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其他
嘉峪检测网 2015-08-29 16:44
一、发达国家推动国际贸易规则重塑的背景
(一)发达经济体持续低迷,复苏动能不足
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双重打击,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持续低迷,就业受到严重影响。在实施一系列财政与货币政策后,收效甚微,国内政策的空间已相当有限。为此,发达经济体希望借助贸易谈判为经济复苏注入活力,刺激经济增长。2010年3月美国启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以实现“重返亚太”的战略目标,2013年6月又宣布与欧盟正式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谈判,试图形成美欧联合主导全球贸易的格局。发达经济体通过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等多重区域一体化安排,推动相互间贸易、投资和经济的增长,重塑全球贸易规则,以取得战略上的主导权。
(二)新兴经济体快速崛起,区域竞争压力增大
近十年来,金砖国家、新兴市场经济体异军突起,在世界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12年,金砖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全球总量的20%,贸易额约占全球贸易额的15%,对全球的经济贡献率达到50%左右。预计到2030年,金砖五国的经济总量与西方七国相当,双方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也将达到相对均衡。世界经济重心正由西向东、由北向南转型。拥有30亿人口的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国际贸易中的净需求方,南南贸易和南北贸易并重发展。随着新兴经济体地位的持续上升,原有的全球经贸、财富聚集的格局被打破,新兴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上的话语权和决策权也不断增强。新兴经济体积极推动全球自贸协定,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在国际贸易规则制定中的领导地位面临挑战。因此,形成新一轮没有新兴经济体参加的全球规则谈判,重塑全球贸易新规则,掌握国际贸易领导权,抑制发展中国家日益上升的影响力,成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的共同目标。
(三)WTO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
国际经贸关系快速发展,各国利益诉求各异,多哈回合谈判经过了十年,一直处于非常艰难曲折的境况,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五年中更处于一种停滞状态,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希望通过主导全球多边贸易规则获得更多贸易利益的企图成为泡影。同时也表明,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落后于国际贸易格局的新变化,也落后于相关国家的利益诉求,全球各经济体需要一个更高水平、更健全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双边或区域形式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在WTO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的情况下迅速发展。据WTO官方统计,国内生产总值排名前30位的国家(地区)几乎都参与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几乎所有WTO成员都隶属于一个或多个不同程度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以自由贸易协定为主的区域贸易协定的不断涌现,加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二、国际贸易规则重塑对我国工业发展的影响
(一)对我国工业产品出口的影响
对外贸易是我国经济增长重要的拉动力量之一。2010年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2013年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发达国家企图构建的新国际贸易与投资规则必然会对游离于规则之外的我国工业产品出口造成一定影响。从有利方面来看,国际贸易规则重塑有助于推动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对我国工业品出口带来一定的驱动力。另外,新的国际规则有助于促进我国改革进程,加速转变工业品出口结构,从根本上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但从挑战来看,依据自由贸易协定,来自协议伙伴国的货物可以获得进口税和关税减免优惠,非关税壁垒也将大幅度减少。这将会增加协议成员国产品的价格竞争优势,促进其产品出口。同时,使得我国原有的出口市场可能会被挤占,将对我国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对我国工业品出口带来冲击。
(二)对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贸易规模决定了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出口产品结构和贸易方式则决定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力度。发达国家谋划重建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贸易新规则,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无疑是一个巨大挑战。比如这些贸易新规则中包含一些特殊条款(反政府补贴条款、限制国有企业条款、环境安全条款、劳工保护条款、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市场开放条款等),将增加我国高新技术进口成本,不利于我国工业转型升级。而在低端产品领域,像越南这样的新兴经济体增加对发达国家的出口,又将减少我国低端产品对发达国家的出口。两头被挤压的处境将倒逼我国加快对外贸易结构转变,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从“进口高端产品、出口低端产品”到“进口低端产品、出口高端产品”的转变,推动我国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三)对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当前国际贸易新规则在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金融服务自由化、劳工、国企、知识产权等领域引入新规则,反映了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全球价值链生产上的新模式,努力寻求本国的经济增长、就业及其投资者在其他国家的利益。在此背景下,贸易区内的新兴经济体成为跨国公司战略布局的热点,这将削弱我国吸引外资的竞争优势,限制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但与此同时,外部贸易规则的改变也将驱使我国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进入一个新的以开放促转型的阶段。随着我国投资环境的改善、市场需求的增加、产业结构的优化,未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四)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的影响
随着新技术、新经济业态的不断兴起,国际贸易主体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倾斜,国际贸易自由化和开放性的进程加快。我国企业“走出去”步入从商品、产能输出为主向技术、资本输出为主的过渡阶段。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对外投资大国。国际贸易规则重塑将削弱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对我国工业的“走出去”战略产生重大影响。随着国际贸易新规则中知识产权保护、环保标准、劳工权利等约束门槛的大幅提高,我国企业“走出去”面对的挑战增多。因此,我国应积极参与到双边及区域投资协定的谈判中去,通过互惠方式在市场准入和投资者保护等方面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和安全环境。同时,我国企业“走出去”必须加速升级,主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积极应对国际贸易规则重塑,增强在全球产业转移和升级中遭遇贸易替代和转移的紧迫感。
三、国际贸易新规则对我国工业重点领域的影响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贸易协议常常被发达国家作为推动知识产权保护的工具。国际贸易新规则在互联网域名、专利保护、版权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特别强调对假冒商标的取缔以及对各国制定版权法权利的限制。我国现有的知识产权规则与其诸多内容差距较大,尤其是关于专利保护和知识产权执法措施部分。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只有掌握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才能抢占产业发展先机。国际贸易新规则中知识产权内容的制度溢出效应势必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生影响。因此,尽快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方面的管理体制和法律制度,积极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合理运用知识产权进行维权和商业运作,有助于保障行业发展,占领新兴产业的制高点,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生产性服务业
新一轮自贸协定主张更高劳工和环境标准。劳工保护方面,劳工保护的五项基本原则是自由结社、集体谈判权、禁止强制劳动、废除童工、禁止职业歧视。环境标准方面,纳入了消耗臭氧层物质、船舶污染、湿地、捕鲸和南极海运等方面内容。如服务贸易协定谈判在信息通信技术、电子商务、金融、专业服务、服务业补贴等领域制定新的自由贸易规则。劳工和环境保护作为一个独立的议题,反映了发达国家在当前国际劳工保护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新主张、新动向。我国应加快推进劳工标准、环境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提升劳工与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水平,并对贸易企业制定严格的劳工环境保护标准,提高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承受相应成本和风险的能力。而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技术含量、高知识集聚、高附加值和高管理水平的特征,是提升我国劳工标准和绿色环境标准的主战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工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我们要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争取以先进的管理水平和绿色的生产过程应对日益严格的国际贸易新规则。
(三)中小企业
新的国际贸易规则对国有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其目的就是抑制发展中国家与跨国公司相抗衡。如,消除国有企业补贴、消除对国有企业海外投资所给予的特惠融资措施、保护外国私营企业经济活动、撤销政府采购的优惠、消除政府采取措施通过国有企业支持产业升级等内容。新的国际贸易规则中涉及国有企业及中小企业的内容,有助于推进我国国有企业与垄断行业改革,统一市场准入制度,有利于扫清中小企业成长障碍,落实中小企业发展措施,提升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我国应对国际贸易规则重塑的策略建议
(一)短期策略
1.积极努力推动世贸组织多边贸易体制谈判
坚持多边方式推动谈判,强调谈判的透明度和包容性,对推动谈判的各种方式持开放态度;团结发展中国家,加强与新兴经济体沟通与协调,共同提高减让水平;坚持要求发达国家在谈判中必须顾及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分配,当前存在的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利益分配格局必须作出改变;强调世贸组织是一个解决贸易争端的平台,应通过技术渠道而不是政治渠道避免贸易争端升级。
2.充分利用贸易规则规避潜在风险
深入研究发达国家自由贸易协定中的贸易规则和新趋势,针对相应的贸易规则采取合理措施应对,从多角度逐步提升工业生产中涉及的环境保护、劳工保护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标准,为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开展双边贸易提前做出妥善准备。避免反倾销、反补贴、侵犯知识产权等贸易摩擦对我国产业安全造成的影响,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3.逐步推广上海自贸区经验
上海自贸区的核心任务是制度创新,建设制度高地。在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准入前国民待遇与负面清单的试点,在自贸区形成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规则;通过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规则的制定、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管理方式的创新,实现政府的改革,从重审批环节过渡到重监管环节。利用上海自贸区的溢出效应,为企业的投资自由化、贸易便利化创造好的外部环境。
(二)长期策略
1.加快推动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
积极行动加强多边沟通,制定更为清晰的中国自贸区战略,并加快推进步伐。加强亚洲自贸区建设,扩大区域覆盖面;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谈判中取得进展;继续推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加快两岸后续协商谈判;加快推动中国与韩国、澳大利亚、海合会等的自贸区谈判。利用中国目前的贸易地位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新一轮自贸区建设,使我国成为全球贸易格局重构的重要参与方。
2.不断增强中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
当前,低附加值的“中国制造”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下一步需继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激发民间创新活力,着力优化结构、改善品种质量、加强工业领域四基(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建设、增强产业配套能力、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中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提升。
3.继续深化挖掘新兴市场潜力
进一步深化与亚洲、拉美、非洲等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建立工业领域的长效合作机制,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广阔空间。加强对金砖国家的投资力度。加快推动钢铁、有色、建材、石化等过剩产能向新兴国家转移,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促进相关国家制造业发展,带动中间产品及资本品出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细化出口产品市场,深入挖掘中国工业产品在新兴国家的市场潜力。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来源: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