、横梁、悬吊臂、患者机械臂(左/右患者机械臂)和电气控制部分;手术器械包括持针钳、宽持针钳、抓钳、单极电钩、单极电铲、双极抓钳、双极弯形抓钳、双极长孔抓钳、一次性使用超声刀头;线缆包括主从通信线、左控信号线、右控信号线、主从电源线。

 

该产品由医师利用主从操控系统对于微创手术器械进行控制,用于胆囊切除术、腹股沟疝手术、食道裂孔疝修补及胃底折叠术、肝囊肿开窗术、阑尾切除术和袖状胃切除术。

 

与国外进口手术机器人相较,“妙手”具有小型化和集成化的特点,布局优化,结构精巧,已突破了微创手术机械多自由度丝传动解耦设计、从操作手的可重构布局原理与实现、系统异体同构控制模型构建等三大关键技术问题,解决了机器人成套技术难题。

 

更难能可贵的是,它的应用打破了国外手术机器人技术在全球的垄断局面,并大大降低了国内患者的医疗费用。

 

部分相关专利可参照如下:

 

公开/公告号

CN109091230B

 

申请日

2017-12-12

 

发明名称

一种微创手术主操作臂

 

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微创手术主操作臂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作为输入控制端,用于控制夹持微创手术器械的装置动作,具有操作简单、灵活性高、能够克服现有微创技术中的眼手运动不协调问题,进而可降低医生手术疲劳,并保证手术质量。

(2)不会发生医生手部的抖动被细长的手术工具放大的情况,保证手术过程的稳定性。

(3)与微创手术机器人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于使用等优点,且能够与常规微创手术器械/设备联用,降低手术成本。

 

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创手术主操作臂,其解决了现有微创手术操作过程中手术工具操作复杂、灵活性低,医生操作时眼手运动不协调,医生手部抖动会影响手术质量的技术问题,其包括主端连杆、偏转连杆、第一耦合连杆、第二耦合连杆和主手手腕,偏转连杆与主端连杆旋转连接,第一耦合连杆与偏转连杆的下部旋转连接,第二耦合连杆与第一耦合连杆的下端旋转连接,主手手腕与第二耦合连杆固定连接。本发明广泛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相关附图

“十大医疗器械”技术方案与专利分析报告

 

结  语

 

毫无疑问的,获得十大医疗器械是对产品的重大肯定,也是对市场信心的重大鼓舞,随着国内各大国内厂商联动产学研医生多方力量,不断创新,必将推动国产医疗器械飞速发展,也会逐步摆脱国外竞品带来的压力和技术障碍,获得更多的突破性称号,随着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届时相关知识产权问题也必将会成为各大厂商的研究重点课题,后续相关产品的的研发和专利事务值得持续关注。

 
分享到: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