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冠状动脉乳突球囊的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和优势

嘉峪检测网        2025-02-25 17:34

血管疾病发病情况在人口老龄化、不良生活、饮食习惯影响下呈现增长趋势,介入治疗已成为主要治疗手段。

在“介入无植入”理念下,特殊球囊行业迅速崛起,例如切割球囊、刻痕球囊、乳突球囊等,不仅解决了普通球囊扩张导管对血管狭窄病变扩张能力有限的问题,并逐步在多个适应证中从辅助治疗转变为主要治疗手段。

 

特殊球囊分类

 

特殊球囊主要分为切割球囊、定向刻痕球囊、棘突球囊、导丝刻痕球囊、乳突球囊、外周约束型球囊等类型。

切割球囊、定向刻痕球囊采用锐性金属切割件,具有优异的扩张血管表现。但切割球囊使用一体化刀片,安全性和通过性较低,而定向刻痕球囊切割件为三角形,安全性更佳,同时绕簧技术有效保障球囊过弯能力。

棘突球囊、导丝刻痕球囊使用钝性切割件,扩张效果较弱,但安全性好。棘突球囊中尼龙材质过弯能力强于金属材质,导丝刻痕球囊由于导丝切割件未与球囊表面紧密连接,通过支架时具有风险。

乳突球囊用乳突聚焦应力,扩张效果较弱,但通过性及安全性高。

外周约束型球囊通过“枕部”挤压斑块,扩张效果较好,且“凹槽”可预防夹层形成,安全性较好。

不同类型特殊球囊的比较

 

乳突球囊的结构设计

 

冠状动脉乳突球囊是一种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球囊导管,外形类似于乳头,表面分布着一排排的乳状实心圆点凸起,一般为聚氨酯或硅胶材料。

以最早研发的GRIP™(Acrostak公司研发生产)乳突球囊为例,该产品是一款带有实心乳突的耐高压低顺应性防滑球囊,采用乳突设计可降低球囊的硬度为通过迂曲血管及弯曲病变提供良好的追踪性及通过性。该球囊工作面每间隔90°有一排乳突,实心乳突可保证即使球囊未完全膨胀也具有扩张狭窄病灶效果。

 

乳突球囊工作原理

 

普通球囊扩张导管在扩张血管时导致血管壁受力不匀,存在血管夹层等血管损伤风险,难以应对钙化或纤维化病变,易发生弹性回缩。而乳突球囊凸出的部位能聚集球囊扩张产生的挤压力并传导至接触的血管内壁,可实现增强切割力、定向均匀切开斑块,达到有效扩张血管,减少血管不规则撕裂、降低夹层发生风险的目的。

乳突球囊既可用于预扩张,也可用于支架后扩张,其扩张效果较普通球囊更佳。

球囊扩张时压力聚集在乳状突起上,像铆钉一样作用在斑块上,乳状突起还增加了球囊与血管壁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球囊扩张时滑脱。

 

乳突球囊的优势

 

乳突球囊主要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狭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冠状动脉疾病,通过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血液流通,改善心脏供血。

乳突球囊不使用切割件,通过在球囊工作面均匀排列乳状实心突起,聚焦挤压应力,提高扩张效果的同时防止球囊滑脱病灶。由于乳突球囊不搭载切割件,柔顺性及安全性更高,但非金属乳突挤压应力仍不能有效应对高硬度病变。

更好的适应性:与传统的直形球囊相比,冠脉乳突球囊能够更好地适应冠状动脉的复杂解剖结构,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降低血管损伤风险:与传统的切割球囊相比,乳突球囊的凸起结构提供了更佳的顺应性,非锐性切割设计降低了由于锐性切割可能引发的血管损伤风险。

良好的稳定性:乳突球囊在高压扩张时,乳状突起可以压裂硬斑块,并且在扩张时稳定停留在相应位置,避免滑动。

提高支架贴壁效果:在放置完支架后,乳突球囊的特殊结构可以使支架形成良好的贴壁,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分享到:

来源: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