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制剂是否一定会设置中间体,不一定。依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平时研究中收集相关数据用于支持实际项目不制定中控/中间体研究的依据。对于高风险产品,比如注射剂,尤其中间产品的研发数据证明其稳定性不好,只能当然使用,这个时候的中间产品是否一定要设定中间体控制,以及进行下一步之前看到数据。
答案比较明确,高风险、不稳定的中间产品,通常是会要求进行数据支持进入一步。当然如果有足够好的数据,对于成品来讲不会产生风险和影响,可以与CDE沟通交流。
IND相关问题
问题1: 放宽制剂中某个杂质的限度,被要求提供药理毒理相关研究资料,请问这个药理毒理相关研究具体是指哪些试验呀?有哪些指导原则可以参考?
答:理毒理相关研究资料包括不同种属的重复给药毒性试验,NOAEL剂量,毒代参数AUC、Cmax,以及毒理试验样品批号和杂质检出结果。
问题2: 一个产品的生产工艺是来自于以前一个客户提供的,我们没做任何优化改进,计划直接用于申报,请问DMF中3.2.S.2.6部分咋写?
答:这部分工作内容是需要再与你们的CDMO公司协商好的,照理说应该是他们提供的,若是某些原因他们提供不了,那么你们可能需要根据平常对方发给你们的周报及会议内容,你们重新进行补充研究了,要不然可能研制现场审核的时候过不去。
问题3: 有个注射剂品种,长期稳定性试验发现非常稳定,那么其效期最多可以做到多久?
答:一般不超过五年。
问题4:液相色谱分离度谷点可见(Valley points are visible),这个是个什么标准啊?
答:是指无法计算分离度(R),要计算峰谷比。抗生素类有些分不开就需要用峰谷比来评价。峰谷比最早来源于欧洲药典,美国药典和中国药典也加入了这个定义。
问题5:申报3类的验证性临床有提交过一个批次1个月的稳定性数据的吗?
答:这个所谓的1个批次的规模以及是否有其它代表性批次一起评估可能需要考虑。
问题6:IND制剂中美双报的,缓冲盐之类的辅料一定要符合 USP + CP吗? 有些辅料只符合 CP或者 USP ,CDE和 FDA接受程度如何?
答:IND阶段 FDA一般不查细节。中国需要辅料的授权书。如果没有,会需要递交一些合同发票之类的文件。中国申报最好选择A状态的辅料,如果是I状态,NDA之前需要转为A,否则需要关联审评。
问题7:一个原料药包装问题,具有引湿性的原料药用聚乙烯瓶包装是否必需覆膜热封?
答:可以夹层中加适量干燥剂,或者加铝箔袋热封。
问题8:注射剂,包装系统从西林瓶到预充针,处方都不变,就是包装系统变化,3期还是西林瓶,来不及用预充针上3期了,请问CMC的研究是否足够,还是要加人体PK实验吗?
答:如果想申报顺利,建议批准上市后走补充申请,更流畅一点。
问题9:请问IND阶段的重大变更,需要单独报补充申请吗?
答:小分子药物,最好报;但不报的也见过。III期的重大变更要谨慎,生物制品得按照上市后的要求做可比性研究。
问题10:一个改变碱基的药物,已经按照2.1申报上市。那后续在这个碱基药物的基础上,再改变剂型;但是改变后的剂型为不带碱基药物已有的剂型。这个算改良吗?
答:1)算。2)是否按照2.1,取决于你以谁为目标进行改良。你以不带碱基的吸入制剂为参比改良为带碱基,则2.1。你以口服为参比改良为吸入,则2.2。3)你选定了参比,然后就是临床优势的阐述了。这个好好做一下文章。
问题11: 对价值非常昂贵的物料,注射液中使用量仅为几微克,工艺为无菌过滤法,该物料需要做微生物的检测吗,取样10g,几万就没了,还是能减少取样量?CDE有相关的一些指导意见没?
答:不能因为预料贵或者批量小就不去研究,理由是站不住脚的。企业做细菌内毒素,微生物限度看厂家报告。这个肯定是要做微生物检测的,还要做方法验证,我们有个项目也是5mL规格,原料药也很贵,一样要做,这个是必须要做的
问题12:新药注射剂,毒理样品需要按照临床用注射样品除微生物吗?
答:换个思路,万一感染了,还就供试品组有,你这都没法说不是药物的原因。
问题13:一个药品说明书要求储藏温度15~30,临床储存的时候短时间到了14.6,大家觉得要报告超温吗?
答:确认一下当时仪器设备验证时上下是否有一个波动范围。如果是0.5度的情况,应怎么汇报。如果属于超温,说明并做评估,说明对质量没有影响,同时做好相关的记录备查。
问题14:现有这么一个疑问,即“灭菌前药液物理稳定性约8h,类似这种药液稳定性差的注射品种是否可以不做中间产品控制?或者有中间产品控制,但不等结果再进行下一步?”上述的方案是否合理?
答:中间控制是否等结果取决于对处方、工艺的风险评估相应措施的控制和历史数据的积累,直接跳过要接受整批报废的风险。
临床批,我觉得可以,大不了这批不要了。PPQ批次时可以继续按照临床批的做法执行,把方案写清楚,临床批的执行结果可以作为PPQ批次的rationale,以后商业化批可以不做这个中控,只要PPQ三批结果都合格,这些都要在方案中写清楚。商业化之前,建议PNDA沟通交流这个问题
问题15:FDA申报包材检验应参考什么标准检验?
答:美国药典附录661,671。
问题16:公司有一个在研的品种目前处于临床试验期间,最近公司从商业上上的变动,公司A将我们研发部门划分出来单独成立一个公司B,原来的公司依然存在,但目前进行临床试验的项目还是要新成立的公司继续进行下去,最后这个项目的上市及上市批件也是由B持有。 我们的想法是,目前的临床试验依然想以A公司的名义做完,等到申请上市的时候以B公司的名义申请上市,然后提交A、B公司变更的证明性文件,不知道这样是否可行? 另外,关于变更的证明性文件除了AB公司的相关协议,是否还需要其他证明性文件?
答:临床期间可以变更申办者,现在就变为B,将来由B去申报NDA。
NDA相关问题
问题17: 新药申请NDA,指导原则上面说要12个月稳定性数据申报,不知6个月稳定性数据CDE可以受理吗?
答:看项目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有突破性疗法,可能行。如果只是一般项目,还是12个月比较靠谱。
问题18: 如果需要省所做校正因子验证,也是90个工作日出报告书吗?
答:有可能,根据注册检验指南,方法符合60WD,加上标准复核,90WD。
问题19:对于2期单臂关键研究注册上市的NDA,单臂关键研究是否是核查的重点,对于关键研究与早期研究在同一个方案下的情况是否会扩大核查范围?
答:单臂研究数据肯定是重点。核查是否扩大范围,取决于该研究影响临床有效性数据的判断。
问题20:有个新药NDA申报递交了,请问在注册现场核查的时候会要求动态原料药吗?这种要提前准备物料吗?
答:近3年内报的4个NDA品种,都是动态核查的。如果涉及到起始物料前延,发补时还会启动二次核查。核查前CFDI会跟申请人沟通,不会告知是动态还是静态,但可以跟CFDI沟通,主要看那几个步骤,侧面问下,就知道是动态了。创新药应该都是动态的,因为生产批次少还是有风险的。CFDI现在要求可以是静态检查,并不需要动态,GMP符合性检查才需要动态。
问题21:注册批量的规定里对注射剂的批量要求为30L或50L,这是对配液量的要求还是灌装量的要求?
答:我理解是配液量。
问题22:请问上市后变更原因的补充申请是只能申报一个重大变更事项吗?
答:不是的,可以多个变更合并在一起。
问题23:如果化药胶囊是牛源,那么上市的时候,仅提供TSE/BSE声明可以吗?
答:动物源的物料研究很麻烦,仅仅TSE/BSE声明肯定不行,病毒灭活,降压物质等都要做。
问题24:在原料药上市申请阶段(已递交发补)中变更申请人名称以什么方式申请?是否影响审评时限?
答:涉及技术要求的等待上市后变更。不涉及技术要求的公文。
问题25:记得有个文件里是说过制剂工艺验证用API的样品需要至少2批的一个指导原则。请问各位有记得是哪个文件吗?
答:《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化学药品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要求(试行)》(2021年第21号)。2015.02.25-《化学药物(原料药和制剂)稳定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Q1A(R2):新原料药和制剂的稳定性试验,这2个文里也都提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