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嘉峪检测网 2019-12-03 11:06
〔摘 要〕
目的 对硅凝胶瘢痕贴进行生物学评价,为产品临床应用提供安全依据。
方法 参照GB/T 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的要求,对硅凝胶瘢痕贴进行细胞毒性试验、皮肤刺激试验和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结果 样品的细胞反应为1级,无皮肤刺激反应和致敏反应。
结论 硅凝胶瘢痕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皮肤损伤是瘢痕形成的主要原因,而皮肤擦伤、烧伤、感染及外科手术等都能造成皮肤损伤,形成瘢痕。瘢痕不仅影响着患者局部外观或者功能,而且常给患者带来局部瘙痒、不适以及疼痛等慢性症状,从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医用硅胶作为一种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有着较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从20世纪80年代起,硅凝胶就被用于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1]。硅凝胶产品不仅能够有效地预防病理性瘢痕的形成,而且可使瘢痕变软、变薄[2]。但硅凝胶贴类产品在防治瘢痕时,瘢痕部位可能出现皮疹、瘙痒及 感染等并发症。为了系统评估硅凝胶瘢痕贴的生物相容性,本研究按照GB/T 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的要求,对硅凝胶瘢痕贴生物相容性进行安全性评价。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ATCC),胎牛血清(Gibco),胰蛋白酶(Gibco),MTT(美国Sigma公司),MEM(Gibco),完全弗氏佐剂(美国 Sigma公司),成年新西兰兔(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合格证号:41001700005019),体重2.2~2.7kg,健康初成年白化豚鼠(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合格证号:41001700005096),体重300~500g。
1.2 方法
1.2.1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无菌条件下取样品,按照1.25cm2/ml的浸提比例制备样品浸提液。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L-929细胞用胰酶消化后,加入细胞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为1×104个/ml。将配置好的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板中,每孔100μl。置5% CO2培养箱37℃,培养24h后,弃去原培养液。空白对照组加入新鲜MEM细胞培养液,供试品组加入样品浸提液,阴性对照组加入高密度聚乙烯浸提液,阳性对照组加入含5%二甲基亚砜的培养液,每孔100μl,置CO2培养箱继续 培养72h。更换培养液72h后,将上述各组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在每孔加入5g/L的MTT溶液20μl。继续培养4h后弃去孔内液体,加入150μl 的DMSO,振荡10min后,在570nm和630nm波长下用酶标仪测定吸光度,并计算相对增殖率=试验组吸光值/空白对照组吸光值×100%[3]。按表1进行分级标准判定。
1.2.2 皮肤刺激试验
1.2.3 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取豚鼠15只,分为试验组10只和对照组5只,于试验前12h剃除动物左上背被毛。将样品裁剪成2.5cm×2.5cm大小,直接贴敷于试验部位并用绷带固定。对照组使用相同大小的纱布,并固定。6h后,去除包扎。1周中连续3d 重复此步骤,连续3周。最后一次诱导敷贴14d后,去除豚鼠右上背被毛,将样品贴敷6h后去除。对照组使用纱布做相同操作。于去除敷贴后24,48h观察皮肤致敏反应情况,并评级[4]。
2 结果
2.1 细胞毒性试验
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除阳性组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形态呈球形,其他组别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形态未见异常。MTT结果显示,样品的细胞增殖率为92%。见表2。
表 2 试验样品的细胞相对增殖率
2.2 皮肤刺激试验
试验观察结果表明,除了去除固定1h时可见轻微皮肤红斑和水肿,剩下在时间点均未见动物皮肤出现红斑和水肿,即样品的原发性刺激指数为0。
2.3 迟发型超敏反应
试验观察结果表明,动物在去除固定后24h和48h,皮肤均未出现明显改变,表明试验样品无迟发型超敏反应。
3 讨论
手术后常常留下严重的增生性瘢痕,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显得至关重要。有研究认为,硅胶敷料可以通过“水合作用”抑制瘢痕增生[5]。使用硅凝胶瘢痕贴后,皮肤水分蒸发减少,使皮肤角质层水分增多,从而软化瘢痕。此外,含水的角质层有利于提高氧的通透性,减少了低氧对瘢痕生长的刺激,从而进一步抑制了瘢痕的增生。本研究按照 GB/T 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的要求,采用细胞毒性、皮肤刺激、迟发型超敏反应对硅凝胶瘢痕贴进行生物学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硅凝胶瘢痕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参考文献】
[1]Perkins K,Davey RB,Wallis KA.Silicone gel:a new treatment for burn scars and contractures[J].Burns Ind Therm Inj,1983, 9(3):201-204.
[2]Meaume S,Le Pillouer-Prost A, Richert B,et al.Management of scars: updated practical guidelines and use of silicones[J].Eur J Dermatol,2014, 24(4):435-443.
[3]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GB/T16886.10-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第5部分:体外细胞毒性试验》[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4]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GB/T16886.10-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 分: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5]Mustoe TA.Evolution of silicone therapy and mechanism of action in scar management[J].Aesthetic Plast Surg,2008,32(1): 82-92.
作 者:韩颖,徐玉茵,田林奇,周静,刘康博
单 位:河南省医疗器械检验所
来源: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