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定位的整改就象无头苍蝇,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无法知道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更别说问题的解决方案了。问题的定位就象GPS导航一样,引导我们迈向最终的目的。
通过对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测试原理的分析,我们知道其测试原理的本质就是共模干扰注入。而通过对其干扰机理的分析,进一步了解到干扰的形式主要是空间辐射与传导骚扰。从而得出电快速瞬变脉冲群问题的定位,也可以从空间辐射与传导骚扰两种耦合路径进行定位。
1.1、传导耦合路径定位:
根据EFT测试的要求可知,EFT干扰注入端口主要有电源端口与信号端口。针对电源端口注入方式,其定位思路如下:
ü可以在电源输入口增加铁氧体磁芯来抑制EFT干扰电流,但要注意做试验时铁氧体磁环的安装位置,一旦确认对策有效且最终决定增加磁环时,试验时磁环位置就是量产安装位置,千万不要随意更改,因为电快速瞬变脉冲群不仅有传导干扰,还有辐射干扰。
ü在电源输入口增加Y电容进行EFT骚扰电压的旁路,由于漏电流要求决定Y电容的容值大小受限,有时单独增加Y电容不能完全有效进行骚扰电压旁路,这时可以采用Y电容、共模电感组成多级共模滤波器,有效滤除共模干扰。
ü有时通过在电源输入端口增加共模滤波器也无法达到有效效果,其根本原因是EFT干扰不是通过电源输入端口进入设备内部的。EFT干扰是通过空间辐射的方式耦合到设备的其它连接电缆进入设备内部,并对设备内部敏感电路、元件进行干扰。
针对信号端口注入方式,其定位电路如下:
ü信号电缆屏蔽:从试验方法可知,EFT干扰脉冲耦合进信号电缆的方式为电容性耦合。消除电容性耦合的方法是将电缆屏蔽起来,并且接地。因此,用电缆屏蔽的方法解决EFT干扰的条件是电缆屏蔽层能够与试验中的参考地平面进行低阻抗连接。
ü信号电缆上安装共模电感:共模电感实际上是一种低通滤波器,只有当电感量足够大时,才能对EFT干扰起到良好的滤波效果。但是当共模电感的电感量较大时,杂散电容也较大,高频抑制效果降低,而EFT波形中包含了大量的高频成分。因此,在实际使用时,需要注意共模电感的匝数,必要时选用不同磁芯的共模电感。
ü信号上增加旁路电容:在信号上增加不同容值的滤波电容,可以有效进行共模骚扰电压的高频旁路,但注意滤波电容的接地点的选择,同时也要关注滤波电容对有用信号的衰减影响。
1.2、空间辐射耦合定位:
EFT干扰的传导路径耦合问题定位相对简单,明确,而EFT空间辐射干扰定位就显得不那么容易了。但也不意味着无规律可循。针对EFT空间辐射干扰的定位,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ü外部连接电缆排除:将设备的外部连接电缆逐个移除,只保留正常工作的基本单元。在EFT试验过程中若发现某个电缆移除后,EFT测试顺利通过,说明此电缆为EFT干扰的空间辐射提供耦合路径。然后对电缆上每个信号进行试验,定位到具体的敏感信号。
ü敏感电路、元件的定位:有时不确定那些电路是敏感电路、元件,可以采用对模块电路逐个进行屏蔽,进行排除定位。需要注意的是屏蔽时应进行低阻抗的接地,否则达不到良好的屏蔽效果,无法有效进行排除试验。
ü信号环路感应耦合定位:EFT干扰的空间辐射会在信号环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对于PCB布线较长的单端信号,或者信号环路面积较大的信号布线就很容易产生电磁场耦合。可以通过PCB Layout图进行初步判断识别。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传输环路示意图
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问题的调试步骤
根据电快速瞬变脉冲群问题整改经验,整改过程分为问题现象分析、问题原因初判、试验验证过程、问题原因确立、问题解决方案、案例总结与分享。
问题现象分析:
根据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测试反馈的问题,进行现象确认,排除测试环境、测试设备的影响。针对问题现象进行深入分析,锁定问题范围。
问题原因初判:
根据问题现象分析结果,结合电路设计,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初判,并列出问题的所有影响因素。
试验验证过程:
对问题的初判所有影响因素进行试验验证,排除非影响因素,进一步缩小锁定问题的范围,并进行问题原因多次判断排除验证。
问题原因确立:
经过反复的试验验证过程,排除所有非影响因素,确定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结合理论推导问题产生的本质原因。
问题解决方案:
通过问题原因的确立,拟定多种问题解决方案,并完成有效性验证。并知会相关人员进行对策可行性评估,并导入批量生产。
案例总结:
针对案例进行分类归纳,针对通用技术应用知会相关部门导入前端设计;针对方案级应用导入平台方案EMC设计指南进行设计管控;个别案例确认对策导入批量BOM表,跟进量产改善情况。
案例技术分享:
将整个案例分析过程整理成技术文档,形式不限。可以通过邮件分享给相关的人员,避免类似问题再发生。也可知会案例相关部分人员进行现场技术分享,将案例现象、分析试验过程、问题根本原因、解决方案以及后续设计注意事项进行细致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