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法规标准
嘉峪检测网 2022-12-16 11:22
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以下简称“新冠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60-140nm。具有5个必需基因,分别针对核蛋白(N)、病毒包膜(E)、基质蛋白(M)和刺突蛋白(S)四种结构蛋白及RNA依赖性的RNA聚合酶(RdRp)。核蛋白(N)包裹RNA基因组构成核衣壳,外面围绕着病毒包膜(E),病毒包膜包埋有基质蛋白(M)和刺突蛋白(S)等蛋白。
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进行防御。其中特异性抗体IgM最早产生并进行早期防御,但该抗体维持时间短,消失快,在血中持续数日至数周;随后产生IgG抗体,在IgM接近消失时,IgG的含量达到高峰,并在血中持续较长时间。在临床应用中,因新冠病毒特异性IgG在病毒感染早期检出率较低,因此该标志物不单独用于新冠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应与新冠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联合使用。
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会刺激人体产生保护性抗体,随着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的提高,在新冠病毒血清学检测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疫苗接种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提出,新冠病毒特异性IgM检测不适用于近期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的人群。同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抗体持续阳性的时间尚未有明确的研究结论,新冠病毒特异性IgG检测亦不适用于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或曾经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群。在新冠病毒抗体临床应用上,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明确规定,接种后不建议常规检测抗体作为免疫成功与否的依据。
本文适用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预期用途为体外定性检测人体血清、血浆、全血等样本中新冠病毒特异性IgM抗体/IgG抗体/总抗体。本文不适用于检测新冠病毒IgA抗体以及中和抗体相关产品。
产品名称应符合《体外诊断试剂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及相关法规的要求,如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根据《体外诊断试剂分类规则》,该产品按照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管理,分类编码为6840。
一、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体检测试剂性能研究实验要求
1. 分析性能研究
对适用不同机型产品,需开展不同性能评估。如产品包含不同的包装规格,需要对各包装规格进行分析或验证。
适用的不同样本类型应分别进行分析性能研究。
分析性能评估所用样本的基本信息均需明确,例如样本来源、样本类型、采集和处理方式、稀释方式、定值过程及数据等。研究中采用的新冠病毒阳性样本,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确定其阴阳性和浓度水平。分析性能评估用样本一般应为真实样本,如涉及稀释后检测,应采用与适用样本类型一致的阴性基质。
1.1.样本稳定性
样本稳定性研究应采用临床真实样本进行,通常应当至少包含一定数量阴性样本、弱阳性样本及阳性样本,考察样本在经历不同的储存条件后,试剂能否稳定输出符合要求的结果。样本稳定性可以包含样本冻融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的研究,以及样本经过处理后(如灭活)稳定性的研究。
1.2.适用的样本类型
明确适用的样本类型,如:血清、血浆或全血等,血浆和全血需考察不同抗凝剂的适用性。
如产品适用于血清和血浆,可采用同源比对验证样本的可比性。
如产品适用于全血,可采用该样本类型进行全性能评估,亦可至少进行检出限、不同区域病毒样本的包容性和精密度研究,同时进行同源比对试验。
研究样本采集时间点的选择:是否受病程、临床症状、用药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1.3.校准品的量值溯源和质控品的赋值
明确校准品的的量值溯源(如适用)。
明确质控品的赋值(如适用)。需至少进行三批产品分别在不同适用机型的赋值研究。
1.4.精密度
应对精密度指标,如标准差或变异系数等的评价标准做出合理要求。精密度研究应采用临床样本。
应考虑运行、时间、操作者、仪器、试剂批次和地点等影响精密度的条件,设计合理的精密度试验方案进行评价。
设定合理的精密度评价周期,例如:为期至少20天的检测,具体方案可参考性能评价相关文件进行。
用于精密度评价的临床样本应至少包含4个水平:阴性样本、临界阳性样本、(中和强)阳性样本,并根据产品特性设定适当的精密度要求。
阴性样本:待测物浓度低于检出限或为零浓度,阴性检出率应为100%(n≥20)。
临界阳性样本:待测物浓度略高于试剂盒的检出限,阳性检出率应≥95%(n≥20)。
中阳性样本:待测物浓度呈中等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00%且CV≤15%(n≥20)。
强阳性样本:待测物浓度呈强阳性,阳性检出率为100%且CV≤15%(n≥20)。
1.5.包容性
应对具有时间和区域特征性的不同来源的患者真实临床样本进行验证。IgM抗体、IgG抗体检测试剂分别研究各10个不同患者样本,验证内容应包括检出限、重复性等,开展样本及浓度的确认方法、试验数据。其中应注意,包容性研究样本和检出限研究样本不能重复。
1.6.检出限
检出限的确定:建议选取特定滴度的特异性抗体阳性样本梯度稀释进行检出限确定,每个梯度的稀释液重复3~5份,每份稀释液重复检测不少于20次,将具有95%阳性检出率的抗体水平作为检出限。
IgM抗体、IgG抗体应分别选择不同来源具有代表性的5个临床样本进行检出限的确定。
检出限的验证:选择具有时间和区域特征性的至少5个临床样本(与检出限确定不同样本)在检出限浓度水平进行验证,应达到95%阳性检出率。
采用的稀释液应与适用样本类型的基质一致,可采用阴性样本进行稀释。抗体检测试剂应对抗体类型和滴度进行验证。
1.7.分析特异性
1.7.1交叉反应验证(IgM抗体、IgG抗体检测试剂应分别验证)
地方性人类冠状病毒(HKU1,OC43,NL63和229E)。
H1N1(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2009)、季节性H1N1流感病毒)、H3N2、H5N1、H7N9,乙型流感Yamagata、Victoria,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A、B、C组,腺病毒1、2、3、4、5、7、55型,肠病毒A、B、C、D组,EB病毒、麻疹病毒、人巨细胞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腮腺炎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肺炎支原体。
高浓度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抗体与特异性IgM抗体的交叉反应验证。
验证不少于20份正常人样本。
1.7.2内源/外源物质干扰:
开发人在每种干扰物质的潜在最大浓度(“最差条件”)条件下进行评价,在病毒抗体临界阳性水平进行干扰试验验证。
用于干扰试验的物质
物质 |
活性成分 |
血液中干扰物质 |
胆红素、血脂、血红蛋白、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HAMA、总IgG、总IgM、红细胞压积(全血样本适用)等。 |
抗病毒药物 |
α-干扰素、扎那米韦、利巴韦林、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阿比多尔 |
抗生素 |
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头孢曲松美罗培南 |
全身性抗菌药 |
妥布霉素 |
过敏性症状缓解药物 |
盐酸组胺 |
1.8.高剂量钩状效应
应对高剂量钩状效应进行研究。
10.IgM抗体破坏试验(IgM抗体检测试剂适用):对至少5份含有病原体特异性IgM抗体的样本进行IgM破坏试验研究,方法为采用特定的化学制剂(如2-巯基乙醇或二硫苏糖醇)处理样本后,重新进行检测,IgM检测结果应为阴性。
1.9.企业参考品性能:根据主要原材料研究资料中的企业参考品设置情况,采用三批产品对企业参考品进行检验。
1.10.反应体系研究
1.10.1研究样本采集时间点的选择:是否受病程、临床症状、用药情况等因素的影响。
1.10.2反应条件确定
应考虑反应时间、判读时间、反应温度/湿度、洗涤液体积和洗涤次数(如涉及)等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上述条件的最佳组合。
1.10.3反应体系中样品加样方式及加样量确定
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的加样方式及加样量。如样本需采取稀释或其他必要的方法进行处理后方可用于最终检测,应对样本稀释液及其用量、其他必要的处理方法等进行研究。对于IgM抗体检测试剂,如采用间接法,建议考虑高浓度特异性IgG对结果的影响,合理设置IgG去除相关样本处理步骤,以降低特异性IgG可能造成的假阴性和假阳性。
应对样本是否可以灭活,以及可采用的灭活方式、灭活时间进行研究确定。
2. 稳定性研究
2.1.实时稳定性(货架有效期)
至少对三批申报产品在实际储存条件下保存至成品有效期后的实时稳定性进行研究。明确储存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光照)及有效期。
2.2.使用稳定性
产品实际使用期间稳定性的研究应包括所有组成成分的开封稳定性。适用时开展复溶稳定性、机载稳定性及冻融次数研究等。如涉及校准品,还应开展校准频率或校准稳定性研究。明确产品使用的温度、湿度条件等。
2.3.运输稳定性
开展产品可在特定或者预期的条件下运输的研究,明确产品正确运输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和机械保护等)。同时说明产品的包装方式以及暴露的最差运输条件。注意应考察经过运输条件后实时稳定性。
3. 阳性判断值研究
阳性判断值的确定:开展对申报试剂阴性/灰区/阳性等结果判断的阳性判断值(cut-off,CO)确定的研究,包括具体的试验方案、人群样本选择、评价标准、统计学分析和研究数据等。确定阳性判断值使用的样本来源的选择应考虑到不同的地理区域、不同的感染阶段和生理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如适用,可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的分析方式来选择确定合理的阳性判断值;如结果存在灰区(equivocal zone),应明确灰区建立的基础。应重点考察对弱阳性样本的区分能力,研究中应包含有统计学意义的弱阳性样本例数。
阳性判断值的验证:应搜集采用分布均匀的真实样本对所确定的阳性判断值进行验证。
阳性判断值的验证样本不应与阳性判断值的确定样本以及临床试验样本重复。
如果产品适用不同样本类型,需要对所有样本类型进行阳性判断值的验证。
4.其他研究
4.1.主要原材料研究
主要原材料包括抗原、抗体、质控品、参考品等。应确定主要原材料的选择与来源、制备过程、质量控制标准等相关研究。主要原材料可企业自制,也可外购,供应商应固定,不得随意更换。
4.1.1.新型冠状病毒特异的抗原、抗体
病原体特异的抗原、抗体是该类产品的关键原材料。
4.1.1.1.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所用特异性抗原
应确定抗原表位,确定抗原来源、制备、筛选、纯化、鉴定及质量标准(外观、蛋白浓度、纯度、分子量、功能性试验等)。
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4.1.1.1.1.企业自制抗原
天然抗原,应确定毒株选择、培养、抗原提取、纯化、鉴定等试验过程。重组抗原,则应确定有关特定基因选择、序列信息、克隆构建及转化、抗原表达及纯化、鉴定等内容,重组抗原应明确与天然抗原结构的异同。
4.1.1.1.2.企业外购抗原
应确定抗原的名称、抗原生物学来源、供应商名称、供应商选择的依据,供应商需出具的抗原性能指标及检验报告。重组抗原应明确关特定基因选择、序列信息,克隆构建及转化,抗原表达及纯化、鉴定等研究,重组抗原应明确与天然抗原结构的异同。
4.1.1.2.其他主要原材料
除上述主要原材料外,产品中包含的其他主要原材料,如小鼠抗人IgM/IgG单克隆抗体、酶标抗体、胶体金、硝酸纤维素膜、微孔板、样本稀释液等,均应进行选择及验证,。明确主要原材料的供应商和质量控制标准。免疫层析方法学的产品如适用于全血,应介绍血细胞去除方式,并验证去除效果。
4.1.2.试剂盒质控品/质控线
应设置合理的质控品/质控线。质控品应至少包含阴性和阳性两个水平。抗体检测试剂阳性质控品可选择临床阳性样本,阴性质控品可选择临床阴性样本或阴性基质等。确定相关原料的来源、选择和性能,并进行相关研究,明确供应商和质量控制标准。企业应对质控品的检测结果(如A值)做出明确的范围要求(试验有效性的判断)。
4.1.3.企业参考品
该类产品的企业参考品一般包括阳性参考品、阴性参考品、检出限参考品和重复性参考品。应根据产品性能验证的实际需要设置企业参考品。
应确定企业参考品的原料来源、选择、制备、阴阳性及浓度/滴度确认方法或试剂等相关验证。企业参考品的基质应与待测样本相同。新型冠状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的企业参考品的设置建议如下:
4.1.3.1.阳性参考品
阳性参考品应考虑覆盖不同来源及特征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样本,可选择至少各5份确认为阳性的临床样本,并设置不同滴度水平。
4.1.3.2.阴性参考品
阴性参考品应考虑检测特异性的评价,应纳入正常临床样本、含类风湿因子等干扰因素的样本及其他病原体特异性抗体、抗原阳性样本,建议包括冠状病毒(HKU1、OC43、NL63、229E)、流感病毒、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抗体阳性样本。
4.1.3.3.检出限参考品
可设置临床阳性样本的系列稀释样本,其中应包含检出限水平。
4.1.3.4.重复性参考品
建议包括高、低两个浓度的临床样本,其中一个浓度应为检出限附近的浓度。
4.2生产工艺研究
4.2.1明确产品基本反应原理。
4.2.2明确生产工艺,对每一步骤生产工艺的进行研究确定。
4.2.3包被/标记工艺研究,应考虑如包被/标记液量、浓度、时间、条件等指标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上述指标的最佳组合。
4.2.4研究显色系统、酶作用底物等的最适条件。
来源:嘉峪检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