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ProTide前药技术是核苷类药物领域应用最成功的前药技术之一。其设计原理是将核苷膦酸/磷酸类药物分别通过磷酯键/磷酰胺键(芳基模块/氨基酸酯基模块)与极性基团连接形成磷酯/磷酰胺前药,通过掩蔽极性基团来降低分子极性增加透膜性,当前药吸收进入体内后再经特定酶水解释放原型药物。
2021/05/10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2021 年 10 月 21 日,EPA 提议进一步延长关于含有异丙基化磷酸三苯酯 (PIP (3:1) )物品的合规日期以及含 PIP (3:1) 物品的制造商、加工商和分销商保存相关记录的合规日期至 2024 年 10 月 31 日,以确保关键消费品和商业商品的供应链不会中断。
2021/10/22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镍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制备方法过程中温度的高低、混合方式、溶液的浓度都影响相材料的粒径、分散性、热稳定性等多方面的材料参数,通过改性进行掺杂或者包覆可以改变材料的性能,增加电池的循环寿命。合理的控制电极材料的合成是制备良好性能的电池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对研发和生产工作者提出更的要求和挑战。
2019/09/1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Li+ 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来工作。随着新能源汽车等下游产业不断发展,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本文以钴酸锂为例,全面讲解锂离子电池的的原理、配方和工艺流程,锂电池的性能与测试、生产注意事项和设计原则。
2022/08/16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随着消费类电子产品,电动汽车以及电网储能系统的发展,锂离子电池成为不可或缺的储能器件,在能源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能也成为离子电池追求的目标。其中全固态锂电池有望采用金属锂为负极,可大幅提升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同时由固态电解质替代易燃易爆的电解液,可阻止电池的燃烧爆炸,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全固态锂电池
2023/04/07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我国铁路产品认证起步于2003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原铁道部发布了《铁路产品认证管理办法》(铁科技〔2003〕104号),纳入原铁路产品认证目录共计7批75种产品。
2016/10/20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碳氮共渗常见缺陷有表面硬度低,渗层深度不够或不均匀,心部铁素体过多,表面脱碳脱氮,出现非马氏体组织等。其表现方式、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等与渗碳基本上相同
2017/05/17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外观呈紫铜色。铜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理化学特性,例如其热导率和电导率都很高,化学稳定性强,抗张强度大,易熔接,具抗蚀性、可塑性、延展性。纯铜可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能与锌、锡、铅、锰、钴、镍、铝、铁等金属形成合金
2019/09/22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国家标准GB/T 13304-91《钢分类》描述:以铁为主要元素、含碳量一般在2%以下,并含有其他元素的材料。
2017/11/08 更新 分类:法规标准 分享
电工钢是新型的软磁材料,性能通常是以铁芯损耗和磁感应强度作为产品磁性保证值,铁芯损耗低,铁芯损耗是指铁芯在≥50 Hz交变磁场下磁化时所消耗的无效电能,简称铁损,也称比总损耗,其单位为W/kg。
2018/06/2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