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预警 > 栏目首页

  • 常见微生物菌种衰退原因及预防

    微生物长期受到外界的影响,遗传性状必然发生某些变异。正是由于变异的存在才使得生物向前进化。然而由于突变的存在,菌种在培养或保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优良生产性状的劣化、遗传标记丢失、典型特征改变等现象,称为菌种衰退。比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由于菌种衰退,导致其新生的菌体芽孢和伴孢晶体都比较小;保藏的沙门氏菌鞭毛抗原丢失,导致H多价血清不凝固等

    2021/03/12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 灭菌后小导管内留有气泡的原因分析及其解决办法

    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检测时,所用培养基LST、BGLB、EC肉汤等这些需要用小倒管(杜氏管)考察产气的培养基,灭菌后,偶尔会有小气泡留在小倒管内,导致培养基不能使用。重复灭菌不仅费时,更重要的是会破坏培养基的有效成分。为了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根据实验经验,小编做出几种可能原因分析总结。

    2021/12/01 更新 分类:科研开发 分享

  • 微生物实验室如何布局?

    微生物实验室良好的通风是关键,必要时更应配备抽风机。接种、分离及鉴定细菌等操作应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对结核杆菌等传染性极强的微生物学检验时必须在100%外临床微生物学实验室接触多种有害微生物,为了防止交叉污染,保护工作人员健康,实验室应至少划分成3个区。

    2016/04/11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

  • 荧光试验结果的观察与分析

    日常试验中,经常会遇到大肠杆菌需要观察荧的是情况。国标4789.38-2012大肠埃希氏菌计数中第二法(VRBA-MUG计数),GB/T 5750.12-2006 水及水源水中的大肠埃希氏检验,都需要观察荧光,可见荧光结果观察的重要性。

    2020/09/15 更新 分类:实验管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