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检测资讯 > 科研开发
嘉峪检测网 2025-03-27 16:19
铼作为镍基高温合金的重要金属原材料,能明显抑制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中γ′相的粗化,从而显著增大合金的共格有序强化效果,提高蠕变性能、持久性能和抗氧化性能。高纯金属铼采用还原法提取,并通过精炼得到纯度较高的铼,以粉末冶金的方法加工成材,其中氧元素多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氮元素以氮化物的形式存在,氧元素在高温条件下会大幅降低材料性能,氮元素作为特殊气体元素,有时可作为强化元素,因而用高纯金属铼熔炼高温合金,可从源头上控制高温合金中氧、氮元素的含量。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 1018— 2015《铼粒》中规定氧的质量分数小于0.03%,氮的质量分数小于0.001%,因此对高纯金属铼中氧、氮元素含量的检测和控制尤为重要。
目前分析金属材料中氧、氮元素含量的方法有库仑法、惰气熔融-气相色谱法、惰气熔融-红外吸收法、蒸馏分离分光光度法、惰气熔融-热导法等,其中惰气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法操作简便、分析快速、准确度高,已成为测定无机材料中氧、氮元素含量的主要分析方法之一,但关于测定高纯金属铼中氧、氮元素含量的报道较少。因此,研究人员采用惰气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法测定高纯金属铼中氧、氮元素的含量,以镍篮-镍囊为助熔剂,通过单点校准法建立校准曲线,可满足高纯金属铼中氧、氮元素的分析需求。
1.试验方法
使用机械装置慢速旋转切取高纯金属铼样品,并将其加工成碎屑,不加润滑液,用丙酮进行超声波清洗,晾干。
称取 0.10~0.30g样品置于镍篮-镍囊中并封口,再装入试样孔中,按照仪器工作条件进行测定。
2.结果与讨论
2.1 助熔剂的选择
高纯金属铼(熔点3180℃)属于难熔金属,为便于氧、氮的释放和检测,需要添加助熔剂使高纯金属铼形成低熔点合金。试验以高纯金属铼样品1#、2#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添加助熔剂(无浴)以及不同助熔剂(镍囊、锡囊、镍篮-锡囊、镍篮-镍囊)对样品中氧、氮元素测定结果的影响,每个样品平行制备8份,计算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在不添加助熔剂以及采用锡囊、镍囊、镍篮-锡囊作为助熔剂时,氧、氮释放峰的峰形扁平,释放强度低,测定值均偏低,且测定值的RSD均大于7.5%,精密度较差;采用镍篮-镍囊作为助熔剂时,氧、氮释放峰的峰形平滑完整,释放强度明显提高,且测定值的 RSD 均小于7.0%。因此,试验选择镍篮-镍囊作为助熔剂。
2.2 称样量的选择
称样量是影响测定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称样量过小不具备代表性,称样量过大会影响样品的熔融效果。试验以高纯金属铼样品1#、2#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称样量(0.01~0.03g,0.03~0.05g,0.05~0.10g,0.10~0.20g,0.20~0.30g,0.30~0.40g,0.40~0. 50g)对样品中氧、氮元素测定结果的影响,每个样品平行制备 8份,计算测定值的RSD,结果见表2。
结果表明:当称样量小于0.10g 时,样品熔体平展,测定结果相对较低,精密度较低;当称样量为0.10~0.30g时,样品熔融效果较好,熔体平展有光泽,测定结果相对稳定,精密度较高;当称样量大于0.30g时,样品熔融后熔体有结块,并且发生溢出喷溅,熔融效果较差,精密度也较低。因此,试验选择的称样量为0.10~0.30g。
2.3 分析功率的选择
试验以高纯金属铼样品1#、2#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分析功率(3000,3250,3500,3750,4000,4250,4500,4750,5000W)对样品中氧、氮元素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见图1。
由图1可知:随着分析功率的增加,测定结果先逐步增大后趋于稳定;分析功率在4250~5000W时测定结果趋于稳定,表明样品中的氧、氮得到了完全释放,但由于分析功率过高会导致样品迸溅并且会对加热炉寿命产生影响。因此,试验选择的分析功率为4500W。
2.4 校准曲线和检出限
试验采用单点校准法,以钢标准物质中氧、氮含量水平尽量接近或略高于样品中氧、氮含量水平为原则,分别选用钢标准物质502-704、502-884,以氧、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横坐标,其对应的积分强度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结果表明,氧元素的线性范围在0.0430%以内,线性回归方程为 y=1.067x,氮元素的线性范围在0.0043%以内,线性回归方程为y=1.032x;分别以钢标准物质502-855、502-712对氧、氮的校准曲线进行验证,氧的测定值为0.0120%,氮的测定值为0.0005%,均在认定值的不确定度范围内。
氧、氮的空白值主要是由助熔剂、石墨坩埚、载气等引起的。按照试验方法对镍篮-镍囊连续测定11次,质量输入为1.0000g,计算氧、氮的空白值及标准偏差s,以3倍和10倍的标准偏差计算检出限(3s)和测定下限(10s)。结果表明,氧、氮的检出限为0.0005%,0.00005%,测定下限为0.0015%,0.00016%。
2.5 精密度试验
按照试验方法对高纯金属铼样品 1#、2#分别平行制备8份并测定,计算测定值的RSD,结果见表3。
2.6 回收试验
在高纯金属铼样品1#、2#中加入一定量的钢标准物质502-884、502-712并进行加标回收试验,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4。
2.7 方法比对
分别采用本方法与惰气熔融-气相色谱法对高纯金属铼样品1#、2#中氧、氮元素进行测定,每个样品平行制备8份,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本方法和惰气熔融-气相色谱法的测定值基本一致。由于高纯金属铼样品1#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0.001%,高于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T1018— 2015《铼粒》中的要求,说明该样品不符合行业标准规定。
3.试验结论
研究人员以镍篮-镍囊为助熔剂,采用惰气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法测定高纯金属铼中氧、氮元素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分析高纯金属铼中氧、氮元素的含量。
作者:杨峥,王子豪,梁钪,郑松波,王桂军
单位:1.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2. 航空材料检测与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3.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材料检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来源:《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25年第1期
来源:理化检验化学分册