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生产品管

戴明质量管理的黄金《十四条》

嘉峪检测网        2015-08-23 12:26

戴明质量管理的黄金《十四条》

《十四条》介绍


《十四条》的全称是《领导职责的十四条》。这是戴明先生针对美国企业领导提出来的。从美国各刊物所载原文看,无论是次序还是用语,都各有差异。这可能是因为在十多年的长时间里,戴明本人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强调的缘故。不过,文字的精神是一致的。参照不同的版本,我把它简要地统一成下述条文。

【第1条】要有一个改善产品和服务的长期目标,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的短期观点。为此,要投入和挖掘各种资源。

【第2条】要有一个新的管理思想,不允许出现交货延迟或差错和有缺陷的产品。

【第3条】要有一个从一开始就把质量造进产品中的办法,而不要依靠检验去保证产品质量。

【第4条】要有一个最小成本的全面考虑。在原材料、标准件和零部件的采购上不要只以价格高低来决定对象。

【第5条】要有一个识别体系和非体系原因的措施。85%的质量问题和浪费现象是由于体系的原因,15%的是由于岗位上的原因。

【第6条】要有一个更全面、更有效的岗位培训。不只是培训现场操作者怎样干,还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干。

【第7条】要有一个新的领导方式,不只是管,更重要的是帮,领导自己也要有个新风格。

【第8条】要在组织内有一个新风气。消除员工不敢提问题、提建议的恐惧心理。

【第9条】要在部门间有一个协作的态度。帮助从事研制开发、销售的人员多了解制造部门的问题。

【第10条】要有一个激励、教导员工提高质量和蔻生产率的好办法。不能只对他们喊口号、下指标。

【第11条】要有一个随时检查工时定额和工作标准有效性的程序,并且要看它们是真正帮助员工干好工作,还是妨碍员工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12条】要把重大的责任从数量上转到质量上,要使员工都能感到他们的技艺和本领受到尊重。

【第13条】要有一个强而有效的教育培训计划,以使员工能够跟上原材料、产品设计、加工工艺和机器设备的变化。

【第14条】要在领导层内建立一种结构,推动全体员工都来参加经营管理的改革。


《十四条》产生背景


1981年以前,戴明没有公开谈论过《十四条》。自从1980年6月24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播放了一部名为《日本人能做到的,难道美国人做不到吗?》的电视纪录片,介绍了戴明博士对日本产品质量的贡献后,戴明才在美国得到了承认。美国企业家开始登门求教,报刊记者纷纷进行采访。在这之前的1980年2月、3月的两期《质量》杂志连载的长篇采访记中,戴明从他的经历、工作和经验谈到他的想法,但只字没有提到《十四条》的名称或任何有关的内容。1981年2月,美国商会的《全国商业》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重新制造“日本造”的美国人》的采访记。文中叙述了戴明谈到几点美、日在质量工作上对比和美国企业界的意见,此处也没有提到《十四条》。根据戴明从1982年到去世的1993年当中,从他孜孜不倦地四处宣讲《十四条》的情况判断,如果他在1980年或1981年就有了一个清楚完整的《十四条》,他是不会放过在这些采访记中作宣传的机会。当然,他肯定会在他长达30>年之久的对日本企业界口授身传的过程中经常想到美国企业界的情况。他很清楚,他在日本所取得的成功,全是因为他说服了日本企业界的领导,并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分享到:

来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