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法规标准
嘉峪检测网 2017-12-11 14:40
近年来,随着各地清真食品产业的发展,清真食品出口成为国内一些穆斯林相对聚居区的主要经济发展战略。如何更好的获取清真食品国际贸易通行证,这是也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问题。我国还没有形成全国统一的清真食品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我们对国际清真食品标准及相关认证管理情况进行了解,更好的促进清真食品出口。
国际清真食品标准及认证管理现状
清真食品(HALAL Food)是指伊斯兰法律允许的合法食品,“HALAL”即“合法”之意。判定食品是否“清真”的主要来源包括古兰经(Quran)、根据先知的言行形成的传统和行为(Sunnah圣训)、先知言行录(Hadith),因古兰经和先知言行录中对某些规定的表述并不明确及各学派对规定的理解不统一等原因,导致世界上对“清真”的描述不尽相同,尚未形成具有绝对权威的清真食品国际标准。各国只在清真食品禁忌成分的内容上基本达成共识,形成较为公认的CAC/GL 24-1997《“哈拉”术语使用通准》,由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通过。而在屠宰加工方式、程序、致昏技术等方面,依然存在差异。
清真食品认证不是由穆斯林国家发起,而是在60年代中期,由美国西部的穆斯林食品和技术专家发起。在穆斯林国家认证没有必要,而对于居住在美国、欧盟、亚洲和大洋洲等非穆斯林国家的穆斯林居民来说,食品的清真认证成为必要手段。国家层面的清真认证是1973年兴起于新西兰,新西兰政府委托其埃及移民默罕默德博士通过认证的方式,达到其屠宰后的肉食产品被中东国家接收认可的目的。目前世界上存在不同的“清真”标准,主要包括伊斯兰国家组织制定的标准和马来西亚制定的标准。虽然大家正在努力制定共同认可的“清真”标准,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认证机构可依赖程度,认证机构缺少标准同时符合性检查不充分,缺乏统一的审核标准(从农场到餐桌),动物机械化屠宰,标签是否需要标注致昏/未致昏,对伊斯兰法规的解释和说明不明确,“清真”屠宰人员和认证人员培训不足等问题。
主要国家对清真食品的管理
目前世界上直接针对清真食品立法,并有较为完整的管理制度的国家有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
印度尼西亚
该国制定了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清真保证体系要求和清真认证的要求,要求生产商建立清真保证体系,编写清真保证体系手册,由国家主管部门认可的认证机构进行审核。
马来西亚
1974年出台《清真宣言书》,为日后的清真认证奠定了基础。目前清真认证活动由伊斯兰事务发展署(JAKIM)实施。2011年,出台《贸易描述法》,要求清真产品必须获得清真认证。清真认证共涉及7大板块:食品、化妆品和个人护理用品、消费品、餐饮企业、药品、屠宰企业和物流。
新西兰
在新西兰生产的食品必须达到新西兰食品安全法和特定立法要求。清真食品保障要求是其特定立法要求的附加部分。2010年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发布清真保证公告,成为第一个发布清真公告维护清真的非穆斯林国家。2015年发布了海外市场清真准入要求《Animal Products (Overseas Market Access Requirements for Halal Assurances)Notice(No. 2)2015》目标在于达到海外清真食品认证市场的要求。初级产业部全面负责清真认证食品的管理。
澳大利亚
清真产品的管理主要涉及红肉及红肉产品。其农业和水资源部通过政府授权清真项目的运作,推动本国牛羊肉产品出口至全球清真消费市场。2005年7月1日,《肉类和肉类产品出口管控令》生效,要求对出口清真红肉产品的屠宰加工采取注册管理制度,注册前应获得伊斯兰机构的批准,由该组织负责屠宰人员的培训和监督,并对企业定期验证。企业、伊斯兰机构和检疫检验局各司其职:企业必须制定清真肉类生产的程序加以实施,并在产品和/或内包装上加盖官方的清真标识;伊斯兰机构负责清真肉类生产环节中宗教事宜部分;检疫检验局负责企业和伊斯兰机构文件的审批、企业清真肉类生产非宗教环节合规情况的审核和验证,并协同伊斯兰机构出具肉类出口清真证书。
欧盟
清真的管理主要体现在食品标签法规和动物福利法规。如果企业决定在标签上使用“HALAL”标识,必须遵守1169/2011/EC食品标签法规。根据动物福利法规要求,清真食品必须按照清真要求实施屠宰。欧盟各成员国主要采取三种不同的清真屠宰管理要求,一是允许宰杀前不致昏;二是要求抹脖后采取致昏措施;三是要求宰杀前必须采取致昏措施。鉴于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动物福利问题,下一步欧盟可能会立法要求在标签中体现有关动物福利的内容。
针对清真食品的出口主要在于满足清真食品进口国的要求,国内的一些机构组织通过认定、监制等方式,或者通过和国外的机构合作,来满足进口国的要求。但还需要在现有基础上,统一标准,进一步加强合作,才能更好的促进清真食品的国际贸易。
来源:AnyTes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