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药物使用中稳定性试验怎么做?

嘉峪检测网        2023-10-10 09:38

前言
 
药物In-use stability testing或称为使用中稳定性试验,通过模拟产品实际使用场景,对关键指标如物理、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学等参数进行研究,证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温度、空气、光照、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关键指标符合既定质量标准,从而确定使用中存储条件、期限等,目的是为如多剂量药物开启后存储条件、使用期限,或临床使用时需经复溶/溶液稀释(即需进行配伍处理)的配制方法、存储条件、使用时限等适用情形,提供说明书/标签信息,指导临床安全用药。
 
如FDA批准供紧急使用的Moderna新冠mRNA疫苗Spikevax (多剂量),在标签中即注明了药品使用过程存放条件和时限信息(图1蓝色划线部分),即“首次使用后,在2-25℃。放置12h后需丢弃”。而抗肿瘤药注射用地西他滨为冻干粉针剂,临床使用需要经复溶和稀释处理,其说明书中在“配制和给药方法”项下,标注了相关使用中稳定性信息(图2,蓝色划线部分),指导临床安全用药。
▲图1-Moderna新冠mRNA疫苗Spikevax 标签中关于使用中稳定性标注
▲图2-注射用地西他滨说明书中关于使用中稳定性标注
 
目前全球主流监管机构均规定,在注册申报CTD资料稳定性部分(3.2.P.8/2.3.P.8),除需提交常规稳定性研究(影响因素、长期、加速/中间条件)结果外,当产品适用时,还需提交注册批使用中稳定性试验结果,支持使用中贮藏条件和有效期。对于稳定性承诺批次一般无需进行使用中稳定性考察。
 
主流监管机构涉及药品使用中稳定性的技术指南,汇总如下表1:
 
▲表1-主流监管机构使用中稳定性技术指南汇总

监管机构

技术指南

要求

备注

WHO

TRS1010 Annex 10

Stability testing of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s and

finished pharmaceutical products,2018

1)必要时对多剂量包装制剂、配制或稀释后使用的制剂进行稳定性试验,可为标签上的配制、贮藏条件、使用期限提供依据。

2)至少对2个批次样品(中试规模以上)进行考察,含效期初始和末次点,其中至少1批需要对效期结束点进行考察,如果申报时未获得效期结束点数据,则至少包括12个月考察点或者申报时最后的一个完成考察点的使用中稳定性数据。

目前国内申报基本参照执行。

ICH

Q1A Stability testing of new drug substances and products.2003

EMA

Note for guidance on in-use stability testing of human medicinal products,2001

1)主要适用于多剂量包装制剂,开启后使用期限制定。

2)对于存在多个包装规格时,应选择最差条件进行使用中稳定性考察,并提供最差条件选择依据。

可参考细节。

FDA

USP-NF. General chapter <797>pharmaceutical compounding-sterile preparations.2020 

无菌制剂的使用期限为产品使用中稳定性、无菌性和风险水平等因素导致的最短使用日期。对于多剂量包装的无菌制剂,如滴眼液、眼膏剂等眼用制剂,软膏、气雾剂等创面用制剂,均应进行使用中稳定性考察。

可参考细节。

In-Use Stability Studies and Associated Labeling Statements for Multiple-Dose Injectable Animal Drug Products,2020

指出对于人用多剂量注射剂,有体积30ml、使用期限28天限制,或者可以进行支持性研究,在标签上可标注其他期限。

NMPA

2020版中国药典通则9001《原料药物与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

有些药物制剂还应考察临用时配制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例如,应对配制或稀释后使用、在 特 殊 环 境 (如高原低压、海洋高盐雾等环境)使用的制剂开展相应的稳定性研究,同时还应对药物的配伍稳定性进行研究,为说明书/标签上的配制、贮藏条件和配制或稀释后的使用期限提供依据。

未给出具体操作参考。

 
ICHQ1A《新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指导原则》,已在主流监管机构协调实施,关于使用中稳定性研究目的并无差别,但操作细节存在差异,鉴于国内关于使用中稳定性试验要求,起步较国外晚,导致申请人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申报资料研究完成质量,参差不齐,常有涉及使用中稳定性方面的发补工作,笔者将从注册申报角度,结合项目经验、国内外相关技术指南、监管人员观点文章等,对仿制药和新药使用中稳定性研究,开展策略、关注要点等进行阐述,希望对同行药物研发工作有一定启发。
 
一、仿制药使用中稳定性开展策略
 
对于仿制药,可以通过查阅FDA、EMA、PMDA等公布的原研产品审评报告、说明书、标签等信息,获得相关使用中稳定性信息,根据时限要求,设计考察时间点,对关键指标进行考察,与原研参比对比,趋势应该一致,结果不应该有明显差异,否则会影响其质量一致性的判断。
 
仿制药申报时常常未完成全部效期的稳定性考察,申报要求至少提交6个月的长期稳定性数据,因此可以提交起始点和长期6个月考察点(或者其他申报时完成的最近一次考察点,取决于申报策略)的使用中稳定性数据,并继续考察至少1批至效期末点的使用中稳定性。对于稳定性差、风险程度高的品种,建议考察注册3批产品的使用中稳定性(至少含长期稳定性的首次、末次点)。
 
多剂量口服固体制剂是比较常见的情形,一般对于低风险品种,默认30天使用期限,无需提供支持性数据,而制定延长的使用期限或者中、高风险制剂,其使用中稳定性方案设计时,需模拟实际使用情况,如某个多剂量固体片剂,包装规格60片/瓶,每天给药1次、每次1片,建议每天模拟1次敞口(破开内封口和盖子)放置1-2min、再盖好盖子的操作,直到60天,于第1天、30天和或45天、60天取样检测,最后一次取样后,样品于长期稳定性条件下放置,对关键点如6月、12月、24月、36月等进行稳定性考察,为使用中稳定性提供依据。
 
对主要适用情形的多剂量包装和临床临用现配药物,使用中稳定性开展关注点汇总如下表2。
 
▲表2- 仿制药in-use stability关注点

适用情形

批次选择

考察点

考察时限

分析方法

考察项目

备注

多剂量包装(片剂/胶囊等)

注册批申报批至少2批(最好工艺验证批)+参比制剂1-2批(尤其当包装规格和参比制剂不同时,需要进行对比考察)。

1)至少涵盖长期稳定性首次、末次两个点。 

2)申报时稳定性数据有限,可以提交长期12个月的使用中稳定性数据或者申报时完成的最后一个点数据(如6个月、9个月、18个月等,取决于申报策略)。

模拟实际使用,常温开启1-2min,再盖好盖子的操作,根据日服用量、次数和单位包装装量来设计考察点,至少涵盖首次、末次使用时间点,中间点根据风险评估确定。

经验证的、具有稳定性指示能力的分析方法,即应该能够指示各关键指标变化趋势的分析方法。

常规稳定性考察项目(含微生物限度)。

1)存在多个存储条件、包装规格时,采用风险评估方法,可选择最差条件进行考察。

2)对于低风险多剂量制剂,一般可默认30天的使用有效期限,当需制定延长的期限或中高风险产品,则需要提供支持性研究数据。

需临用现配的制剂

注册申报批次(最好是工艺验证批)至少2批+原研1-2批

至少涵盖0时和原研说明书中最长时限点,根据时限长短,决定增加的中间时间点数量。 

常规稳定性考察项目+复溶/稀释溶剂及给药器具降解、迁移杂质(如增塑剂、元素杂质)等。

1)若存在多个规格、配制浓度,可以通过风险评估,结合产品的性质和已有研究数据,选择最差条件进行考察。

2)对于不稳定品种,需要增加使用中稳定性考察批次,如自制批3批、参比制剂2-3批。

 
二、新药使用中稳定性开展策略
 
目前在新药研发中,广泛采用ASAP加速稳定性评估程序模型,预测药物稳定性趋势,即将药物降解速率与驱动降解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因素,进行定量关联的模型。ASAP对于产品前期研发剂型、处方、工艺的选择和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可以大大缩短试验时间。目前已经准备写入ICHQ1指导原则后续修订版中。
 
新药因参考信息有限,产品适用时,在IND申报时,即需要提供使用中稳定性数据,至少满足支持拟进行的临床试验过程中产品稳定性,临床3期至NDA阶段,应该结合临床阶段药学变更情况、前期数据积累,优化使用中稳定性考察策略,开展策略较仿制药更灵活。笔者结合项目经验,对新药使用中稳定性试验关注点,汇总如下表3:
 
▲表3- 新药in-use stability关注点

适用情形

批次选择

考察点

考察时限

分析方法

考察项目

备注

新药

1)逐渐递进研究:

中试批、毒理批、临床批、生产批等均可进行相应的使用中稳定性考察。

2)批次和考察频次基于评估结果。

IND(1-2期):增加考察点和频次,进行初步数据积累(如0月、1月、3月、6月、12月等)。

IND(1-2期):至少提交1-3个月的使用中稳定性数据(可根据临床拟给药周期确定)。

IND(1-2期):经初步验证(灵敏度、准确度)的分析方法。

关键指标+给药溶液、给药器具可能产生的降解杂质、塑化剂等

1)IND阶段样品存储和效期拟定一般比较保守,可以多考察几种存储条件的稳定性,为后续研究提供数据积累。

2)基于产品性质、临床给药方式、用量等综合评估,确定使用中稳定性考察策略。

3)注册分类2类改良型新药,可酌情参考本表格。

3期-NDA:同长期稳定性关键考察点。

3期-NDA:结合前期数据积累、变更研究情况,完善考察点和考察频次。

3期-NDA:经全面验证的分析方法

 
 
三、结论
 
对于仿制药,可以通过查阅FDA、EMA、PMDA等公布的原研产品审评报告、说明书、标签等信息,获得相关使用中稳定性信息,开展策略相对固定,仅需要注意批次选择、考察频次、检测项目等;同时,结合产品性质、关注给药器具可能产生的降解杂质等。而对于新药,建议可借助模型预测稳定性趋势,如目前应用广泛的ASAP模型,最大程度的使用模型引导药物研发策略,缩短药学研究耗时,对于新药使用中稳定性设计方案,常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使用风险评估工具,更高效的选择考察条件,为说明书和标签中关于使用中药物的存放条件、存放时限、操作关注点等提供依据。 
 

 
分享到:

来源:注册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