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小口径人工血管的研发是近十年来国际上的热点,但迄今为止市场上没有国产小口径产品获批。本篇小编从人工血管定义、临床应用、国内小口径产品研发进度、落地难点等方面,带大家深入了解这个领域。
微创介入医疗器械已成为目前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血管支架、药物洗脱球囊、人工心脏瓣膜、心脏封堵器、人工心脏、人工血管等。其中,人工血管是许多严重狭窄或闭塞性血管的替代品,适用于全身各处的血管转流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有重要作用。近期动脉网发布的投资界关注的5大热点创新领域中,组织工程小口径人工血管位列其中。
大口径已落地应用,小口径尚无国产产品获批
人工血管的应用领域
血管置换(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切除、血管病变、外伤导致的血管破裂)
血管搭桥(冠心病,胸、腹、骼、下肢动脉硬化、狭窄;静脉萎缩)
血液透析造瘘(肾病患者的可反复穿刺的血液透析通路)
人工血管的规格(按口径大小)
大口径人工血管:>10mm
中等口径人工血管:6mm~10mm
小口径人工血管:<6mm
我国人工血管市场仍由外资品牌主导,迈柯唯、泰尔茂、巴德医疗、戈尔公司等占大部分市场份额。目前,大、中口径人工血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直径小于6mm的人工血管,因其再狭窄发生率高,目前仍没有国产产品成功用于临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球人工血管产品供应链受阻,国内人工血管紧缺,国产替代亟待解决。
△已获批的大、中口径人工血管产品
目前我国冠心病患者超过1100万,下肢动脉疾病患者超过4500万,血液透析患者超过69万,需要接受血管置换治疗的患者需求巨大,目前该市场尚是一片蓝海。小口径人工血管在临床可用于外周血管替换、心脏搭桥、动静脉瘘建立等手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国产进程待提速,厂家研发热度高
作为长期存在于人体内的人造器官,小口径人工血管性能要求高,理想的小口径人工血管应具备:
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血液相容性
抗血栓性
力学性能稳定
抗感染
弹性强
良好的远期通畅率等
小口径人工血管制造工艺流程复杂,周期长,投入大,技术壁垒较高,涉及材料工程、生物工程、医学与纺织工程等多学科专业技术,目前国内仅少数企业布局研发,主要有武汉杨森、杭州领博、苏州海迈、深圳柔脉、天津心衢、上海生纳、上海畅迪等。
△国内小口径人工血管厂家研发进度
“卡脖子”技术落地难
该领域研发难点主要在于,用于制备小口径人工血管的材料性能仍有待提高,血液相容性及抗凝血性能不佳,与血液接触后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纤维蛋白和血小板沉积,从而导致血管管腔狭窄,甚至血管闭塞。同时,由于小口径人工血管中血流速度慢、血压低,现有材料无法较好支持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和生长,植入体内后易造成血管管腔狭窄、形成血栓,小口径人工血管的远期通畅率问题仍难以解决。
人工血管通常以尼龙、涤纶(Dacron)、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等合成材料人工制造,传统材料涤纶有较高通畅率,但无法完全满足小口径人造血管的制造要求。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运用最广,目前市场占有率60%,有很好生物相容性与抗凝性,但顺应性差,移植物通畅率仅为30%。聚氨酯(PU)生物相容性优良,通畅率高,未来有可能突破小口径人造血管的难题,但在体内会出现降解和钙化现象。
组织工程小口径人工血管兴起
新兴生物材料在逐步替代传统材料,组织工程材料也逐渐成为小口径人工血管材料的热门研发方向。组织工程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从再生角度为血管移植提供新的途径,是将种子细胞接种于天然或合成材料支架上,进而构建从形态到功能均与活体血管接近的组织工程化血管,在植入前进行脱细胞处理,防止免疫排斥问题。国外人工血管领先企业Humacyte研发的人类脱细胞组织工程血管(HAV),采用组织工程技术,在人体外生成“活”的人体血管,临床表现优异。截至2021年底,HAV已植入约471名患者体内,至今无免疫排斥反应。
△ 小口径人工血管代表产品
国内很多的组织工程小口径血管产品也正在研发——武汉杨森的由聚氨酯复合材料制成的“三层仿生结构人工血管”产品、领博生物公司的生物型脱细胞人造血管(SAV)、海迈医疗的自体和同种异体脱细胞基质小口径人工血管、柔脉医疗的小口径组织工程化人工血管与组织化电子血管等,国内企业的发力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结语
小口径人工血管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也是心血管植介入器械领域极具挑战的研究方向,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逐步应用,期待中国技术尽早突破小口径人工血管“卡脖子”技术,填补临床空白,让更多有需求的患者群体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